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訓練營》:一部「偷懶」的團綜?

2023-10-16     毒眸

原標題:《封神訓練營》:一部「偷懶」的團綜?

《封神訓練營》播到第三期又上熱搜,鏡頭裡的質子團們剛過完春節假期,於適頂著蓄髮尷尬期的中長發,跟表演老師開玩笑。

這檔名為《封神訓練營》的節目,是電影《封神》的售後「團綜」。芒果TV找到了烏爾善的導演團隊,放出不少前期訓練時的素材,演員們和導演在觀察室看這些過往的片段,回憶電影的幕後故事。

用這兩年流行的話術,換句話說,這就是一檔「Reaction綜藝」,形式類似於兩三年前最風靡之時B站UP主們做一期「直男看選秀」,錄製成本之低可以想像。

今年電影暑期檔,「質子團」走紅之後,不少觀眾都喊話要看團綜,9月4日《封神》電影票房破了26億,烏爾善微博官宣要和芒果合作質子訓練營綜藝,結果9月28日《封神訓練營》就已經上線播出——當時許多人估計都想到,夢想實現得這麼快,也這麼「簡單」。

促狹而論,如果不是《封神》的粉絲,這檔綜藝可能真的「簡陋」得看不下去;但反過來,對粉絲而言,《封神訓練營》可謂及時而解渴,而正式因為快速、低成本,或許我們也能從行業的角度,看到一些別的東西。

《封神訓練營》的出現,或許是團綜市場找到的新靈感,也是對電影發揮長尾效應、最大限度發揮IP效應的新思路。

「粉絲向」綜藝

按照一般錄團綜的思路,芒果應該把這群新人演員們帶去某個山清水秀的景點,一路玩點遊戲打鬧著過去,展現演員群像美好的友情來「售後」。

但《封神訓練營》的內容非常簡單,而且「另闢蹊徑」:《封神》劇組提供當年訓練營的海量素材,芒果TV的團隊進行精選和剪輯,搭一個觀察室,配上兩名控場過流程的主持人,再把《封神》劇組的核心演員和導演聚在一起,看剪輯好的訓練營往日生活。

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省事」。毒眸(id:DomoreDumou)往期文章提到過,劇綜聯動的售後綜藝往往會選擇規劃前置,劇還沒播團綜就已經拍上了,這樣是為了打包演員的檔期,等到劇火了,再錄團綜想要湊齊原班人馬就很難了。

《封神》播出之後,當年的新人演員們成為娛樂圈的新面孔,自然有一堆劇組和時裝周要跑,行程安排都很緊湊。而這種做法體量更輕,錄製周期也更短——根據演員們的服化妝造可以看出,目前《封神訓練營》已經播出了三期,除了主演之一陳牧馳之外,都是同一天錄製完成,極大地節省了演員們的時間。

至於觀察室錄reaction的模式,芒果TV此前已經採用過。《名偵探學院》第二季里,專門出了一期讓嘉賓們看合宿生活第一天節目的reaction,只是當時的節目剪輯比較粗糙,經常有三四個人同時出聲講話的情況,字幕很難兼顧每個人的話。

相比之下,《封神訓練營》里嘉賓們的反應經過剪輯和鏡頭切換,更有一檔「綜藝」的質感,而且《封神訓練營》提供的素材時間間隔更久遠,能夠調動起演員們的回憶。

從內容上看,綜藝中放出的訓練片段,幾乎是他們從一張白紙到最終「成為」角色的過程,前後的對比有很大反差,既做到了和影視內容結合緊密,又做到了觀看端的「養成感」,內容一點也不算乾癟。可以舉的例子包括那爾那茜和其他人不同要練鄧嬋玉的雙刀,於適等人為了後續的水下格鬥戲考了潛水證,等等。

對絕大多數觀眾來說,表演的「釋放天性」、馬術等訓練內容,觀眾在平時的生活里也很難接觸到。這種「從零開始」的訓練內容,反過來也能夠體現《封神》電影在訓練新人演員上的用心。

質子團們的訓練內容包括體能、馬術、游泳、表演、電影鑑賞,在不同階段有公演彙報,中途還會淘汰,有人選變動,此沙最初也是質子團里赤裸著上身練戰舞的一員,結果中途才把他送去楊戩候選人隊列,改練三尖兩刃、抄道德經——這種變動、淘汰的賽制和公演彙報,從故事性來講幾乎是一檔選秀節目的流程。

而對於「質子團」的粉絲們來說,《封神訓練營》里有演員們還沒完全踏進娛樂圈時最青澀的樣子,也能夠豐富地展現出演員個人的性格形象,並和劇中的角色聯繫起來。

一頭短髮的此沙和現在判若兩人,透露當年差點去了《偶像練習生》;陳牧馳亮相的第一個髮型就讓吳昕直呼「這我有點接受不了」;娜然最初幾乎不會中文,以為早上的晨練跑步是去上課;侯雯元自信的態度、入駐宿舍時的皮草造型,都和他所飾演的崇應彪性格能夠呼應。

