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國產手機螢幕,已經超越三星了嗎?

2023-08-25     機智貓

原標題:​今天的國產手機螢幕,已經超越三星了嗎?

從當年只有華為榮耀少數品牌使用,到如今成為多數手機廠商的主要選擇,國產屏這幾年的進步堪比爽文主角。

2023年第二季度,國產屏的市場份額第一次超過三星, 其中京東方25.5%+天馬9.4%+華星7.8%+維信諾7.5%,總份額達到50.2%,占據了一半市場份額。採用國產屏的手機,不乏華為P60系列、榮耀Magic5系列、小米13 Ultra、vivo X90 Pro這樣的旗艦產品。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全新的拐點,隨著未來1.5K和2K解析度進一步下放,預計之後國產屏份額還會穩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年之前,國產屏在手機上的表現看起來似乎普普通通,怎麼就「突然」站起來了?

彎道,甚至換道超車

國產屏的突飛猛進,甚至彎道超車,實際上是產業鏈降低成本和技術進步雙重因素影響下的結果。曾有業內人士這樣總結:如今的國產螢幕基本能以50%的成本做出了頂級螢幕80%的體驗。

體現在手機產品層面上,護眼成了國產屏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突破點。三星螢幕的優勢在於其極致的顯示效果,包括色彩、色准、亮度、均勻度等諸多影響螢幕觀感的維度。但相較之下,三星屏的頻閃表現就沒有那麼好了。

在2021到2022年上半年,旗艦手機大多使用的是三星E5屏,均為低頻PWM調光。這種調光方式會導致螢幕發光不穩定,此時人眼就要反覆調節晶狀體和睫狀肌來適應螢幕,超出了調節範圍則引發用眼疲勞,調節能力下降,這個時候就會覺得看東西不清楚。

國產屏也是從這個時間段開始,更換賽道,先著重將護眼作為宣傳和產品功能的核心之一,反饋到產品上,就是高頻PWM調光走到台前。這種調光方式由於自身頻率足夠高,能夠讓螢幕保持高頻率且穩定的發光,人眼也就不用反覆調節。

因為支持這一特性,榮耀Magic4系列、華為P50系列、Redmi K50至尊版等,成為少數幾款能滿足頻閃敏感用戶需求的中高端手機。當時的市場也給了對應的反饋,像2999元起售Redmi K50至尊版首銷5分鐘,銷量達12萬台。國產屏以這種「人無我有」的優勢走到台前,並越來越消費者所接受。

時至今日,高頻PWM調光已經成為國產旗艦和中高端手機的標配,對比仍在使用低配PWM調光的手機,有更明顯的健康優勢。

華為P60 Pro

比如華為P60系列在中低亮度為1440Hz高頻PWM調光,中高亮度為類DC調光,除此之外,像華為Mate X、小米13 Ultra、榮耀Magic5系列,還有最近新發的Redmi K60 至尊版,都是採用高頻PWM調光+類DC調光。甚至部分千元價位,例如榮耀X50、真我11 Pro+也是採用這種方案。

不僅是調光,國產屏在顯示素質上相比過去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華為P60系列在色彩管理上有領先的優勢,第三方App的廣色域管理、HDR拍攝和顯示有更加真實合理的效果。

在色彩準確性上,華為P60系列採用CIE 2015標準的同時,並根據人因測試,適當修改了標準,這也是為什麼都是顯示白色,其他手機的螢幕相較之下就會顯得更綠。當然,實現這種效果,也離不開螢幕本身過硬的素質。

小米13 Ultra

小米13 Ultra同理,它也是根據CIE 2015標準進行調色和校準色溫,解決螢幕偏綠現象,擁有更高的白色準確性。

另外,華為P60系列、小米13 Ultra、榮耀Magic5系列等採用國產屏的旗艦手機,普遍擁有比三星E6屏更大的可視角度,儘可能降低多角度觀看下造成亮度衰減、色彩偏離現象。

你可能覺得,「我不斜著看螢幕,可視角度好有什麼用?」

且不說個人使用手機的習慣,部分國產品牌會通過調整色彩偏離曲線來獲得更好的可視角度和範圍,不僅看手機時不容易出現上下色彩不一致,同時還可以規避曲面屏邊緣看起來泛綠的問題,這也是今年不少國產曲面屏觀感出色很多的原因之一。

採用國產屏下方案的紅魔8S Pro+

目前,國產屏在一些領域已經有了難以取代的優勢,比如屏下攝像頭。儘管目前市面上採用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手機不多,但同樣是屏下,國產方案和三星相比,後者有非常明顯的紗窗效應。

甚至在OLED螢幕研發上,三星由於前期投入剛性 OLED屏的成本太多而無法快速轉向新技術,國產螢幕廠商因為後發,可以直接投入和選擇更能符合需求的柔性屏,滿足手機廠商降低成本、產品高端化的需求。

因為國內部分面板廠商激進的柔性OLED價格策略給剛性OLED最後一擊,極大地壓縮了後者的生存空間,讓其在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應用市場顯得十分「雞肋」。

2001年,來自清華的一批研究人員成立了維信諾,開始布局 OLED,次年拉出OLED產線,甚至還比三星早一年進入OLED領域。時至今日,已經有20多年光景,國產屏在多個領域的崛起,與其說是「突然站起來」,倒不如說是厚積薄發,終於迎來質變的一天。

真正的差距是什麼?

