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打工人有多難?
要關心家裡孩子唱什麼歌( 為啥那麼火?小學生都愛唱《孤勇者》是因為…… );
要注意自己去超市裡買的雪糕多少錢( 「雪糕刺客」,哪裡逃! );
當然還要操心家裡的老人——因為,總有喪心病狂的詐騙套路,覬覦著他們的錢包……
死魚復活,這你也信?
上一秒還是一動不動的「死魚」,往水缸中倒入「幹細胞提取液」後,眼前的魚竟起死回生、活蹦亂跳。
真有這麼神奇的事嗎?
近日,湖南懷化靖州縣公安局渠陽派出所破獲了這樣一起詐騙案。
靖州縣公安局渠陽派出所副所長鍾達成介紹,向某是本地人,她自述因為開超市虧本了,於是經人介紹一種名為 「幹細胞小分子提取液」的產品後,心裡有了主意。
由於超市後方就是倉庫,向某決定利用場地, 在舉辦「健康講座」的同時,向顧客推銷「幹細胞小分子提取液」。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向某就格外留意來超市購買東西的顧客。 如果判斷對方在60歲以上,向某就會在顧客結帳時邀請他們參加講座,並為顧客送上雞蛋、麵條等禮品。」
當然,在接受禮品的同時,這些顧客還需要填上自己的姓名以及聯繫方式,以便 能收到舉辦「健康講座」的通知。
經查,截至被抓獲,向某共在超市舉辦了兩次「健康講座」,第一次是在2021年12月,第二次是在2022年5月。
「向某對於這款產品的提貨價為每份750元,一份有3盒,每盒120支。然而,向某在售賣時,每份售價2000元,幾乎翻了兩倍。」
向某在講座上對這款「幹細胞小分子提取液」的產品 進行虛假宣傳,擴大產品功能,鼓吹服用該產品有修復細胞、提升營養、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等功效,以此兜售實際並不具備藥效和保健功能的產品。
為更好地騙取老年人的信任,向某還在講座上做了「死魚復活」的實驗:將提前購買的活魚放在冰堆里凍僵後,放置常溫水缸,然後往水缸里倒入「幹細胞提取液」。一分鐘後,在座的老年人發現死魚「奇蹟般」地復活了。
因親眼目睹「幹細胞提取液」能使死魚「起死回生」,老人們便對這款保健品的功效深信不疑,紛紛掏錢購買,兩場講座便賣出24份,共計4萬餘元的產品。
然而「幹細胞提取液」和「死魚復活」皆為騙局。民警介紹,「幹細胞提取液」就是普通食品,並無藥效和保健功效。「死魚復活」實為準備的活魚,只在冰堆里放置一分鐘,拿出放在常溫水缸時,魚還是活魚。
目前,犯罪嫌疑人向某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洗腳排毒?這是套路
養生保健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而街邊的足療店,也針對這種心理,推出諸如排毒等各類不同的養生項目,有的還自稱具備了中醫資質,動輒收取最高几十萬的天價費用,甚至專門以老年群體作為行騙對象。
近日,黃浦區法院就宣判了一起相關案件,一家足浴店通過話術套路賣排毒產品先後累計騙取老人們79萬餘元!
而這位被告——也就是以老年人為詐騙對象的某足浴養生店的店長,竟在庭審時痛哭流涕地向法官表示: 「希望審判長,能給予我寬大處理,家裡老人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為我這個事操碎心了。」
???
自己家裡也有老人,為何還敢違背良心和道德,對其他老人下狠手?
據悉,作為該足浴店店長,陳某與足浴店的經理、技師等人,根據他人培訓傳授的銷售話術及方法,找准女性老年人為潛在對象,通過與顧客們的攀談,了解對方的消費能力、身體狀況,再由兩名技師虛構自己具有老中醫身份或背景,根據顧客自己提供的身體信息謊稱顧客患有相關疾病,需要進行排毒治療,誘騙顧客高價購買所謂排毒產品。
到底是什麼治療呢?
對此,上海市黃浦區檢察院檢察官張璐介紹道, 該足浴店的員工會引導被害人前往酒店,服用他們所謂的排毒產品。
他們所謂的排毒,實際上就是排泄,通過排泄物的顏色,他們會謊稱被害人將這些相應臟器的毒素排出身體。
實際上,這些產品並沒有排毒效果,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腸胃不好的人,連續大量服用,還會對身體有一定危害。
本案中被告人的目標主要是老年女性群體,四名被害人平均年齡64歲,年齡最大的一位77歲,共計被騙取了79萬餘元。
根據每位顧客不同的經濟狀況,一款相同的產品,有的定價兩三千元,有的卻能賣出幾十萬。
其中一名花了65萬餘元購買排毒項目的被害人,實際上總共在該足浴店消費了295萬元,以至於到了自己需要看病時,已沒有了看病就醫的錢,只能向子女討要,才被家人發現異常報警。
負責該案的上海黃浦區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邱純傑解讀道,認定的事實最清楚、證據最充分的就是本案涉及的排毒項目。前期,在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管部門的聯合執法後,涉事單位已把所有錢款退還給了花費百萬的這名老人。 本案查實的四名被害人相對比較幸運,因為認定的所有贓款都已全部追回了。
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陳某夥同他人,共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款,數額特別巨大,應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上海黃浦區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三年十個月,並處罰金。足浴店經理、技師等人已被另案處理。
當前,詐騙套路層出不窮,一些犯罪分子假借「養老」「養生」之名實施詐騙犯罪,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網絡知識欠缺、辨別能力不強等特點,利用保健培訓和產品推介、直播陪護等手段設置陷阱、誘導消費,給廣大老年人造成經濟損失、精神痛苦。
民警提醒廣大老年人,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多和子女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繫公安機關核實。要端正保健理念,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特效藥」和「神藥」。遇到各種推銷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並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免費旅遊、茶話會、參觀公司等活動。另外,不要盲目相信高額投資回報,及時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有效攔截詐騙行為。
素材 來源:瀟湘晨報、新聞坊、 看看新聞Knews、《案件聚焦》欄目,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