綜藝里放出的物料,也有不少是首度披露,包括各位演員們的面試試戲片段。李昀銳第一次面試時的跳舞、打「空氣籃球」片段,已經讓現場哄堂大笑,用「黑歷史」留下了足夠高的話題度。來自寶島台灣的單敬堯和黃曦彥,經過台詞課訓練,在面試亮相時的口音已經與現在完全不同。

當然,reaction的形式畢竟還是比較單調。主持人的加入是為了避免演員和導演拘謹、找不到話題,而已經進入娛樂圈的演員們在鏡頭前,也很難像reaction博主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封神訓練營》里,主持人也會偶爾要求現場再表演訓練過程中的場面,很容易造成尷尬加倍的節目效果,也讓節目整體更加「粉絲向」了。

電影的「線上路演」

從綜藝的角度來看,《封神訓練營》是售後團綜的新模式,而從電影宣傳開發的角度,和綜藝的聯動、提前錄製好的一系列素材,又給電影造星、延長IP影響力提供了新的樣本。

此前《封神》的線下路演就收穫過大量好評。毒眸往期文章曾經提到,《封神》路演成了短視頻的產糧地,兩者相互反哺,最大化了彼此的效益。

《封神》本身當然就有其特殊性——它大量啟用了年輕演員,觀眾對新面孔有天然的好奇,加上他們普遍還沒飛升成新晉頂流,不論是路演還是綜藝錄製,對代表作《封神》三部曲宣傳的重視和配合程度,遠高於其他電影。

等到電影上映得足夠久,《封神訓練營》上線,幾乎是把原本的線下路演搬到了線上:綜藝本就是和短視頻聯動更為緊密的體裁,「演員綜藝片段+訓練視頻」的組合拳也更容易在短視頻傳播。花一天時間完成所有的reaction錄製,經過後期剪輯策劃可以把售後物料的時間再度拉長,而演員們也完成了路演,可以空出時間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

《封神訓練營》播出後 獲得的高熱度話題反饋

值得一提的是,《封神訓練營》上線的時間,僅僅比《封神第一部》電影上線流媒體的時間晚了一周,並且與此同時,線下秘鑰也仍在有效期,也算得上是「線上路演」的又一參照。

另一方面,在拍攝過程中記錄演員訓練、現場調度、美術場景等等,並不是烏爾善一個人的專利。觀眾喜歡看花絮的表演片段,也能夠從前期的拍攝準備中看出劇組的用心。

喜歡拍紀錄片的導演不止烏爾善一個。2011年張藝謀就出過一部110分鐘的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裡面有克里斯蒂安·貝爾的生活片段、好萊塢特效團隊的工作過程和「十三釵」們經歷的訓練,與如今《封神》釋出的素材沒什麼不同。不過這部紀錄片比電影早上線一天,宣傳預告性質更多,當時有網友在豆瓣寫下短評:「這個紀錄片讓我對十三釵從沒興趣到極度期待。」

《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 圖源:豆瓣

其他電影的紀錄片節目,更注重電影的工作進程本身。2020年時光網出過一部五集的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聚焦的是美術、攝影、配音等幕後領域,觀眾可以從紀錄片里看到《妖貓傳》里楊貴妃的驚艷回眸是用了什麼燈光效果拍出來的。

但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夠滿足做《封神訓練營》這類節目的條件。張藝謀的《狙擊手》搜集了電影學院大一到大四所有男生的資料,從海選中挑出了一批新人組成「狙擊五班」,也提前進行了封閉式訓練,但最終《狙擊手》拿下了35屆金雞獎最佳攝影和錄音,大眾對這批新人男演員的關注度卻遠遠不夠。

究其原因,《狙擊手》是更為厚重的歷史戰爭片,票房也「不過」7億,加上張藝謀有博眾星和合作,經紀業務本身不是他的重點,大眾本身也對「謀女郎」更感興趣,而非張藝謀帶出的新人男演員。

另一方面,過往這類紀錄節目的主角往往是「電影」本身,而不是參與其中的「演員」。而《封神訓練營》放出來的視頻素材,最核心的內容是這些海選出的新人訓練的內容。

在電影的宣發階段,《封神》就極其重視對輿論熱點的反饋,第一批看過電影的觀眾對質子團們興趣高漲,年輕演員們就立刻被推到台前,跑遍路演,對盡熱梗,耍寶炒CP都不在話下。

而《封神》需要繼續花費精力做團綜、做演員群像的核心是,目前上映的只是《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為了电影後續系列的持續關注和票房成績,烏爾善團隊必須要在第一部時打下足夠好的基礎,讓電影的長尾效應拉到足夠長。

況且,電影選拔出的新人演員里,於適、侯雯元、黃曦彥等新人演員都簽在烏爾善自家的碧游傳媒,從經紀業務的角度考慮,也需要為這批演員的「售後」增添話題度。

毒眸在往期文章中提到,不少影片的宣發思路太過傳統死板,只會依靠物料堆疊,幾乎沒有任何創造社交熱點話題的能力,《封神》登上芒果TV錄製團綜,和它去小楊哥、劉畊宏直播間是一樣的道理,本質上是營銷宣傳打法的進一步疊代。

烏爾善已經透露,他的新電影《鄭和下西洋》也將成立訓練營,而或許這次的售後團綜,會來得更快更精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e76647a1fa11a71fd727cf25e85ca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