在消費者層面上,今天智慧型手機上的國產屏足以媲美三星屏,但我們總說兩者之間依然存在差距,那麼這個差距是什麼?我認為是對供應鏈的掌控。

三星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供應鏈本身。處於供應鏈上游的OLED材料大約要占面板成本的20%到30%,涉及電極材料、有機發光材料、偏光片、封裝膠等。

取自三星顯示官網

日本idemitsu、韓國三星和LG化學、美國陶氏化學和UDC,德國默克和Novaled等歐美、日韓廠商基本上壟斷了全球OLED產業的材料市場,僅就有機發光材料這一塊市場,日韓廠商就吃去了八成以上。

這還僅僅是材料,在設備製造領域,韓國和日本企業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國內雖然有6代以上的OLED產線,但是2016開始建設的產線國產化設備滲透率只有2.5%。

蒸鍍機

在OLED生產17大類設備中,最為關鍵的是蒸鍍機,這個機器可以理解成為螢幕製造領域的光刻機。目前蒸鍍機的產能大多被三星承包,2017年Canon Tokki擴充產能,從4台增加到7台,其中三星占5台,LGD和京東方各有1台。

因為生產材料和設備的優勢,三星這樣的日韓產商可以在上游供應鏈控制、產能和技術上大幅領先對手。

另外,國產OLED螢幕在良率、顯示、產品可靠性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三星柔性OLED螢幕的良率可達80-90%,目前國內OLED產業整體還處於良率爬坡期,規模較小、產能相對較低,產品技術門檻普遍不高。

儘管國產OLED螢幕看起來呈現出一種爆發的態勢,但如果從OLED整個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國產OLED主要集中在中下游面板製造,對整個供應鏈的把控還不夠。

當然國產OLED行業也並非沒有機會,因為OLED螢幕最核心的材料專利從2021年開始陸續失效,先進的材料和設備開始有機會與國內企業合作,國產螢幕得以有了更多的突破,搶占市場拿到更多的話語權,形成良性循環。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研發自己的蒸鍍機。

在2023年第二季度,三星Display的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下降了15.9%,營業利潤下降了20.7%。

取自三星顯示官網

但要注意到,根據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的研究開發費為7.2萬億韓元,繼前一季度之後刷新歷史最高值,並且曾經表示到2026年為止,將共投資4.1萬億韓元用於8.6代IT用OLED設備的投資。三星Display計劃通過這條產品線生產OLED MacBook用面板。

目前的格局更像是,國產OLED通過產業和市場優勢壓縮成本,快速增長,以三星為代表日韓廠商繼續聚焦於供應鏈上游和高端市場,攫取更高的利潤。

超了,但還不夠

智慧型手機是OLED螢幕的主要應用,與此同時,螢幕廠商和終端廠商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中、大尺寸的OLED。

之所為會將目光放在這個領域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蘋果要用了。之前Omdia預測蘋果未來會將MacBook、iPad、iMac三條重要的產品線逐漸替換為OLED螢幕。

從市場數據來看,在2023年第二季度,iPad依舊是目前最暢銷的平板電腦,占據了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近40%的份額。另外,蘋果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為681.1萬台,排名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50.9%,成為排名全五廠商中唯一增長的廠商。2023年第二季度,蘋果市場份額為11%,市場份額同比增長71.9%。

這樣的規模如果轉化成OLED,帶來的增長不容小視,其他廠商為了與之對標,預計也會跟進中大尺寸OLED螢幕。當然放在大屏後,OLED也會迎來新一輪的技術挑戰,平板、電腦與手機不同,它們有更長的亮屏時常,因此OLED螢幕要有更長的螢幕壽命、解決燒屏,在良品率和成本上有新的標準。

目前主流廠商的研發方向是雙層串聯OLED技術,相較於單層OLED面板,雙層結構面板的螢幕亮度可提高2倍,使用壽命可延長4倍。此外,雙層串聯OLED顯示屏還可降低約30%的耗電量,這意味著設備可以搭載容量更小的電池,從而使機身變得更薄。與之對應的螢幕結構、驅動晶片、量產工藝等也要跟著研發。

目前,三星、LG、京東方已經開始相關技術的研發,在這些新興細分領域,國產的研發速度已經追平日韓廠商。

除此之外,OLED螢幕的下一代——Micro LED,也將成為競爭的新賽道。這項技術被譽為「未來顯示技術」,相比現在的OLED螢幕,它擁有更好的色彩、亮度、畫質、響應速度,還有更低的功耗,低至LCD的10%,OLED的50%。

但當下有能力大面積生產的依舊只有三星和LG,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

那麼國產螢幕現在超過三星了嗎?

屬於超了,但還沒完全超。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國產螢幕已經基本拿下中端市場,但在高端市場,以及背後供應鏈,依舊不夠有統治力。

總的來說,國產OLED在終端產品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供應鏈塑造和技術層面仍有欠缺,不過來日方長,螢幕行業是一個非常成熟行業,一旦有了技術突破,那就意味著飛快的追趕速度,所以螢幕的故事還沒有講完,也沒有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538ea378d3a2d4cca611988ecc43e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