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流 ,不刺激,看完它需要勇氣

2023-11-18     抽屜電影

原標題:意識流 ,不刺激,看完它需要勇氣

得不到滿足的慾望通常會勾人心魄,人們也樂見對於慾望的無節制追求,似乎只有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人才能獲得一種滿足感,只有達到某一種狀態或者進行了某一件事情,人的慾望才會得到滿足。慾望的表達是多方面的,有追求與獲得之間的滿足,有目標與到達之間的滿足,也有的是一種單純的釋放,釋放什麼呢?釋放一種感覺,一種讓身心得到滿足的感覺,比如說暴力。

暴力為什麼是一種慾望的滿足呢?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應該有答案,本片就是《暴行展覽》。這是一部有著紀錄片外衣的電影,本片通篇展示的就是人類在慾望面前充當奴隸的行為,這種行為本身並沒有特殊之處,唯一特殊的就是人類充當慾望的奴隸的時候,展示出來的究竟是什麼行為,自然而然,這種行為被稱為暴力。

《暴行展覽》為我們講述的兩種類型的慾望,一種就是生理上的訴求,比如說人類社會對於金錢,對於性,對於任何可以激發人類生理需求的慾望的一種追求獲得以及滿足,在這方面,人類創造出來了很多明星類型的人物,這些人物代表著人類對於生理慾望的一種直觀的訴求,即想要獲得,想要無限制的獲得,這種獲得跟慾望勾連起來,就形成了一種暴力。

有人就要問,為什麼慾望回應演化為暴力呢?慾望是一種想要獲得的情感,而暴力是一種得到釋放的情感,想要獲得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如何才能很好的釋放,獲得本身就是一種釋放,這種釋放可以是獲得的表達,同時也可以是釋放的原始誘因。比如說你想要得到瑪麗蓮夢露,這是一種慾望的表達,但同時要得到瑪麗蓮夢露的過程就是這種表達的釋放,最終獲得與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種過程中,你表達了什麼?是你的原始慾望,還是一種基於慾望的暴力。

而戰爭則是一種暴力的集合體,同時也是人類最大規模的暴力行為,這種暴力行為本身形成的原因千奇百怪,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人類對於慾望的一次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現,人類為什麼要發起戰爭,戰爭代表著毀滅,代表著摧毀與被摧毀。充當摧毀者的一方面對被摧毀者一方的時候,他們所實施的行為就是一種慾望的釋放。

當揮舞著戰爭機器的人將戰爭強加於敵對方身上的時候,他們在演示一種什麼樣得行為呢?這必定是一種建立在慾望的表達之上的扭曲的行為在,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慾望的展現,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扭曲了的展現。

正常的慾望的展現我們可以得知,因為每一個想要展現自己慾望的人都有一個簡單的訴求,慾望是得到,而不是毀滅,但為什麼戰爭可以造就毀滅的慾望呢?原因就在於慾望在戰爭中的表現有一個極端苛刻的條件基礎。

正常情況下表達慾望並不關乎生命的終結,而戰爭這種有組織的屠殺在表達慾望的時候,就需要關注生命的終結了。如果你在表達慾望的時候,生命也獲得了終結,那麼最終你所表達的慾望的行為就只有一次。如果你能在表達慾望的時候生命沒有被終結,那麼你所表達的慾望的機會就會多了很多。

留存者是講述故事的人,而講述故事的人必定在這種暴力的展覽中活了下來,他成功的獲得了一種表達出來慾望的機會,且在這個機會中保留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這場慾望表達的盛宴當中,留存者本身就是勝利者,一來是戰爭的勝利者,二來是慾望表達的勝利者。

回到本片的主題上來,《暴行展覽》我們可以說是一種慾望的表達,但同時也可以說慾望本身也是一種暴力,一種人們赤裸裸的追求,無限制的獲得的暴力,當然,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各種進步,但這種追求如果是無限制的話,那麼最終人類也會被慾望所埋葬。

普通的欲求體現的是人類對於未來,對於明天的一種期待,正常行為之下,獲得這種期待需要人們不懈的努力,然而過度的追求則會將這種期待變成一種奴役,慾望奴役了所有人,人們會將這種期待變為生活中的唯一,任何有悖於這種期待的人或者事情終將會變為奴役人類的枷鎖。人類的欲求與套在自己身上的鎖鏈結合起來,最終埋葬的是自己。

這種被放大的暴行本身並不會讓人類具有反思的能力,因為慾望帶給人類的快感是足以抵消這種負面的,當人類開始面對自己的慾望不反思的時候,暴行終將毀滅人類。給自己套上絞刑索的還是自己。

……

你好,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c4ea56209fb6f95fe6458f69892f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