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武恩 市人大代表,寧波頤樂園園長
青少年心理健康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和國家未來。近年來,我市為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做了大量工作,但青少年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仍呈現患病率升高且低齡化發展趨勢。
作為連任六屆的「老代表」,柯武恩紮根養老服務行業多年。在工作中,她發現孫輩的健康成長牽絆著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心。她調研了近百個家庭,走訪多所學校、多家醫院,發現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面臨三方面難題:
一是專業化服務不足。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課時開設不足,具有專業背景的心理教師數量少,兼職者多。我市醫療機構多已開設精神(心理)門診,但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少之又少。
二是家長識別能力弱。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對青少年身心成長規律和青春期情緒特點缺乏了解。
三是部門聯動機制不健全。各相關部門工作力量分散,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尚未真正形成保護格局,青少年心理健康監測與預警體系不夠完善。
為此,柯武恩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學校要打造專業性強、覆蓋面廣的心理健康師資團隊,開足開好心理課,加強校園學生心理諮詢輔導。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辦好家長學校,指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識別孩子心理問題的能力。
第二,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專科建設,建立青少年線上心理援助服務平台,組織專業力量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第三,政府要建立從篩查預警到干預追蹤的全流程管理機制,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大數據平台,深入開展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精神障礙的早期識別與干預研究。相關教育主體也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合力。
【代表感言】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社會的共識。我們要主動關心、適當介入,為青少年提供精準服務,讓教育回歸本真。記者 王博 通訊員 王朝武 洪珏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f10d6c75a2dabb21b1de2ac752fec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