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元5斤半,不該是國貨的方向

2023-09-15     華商韜略官方帳號

原標題:79元5斤半,不該是國貨的方向

沒有消費的升級,就沒有生產的升級。

作者 | 華商韜略出品人 畢亞軍

「對不起寶寶們,很抱歉通知大家,由於產能有限,花花真的沒貨了。」

已在最近兩年多次爆紅的蜂花最近再次大火,不但一夜之間在抖音漲粉超過50萬,產品賣斷貨,而且還要在道歉中上格局:

「除了蜂花,還有很多正在努力的國貨,寶寶們可以多關注關注它們。」

【01】

蜂花此次大火,核心還是四個字:低價、實惠。

當花西子79元的眉筆被推到風口,並且被算出每克眉筆比黃金還貴,蜂花在抖音火速上架了三款79元售價的洗護套餐,並在直播和短視頻中特彆強調:

「79元買到的是5斤半產品」 「1000克護髮素只需21.9元,每克僅售0.02元,100克只需2.19元,500克僅售10.95元,你覺得花花貴嗎」「不管工資漲沒漲,反正蜂花沒漲價」。

但也不只是低價、實惠。

低價、實惠的國貨日化,並不只有蜂花一家,價格比蜂花還要便宜的,也不在少數。

但寶寶們為啥沒把其他國貨買斷貨,偏偏就把目光和錢包都給了蜂花?

這裡面還有別的學問。

比如,79元的定價,以及對79元可以買5斤半產品, 「不管工資漲沒漲,反正蜂花沒漲價」的特彆強調,就有超越低價、實惠的學問。有網友也形容,蜂花是打了一場——

「樸實無華的商戰。」

樸實無華,但商,且戰,然後賣斷貨,這也不是蜂花的第一次。

2021年和2022年,蜂花都曾在網絡火爆過,核心也都是主打一個低價的「樸實無華」。

期間,先是一則「蜂花疑似倒閉」的短視頻在各大平台刷了屏,再是公司董事長現身直播澄清倒閉說, 「最近,蜂花受到很多粉絲寶寶們的關注,大家放心,我們蜂花一直在穩步發展、健康成長。」並且表示「近十年,我們已經漲過價了,漲了兩元錢……」

再然後是,以「蜂花10年間僅漲價2元錢」「成立36年無任何處罰記錄」等為核心標籤的網文,短視頻持續發酵,以及火爆的搶購。

綜合各方報道,熱度驟升時,蜂花曾一天銷售2萬單,相當於平時一個月的銷量,其董事長的首秀短視頻,至今則已收穫60萬點贊和5萬評論。

包括蜂花與網友的一些互動回復,也都引發一輪輪傳播熱潮。

比如,有網友建議升級包裝,蜂花的回覆是:「這個要花錢吧。」有網友稱其為廉價品,它也是不生氣,不爭論:

「我們其實本來就很廉價」「沒有錢」。

此次火爆,除了「79元買到的是5斤半產品」,蜂花也「樸實」到了新境界。

有網友曬圖稱,蜂花產品的快遞盒子都是其他產品,諸如牙膏盒、硫磺皂盒,甚至衛生巾箱子。蜂花也都大大方方的承認,雖然一直都有自己的箱子,但因「準備不充足」「訂單量過大」「倉庫發貨紙箱子不足」,所以物流部門可能是借用了其他箱子發貨。

網友們也是毫不責怪,甚至調侃稱「世界破破爛爛,蜂花縫縫補補」。

【02】

不只是蜂花。

綜合網絡媒體報道,蜂花「79元買到的是5斤半產品」的同時,多個國貨品牌都在以79元為定價,打起了「樸實無華的商戰」。

蓮花味精,在抖音商城和直播間上架了,諸如「松茸五瓶+味精五袋」等組合的79元套餐——「友友們,小蓮1g味精0.029元,79的套餐難道大家是想入手大禮盒當中秋禮物送嗎?」

