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萬到3萬,月15%左右收益,算多嗎?

2020-06-04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投資1萬到3萬,月15%左右收益,算多嗎?

對於目前處在網際網路發達時代的年輕人來說,相信對於理財二字肯定不陌生,畢竟,現在隨處可見一些理財平台,而理財產品的品種也更加多樣化,甚至連門檻也都是一降再降,即便是普通人兜里沒什麼錢,也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收益。

當然了,很多人只覺得理財能賺錢,但並不知道其對應的風險,也就是說,盲目的理財有可能最終會被所謂的高收益所害。例如,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有1-3萬的本金,目前有一款產品,月收益為15%左右,請問這種收益算高還是低?值得投嗎?

那麼,月收益15%的產品,算是高還是低呢?這種收益的產品能夠存在,目的又是什麼呢?年輕人理財,又該如何區分風險,讓自己更加安全的理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月收益15%的產品,收益算高還是低?

首先,我們需要先來提一提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理財產品的收益,只有知道這些,才能回答月收益15%是高還是低。其中,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約為2%左右,定期理財產品約為4%左右,大額存單約5-6%左右,而再高點的或許便是基金和股票了,視市場行情不同,收益率也會有所不同。

這,講的都是年化收益,平均到月的話,或許只有零點幾個點,少得可憐。與此一對比,或許大家也就能夠看出來了,月收益15%的收益率不光是高,而是非常高。因為,乘以12個月之後,其年化收益為180%,也就是說本金將近翻了2倍。

要知道,哪怕是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收益再高,也很難達到這種收益率。而且,即便是真的運氣好,賺了一筆錢,也得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總結來看的話,月收益15%的理財產品,千萬不能碰。

二、月收益15%,這種產品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去年315晚會的時候,有一個名詞叫做「714高炮」。所講的,自然是高利貸,而其放貸的利息,超過了法定36%的這個界線,最終便是害了一批年輕人。

而目前這位朋友所提到的收益率,絕對比「714高炮」更危險,那麼,這種危險的產品存在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其實,99%都是騙人的,說白了就是想用高息來誘惑你投資,最終便是平台倒閉或跑路,你本金全虧。

我們換個角度想想,或許會更加明白套路。要知道,平台每月付給你15%的利息,他所處的角色是中間商,他也是要賺錢的,而且肯定要比你賺更多才行,如此一來,每月差不多是30%以上的收益率了,這種程度的收益率,不是騙子是什麼?

三、普通人理財,該如何區分風險?

對於很多剛學習理財的人來說,因為不懂得真正的風險和收益率,所以只會在自己本金稍低的時候故意求收益。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要知道,想要理財收益高,唯一的方法便是增加本金的金額。

要知道,高收益的產品往往是伴隨著高風險的,這種高風險,運氣好點的或許只虧一本,運氣不好的不光是本金全虧完,還有可能你倒欠錢,這種事情,我們見過太多了。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年輕人真的要理財的話,先買兩本專業的理財類書籍看一看。了解一下市場的品種,以及其對應的收益率,甚至是了解法定的放貸標準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對風險有個清晰且正確的認知,不然的話,最終可是會後悔的。

不得不說,小胖在剛開始學理財的時候,也曾做過一些白日夢。當時所想的,便是炒股,即拿著20000塊錢入市,想著過不了多少天就能變成40000塊,誰曾想,最終卻是10000塊錢出來。

所以,普通人在不了解某種產品風險甚至是它的相關操作方法時,一定不要輕易嘗試。因為,普通人存錢不易,好不容易攢點錢,如果這次虧完或者被騙的話,那未來有可能都不會再理財了,那樣便得不償失了,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本金1-3萬,月收入15%的理財產品,值得投資嗎?在您看來,這種收益的理財產品,又屬於哪種層次呢?您投資過最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又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071fHIBiuFnsJQV9M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