4個猶太人,1個月內接連訪華,基辛格最後一次,警惕更大危險!

2023-07-23   泥腿看客

原標題:4個猶太人,1個月內接連訪華,基辛格最後一次,警惕更大危險!

本來不想聊基辛格的事,畢竟這種熱點追著太累。其實他來與不來,都無法改變什麼。從布林肯、耶倫,再到克里、基辛格,4個猶太人不到一個月時間,接連訪華,令人奇怪。

4個猶太人一個月時間內相繼訪華,他們來的目的是啥?

網上探討的很多,如何從這些文字中找到其真實的目的很難。但總的來說,他們來的目的都是為了美國利益,包含著很多內容,試探、打壓、新手段等都有。

美國政客相繼來華,可不是為了交流而來,也不是害怕中國,如果看一些文字,很容易掉進輿論戰。

就連被稱為「中國人民老朋友」的基辛格,已經百歲之身,還依然訪華。雖然美國方面稱基辛格訪華是私人旅行,這就是睜大眼說瞎話。基辛格雖然不是現職,但他卻是前政客,依然為美國服務。

4個猶太人可不是與中國探討交流,無論包裝成「去風險化」,還是氣候問題,目的很明確,就是打壓中國,勸中國直接「跪美」。

百歲的基辛格此次來,並不像40多年前來華,他有句話就透露了他的目的,「美中都無法承擔把對方作為對手的代價。」實際這句話是說給我們聽的,這句話意思就是「中國不能與美國為敵,否則將付出巨大代價」。

年老了,思維不亂,不得不說基辛格百歲高齡,還依然為美國利益而奔波。或許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訪華了。

01

如果單純聊基辛格,在我們印象中,他是一個對中國友好的政客。如果你深入了解會發現,人家基辛格在對華關係上一直很清醒,絲毫不亂,只是有些美國政客沒聽他的。

當年基辛格為與中國建交,偷偷從巴基斯坦到中國訪問,還見到了毛主席,促成了尼克森訪華,為下步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礎。

可不要以為基辛格單純與中國建交,那時美國陷入越南戰爭。而且蘇聯變得越來越強大,美國已經很難戰勝蘇聯。那時中蘇關係不好,美國就想與中國交好,共同應對蘇聯。

如果中蘇關係好,基辛格根本不會主動跑到北京與中國建交。

中美恢復關係後,一直到蘇聯解體,中美走過一段「蜜月」時期。基辛格的言論都主張與中國發展交流,這種對華「友好」姿態一直保持到歐巴馬當總統。

特朗普上台後,基辛格對華的言論已經變了,不過變化不大。但拜登上台後,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基辛格對華言論明顯出現變化。

特朗普時期,基辛格曾建議「聯俄抗中」,川普真就執行了,但沒想到被扣上「通俄」帽子。到拜登後,迫不及待對中俄兩國同時下手。中俄關係進一步鞏固,這也是基辛格最為擔心的事。但拜登團體並沒有聽他的。

基老頭一點都不迷糊,今年2月,基辛格竟然稱:「美國可以對中俄伊三國動手」,老頭看到中俄伊的強大,更讓他擔心的是,中俄伊居然聯合了,他發慌了,從他口中說出的戰爭,很有可能就發生。

今年3月,基辛格說:「中美關係將爆發第二次冷戰……比第一次冷戰還危險」。

從基辛格對華言論變化看,人家就是美國人,骨子裡為了美國利益。基辛格能為中美建交而來北京,也可能為中美之戰來北京。

02

基辛格此次訪華,可能是他最後一次訪華了。百歲的身體,扛不住折騰了。基辛格能來,既能看出美國對華政策已經走到死胡同,再次把基辛格搬出來。

基辛格來了實際上也試探之意,看看中國能否向美國「投降」。因為美國認為他們掌握著全球先晶片,而且軍力強大。認為中國不敢與美國徹底攤牌。

無論提到「第二次冷戰」,還對華戰爭,都是基辛格對華強硬的一面,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樣。

就如耶倫訪華時,她提到「去風險化」,只是美國對中國封鎖的一個包裝說法,耶倫來華,也向中國施壓,認為中國會聽命於美國,但她帶著遺憾走了。

克裡帶著「武器」而來,所謂的「氣候問題」就是一種武器,這是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站在食物鏈頂端,收割發展中國家的有利「武器」。

美西方國家主導並召開全球氣候大會,制定氣候標準。如果發展中國家按美國的標準,就必然受制於美國。

但中國雖然參與氣候問題大會,也對氣候宣言中做出承諾,但我們迅速實現產業升級,而且在氣候問題上,中國堅持按自己的步驟來,不會按美國要求做。

據有關資料顯示,克里還要求中國就氣候惡化進行巨額賠償,這就是強盜明搶了,並不是交流,分明就是一場戰爭。無論克里怎麼談,中國也不會答應美國的要求。

基辛格最後一個出馬訪華,但他也會帶著失望而走。

我們該說的都向基辛格說了,相信基辛格能聽明白。

03

其實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基辛格走後的中美關係走勢。美國現在不斷派政客訪華,就希望中國直接屈服,但現在中國根本不可能屈服,剩下的手段就只有戰爭了。

基辛格回美國後,會帶著他的智庫人員,拿出對華的對策,其中必然有戰爭選項。

中美能否發生戰爭?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可能直接發生衝突。美國很可能通過代理人戰爭,把中國拖入戰爭中。然後再複製烏克蘭模式,對中國進行全面制裁。

但至於「代理人」從哪找?

這是美國犯愁的地方,美國對中國打「代理人」戰爭,與俄烏衝突不一樣。

從近期中國周邊形勢看,美國鼓動菲律賓、鼓動日韓、印度等國挑釁中國。但這些國家裡也有清醒之人,不敢輕易當美國「代理人」,因為他們知道與中國打,必然失敗。

老杜為什麼華?

老杜是個清醒的政客,他能看清菲律賓如果充當美國「代理人」後果是什麼。他希望中國梧桐或者南海發生衝突時,不要打菲律賓。但這一切取決相關國家能否看清美國的企圖,能否不受美國鼓動。

如果有的國家執意想當「代理人」,那必然成為「炮灰」。

基辛格走了,我們必須全力做好軍事鬥爭準備,雖然中美不可能直接開戰,但要小心美國背後使壞。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