2020年因企業虧損2.2億,但向鄭州災區捐贈5000萬元物資爆火併且賣斷貨的鴻星爾克,先是在直播間推銷蜂花產品,用蜂花洗髮露洗頭,然後也火速將多款鞋子標價降為79元;

主打「椰味食品」的海南南國食品上線了生椰拿鐵79元套餐;裕華旗艦店上線了洗護套裝——「79帶走九件裝,3斤的分量你們覺得貴嗎」;

同樣也是老牌的郁美凈,連夜在抖音註冊並發布視頻:「鬱郁來晚了!年紀大了,有點跟不上。」然後推出了包含身體乳、護手霜在內的79套裝,不但打出「國貨不貴,79元囤一年」的口號,還在產品頁特別標註,「1套=960g,79元用一年」

這些79元的銷量如何還是未知,但主打也都是一個低價,或者低價為主的「樸實無華」。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

「79是什麼新型計量單位嗎?」

「國貨的雙向奔赴讓我感動得要哭死了」,「蜂花火了也沒有忘記它的窮親戚們」等等,也反覆出現在相關內容的評論區,其語境仿若只有低價,才是良心,才是好國貨。

【03】

被網友心疼「窮」的蜂花,這些年的發展算不上很好,但也沒那麼窮。

成立於1985年的它,曾經生產出我國第一代洗髮水和護髮素,也是國內最早提出「洗護分離」,並且同時生產洗髮水和護髮素的專業企業。

外資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後,蜂花一度出現過連續兩年的虧損,但最終依靠平價路線的錯位競爭找到立足之地。「10年間僅漲價2元錢」的背後,依靠對下沉市場的耕耘,蜂花10年的業績都是正數增長,且年復合增長率超10%,被傳倒閉時,年營收已破10億。

網絡出圈之後,蜂花更是持續走紅。

此次火速接力79元商戰的蓮花味精、郁美凈、鴻星爾克,也都曾有過輝煌,並和蜂花一樣,在市場高速成長但也競爭加劇的時代大潮中,有著相似的失意與失去。

我們當然應該為這些品牌重放光彩而欣慰,點贊它們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初心與堅守,並對那些製造概念,華而不實,甚至偷奸耍滑的商家說不。但同時也應該有一份清醒:

高性價比不等於低價,低價也不一定就是高性價比。

為這些品牌叫好與鼓舞的同時,也應該想想:

它們都曾經是那麼大的品牌,各有各的高光,而且也一直在走相對低價的性價比路線,但為何會走到今天,請原諒我的不敬——事實上已在市場不復昨日高光;請再原諒我的不敬——這不能一味地怪消費者崇洋媚外,或是愛慕虛榮,或是人傻錢多不識貨。

同樣應該清醒的是,市場是多層次的,消費者需求也是,國貨不該是低價的代名詞,也更不該被鎖定在低價的層級,79元5斤半式的高性價比,可以是部分品牌的選擇與目標,但不應該是國貨的方向,更不應該是衡量國貨優劣甚至高下的標尺。

為79元5斤半產品喝彩的同時,還要再想一想:

低價與低端內卷的苦,國貨吃得還不夠嗎?

消費與生產是相互的。絕大多數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絕大多數消費者,同樣也是生產者。消費不好,生產一定不好。商家賺不到錢,往往也就是我們自己賺不到錢。

如果您覺得我是為商家多賺一點說話,那我也可能是在為您多賺一點說話。只有大家都有點利潤,甚至多賺一點,我們已經付出那麼多努力和辛苦的生活才會更好一點。

今天的產業經濟充滿挑戰與壓力,我們的收入和消費,工作與生活也都如此。

世界不至於破破爛爛,但我們的日子,或多或少都在縫縫補補。

這種時刻,講咬緊牙關,堅持向上挑戰,可能會被認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若一味低價內卷,甚至低價者成風,最低價勝,惡性循環,那恐怕——

低價內卷贏了,我們都要輸。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0038d2dd78582cae0e06baf07de0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