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也有「學歷造假」?

2023-12-17     新民周刊

原標題: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也有「學歷造假」?

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也有「學歷造假」?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學歷」,「某某農科院」研製、「某某大學」開發,這都成為一些零食「綠色健康」的賣點。這些宣傳是真實的嗎?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對一款名為「九0(零)農大蔬菜卷」的零食展開了調查。

多款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宣傳不實

這是一款品名為「九0農大蔬菜卷」的膨化食品,在其網上的銷售連結上,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字樣,其產品的包裝上也印有「農大」二字,似乎與「東北農業大學」關係密切。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調查發現,這款零食在多家電商平台銷售,最高的一家總銷售量超過了3萬件。

那麼,這款熱銷零食與東北農業大學是什麼關係呢?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給東北農業大學發出了查詢函,並得到了校方的回覆。

東北農業大學作為一所高等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蔬菜卷不是學校生產的產品,商品宣傳不屬實。

此外,東北農業大學還表示,學校與商品包裝上所標的委託製造商和受委託製造商沒有開展過任何合作。

此前,在某電商平台「代餐麥片爆款榜」上排名第二的「山西省農科院燕麥片」,也宣稱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的,其銷量已經超2萬。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求證後得到的回覆是:這款燕麥片的宣傳內容不屬實,並未推薦過此款產品。

今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隨機選取了線上銷售的13種宣稱由「農科院、農業大學」等機構參與研發的食品,並開展調查核實。其中5款產品被相關機構明確回函否認有關聯,4款產品確認參與研發,其餘4款相關機構未作出明確回應。

部分「學歷造假」網紅零食質量檢測不達標

部分商家之所以給出售的零食冠以「高學歷」,就是想讓消費者誤以為它的品質更高、更「綠色健康」,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請上海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九0農大蔬菜卷」的營養成分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這款「九0農大蔬菜卷」蛋白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7.49克,低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0.0克;脂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21.8克,高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5.8克。蛋白質和脂肪的實測含量,均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允許誤差範圍。

研發產品遭仿冒 科研院所維權難

在多個電商平台上,以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高等院校等名義研製的產品讓人真假難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就發現,一些電商平台上的多個商品均冒用了上海農科院的標識和稱謂。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處長周昌艷表示:「2022年,我們就委託了一家律所進行了部分網際網路電商平台侵權使用上海農科院標識的情況排查,發現有20餘家店鋪還在使用上海農科院的標識、稱謂與我們農科院成果相關的產品的銷售。」

於是,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決定維權。周昌艷介紹:「我們委託了兩家(院屬)成果轉化平台,向相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反映。但是這種情況也依然存在,一方面缺乏維權的經驗;另一方面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比較欠缺的,所以很難去做相應的維權行為。」

法律專家表示,「農科院食品」亂象,對不少農業科研院所的聲譽造成了負面影響,也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應主動出擊,科研院所也要敢於維權。

遭遇「學歷造假」零食 該如何維權?

那麼,對於仿冒科研院所產品或直接冠以科研院所名字進行造假的情況,應該如何監管?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呢?來聽法律專家的解讀。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單飛躍表示,以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高等院校等名義背書的網絡食品廣告和網絡食品銷售,如果廣告的內容和商品的品質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那麼這些行為就構成了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害。

對此類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電商平台都應當履行相應的監督管理職責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職責。

法律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遇到此類事件時,要注意留存證據,向商家或平台索賠,或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姜浩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10a0bdb9c82dc3b9f6af4fc57f67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