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加強全國財政運行監測,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2023-09-21     時間財經

原標題:財政部:加強全國財政運行監測,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9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解讀經濟形勢和政策。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圖片來源:國新辦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從過去幾年疫情影響中逐步恢復,總體上呈回升向好態勢。但是一些地方經濟發展後勁不足,財政運行呈現緊平衡狀態。對此,中央財政高度重視。主要採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大轉移支付力度。2023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萬億元,剔除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專項轉移支付後增長7.9%。全國人大批准預算後,即抓緊下達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截至8月底,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9.55萬億元,具備條件的都已經下達完畢,為保障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財力保障。

二是充分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今年,中央財政將約4萬億元轉移支付資金納入直達機制管理。1-8月,已經下達直達資金3.83萬億元,除部分據實結算項目外已經全部下達,占2023年年直達資金總規模的95.1%。在資金使用方面,除由地方統籌用於支持清算上年退稅減稅降費外,各地已形成支出2.37萬億元,占中央財政已下達資金的69.2%,快於序時進度2.5個百分點。應當說,今年財政直達資金下達速度更快、資金投向更准、資金保障更足、使用監管更嚴,有力保障了各項惠企利民政策的落實。

三是加強全國財政運行監測。依託運行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了全國財政運行監測中心,對各地區財政運行狀況實行「T+1」穿透式監測,涵蓋預算調整、財政收支、轉移支付、庫款餘額等40餘項監測指標,實現財政資金從預算安排的源頭到使用末端全流程動態監測,對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做好相關工作,指導地方統籌中央轉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財力,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切實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f2d27fe71d1198bcf63bc8f112dba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