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打不過殲-10C,被殲-16全面碾壓,為何空軍依然很喜歡?

2023-12-25     科羅廖夫

原標題:蘇-35打不過殲-10C,被殲-16全面碾壓,為何空軍依然很喜歡?

一直以來,對於中國為何購買24架俄羅斯蘇-35戰機的原因,有多種說法。很多人舉例認為,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上有很多吸引中國的有趣的性能和部件,例如超機動飛行能力,紙面上強大的超視距能力,某些機載設備,「雪豹-E」(IRBIS-E)無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射程超過200公里的新型RVV-BD空空飛彈,以及最受中國空軍關注的AL-41F1S發動機。

從上個世紀引進蘇-27以後,中國依靠自身力量,先後組裝生產了殲-11A,自行研發了殲-11B,殲-11BS,殲-11D,殲-15,殲-16,殲-16D等多型戰機。可以說是吃透了蘇-27戰鬥機,但中國還是再次選擇進口了一批原裝的蘇-35戰鬥,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中國購買蘇-35戰機,原因有好幾個:

首先是為了填補空缺,中國空軍對先進戰鬥機需求非常炙熱,每年都有很多殲7殲8等老舊戰機退役,需要三代以上的戰鬥機去填補空缺。

其次是中國航空工業生產先進戰鬥機的產能還是不夠,十年前沈飛西飛成飛等幾個廠,年產戰鬥機一百多架,依然不能滿足空軍每年的需求,需要少量採購蘇-35。

第三是蘇-35飛機本身有脫胎換骨的設計,與早期蘇27和蘇30有很大區別,再加上使用AL-41F1S(117S)發動機,這都是中國想要借鑑的。蘇-35所配備的117S發動機,最大推力為142.1千牛,俄方通過提高單位推力和增大空氣流量等舉措,使其推力提高16%。再結合不斷成熟的軸對稱推力矢量技術,以及融合了和飛機電傳操縱系統的一體化,使得蘇-35擁有了超機動性。

所以中俄一拍即合,搞了二十多架蘇-35。但蘇-35並不是什麼神器,被空軍吐槽的缺點還是很多的,這飛機只是為了應急,以及探索俄國飛機設計和發動機等部分技術才買的。

這也跟中俄近幾年准同盟關係,相互有所需求有關,如果十幾年前關係沒這麼密切的時候,俄羅斯不願意少賣,而且擔心中國偷技術。中國還不願意多賣,也擔心俄羅斯掐脖子。這生意估計就黃了。

中俄最後敲定採購蘇-35的時候,當時殲-20已經很接近服役,但產能受限,空軍對重型戰鬥機需求旺盛,於是就買了24架蘇-35,然後就在沒買過俄羅斯戰鬥機。

按照中國空軍的觀點,蘇-35面世的時間有點晚,再早10年服役最理想了。早在2008年,蘇-35S甚至還沒有首飛,中國空軍就已經表現出濃厚興趣了。但漫長的談判一直持續到2015年才結束。

在2015年11月,中國和俄羅斯正式簽署供應24架蘇-35戰機合同,總額20億美元,單價約8300萬美元一架。相對來說,這個價錢相當優惠。

蘇-35戰機電子系統的現代化程度,已無法滿足解放軍對於四代半戰鬥機的期望。早在展開蘇-35戰鬥機引進談判的時候,中方就曾提出要求給飛機安裝中國製造的電子系統,以融入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雙方為此進行了長時間艱難的談判。

蘇-35在2016年底交付。當時有俄方專家撰文稱,由於更換中國標準的航電系統將需要太長的測試時間,趕不上交付的時間表,因此最終決定向中國交付的飛機和俄軍自用型的設備完全一樣,事實上首批4架蘇-35是原本為俄羅斯空天軍生產的。

俄羅斯航空工業的航空電子技術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大概落後西方和中國15年以上。在俄制蘇-35戰鬥機的高清晰照片上,大家發現作為第四代+++的蘇-35戰鬥機,仍然在使用老式的雙片折射式平視顯示器。而目前我國空軍現役的殲-11B,殲-10C,殲-16和殲-20等戰機都早已應用了先進的衍射式平視顯示器。

蘇-35除了航電和武器有些落後,但飛行性能還是很好的。經過實際使用,我們空軍對蘇-35評價最低的領域,就是雪豹E雷達,以及機載航電和武器系統。

蘇-35在空軍金頭盔自由空戰考核中,甚至打不過殲-10C戰鬥機。如果比航電火控和彈藥性能,殲-10C能把蘇-35壓制的死死的。蘇-35隻是在航程、制空時間領域占有優勢,就是近距格鬥,掛載霹靂10的殲-10C也並不遜色蘇-35太多。

目前,國產制空武器,已經對俄制武器形成了大幅度領先,因而在制空作戰中,能夠擁有很多的主動權。例如安裝了最新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改裝新型航電和霹靂-15武器系統以後的殲-11B戰機的戰鬥力,中距空戰的能力也要超過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和俄式R-77-1型空空飛彈的蘇-35戰機。

但中國空軍更看重的是蘇-35的超大航程和飛行性能,蘇-35戰鬥機的最大載油量高達11噸,2017年俄軍飛行員直接駕駛蘇-35戰鬥機,從俄羅斯轉場飛往我國南方某機場,跨越了四千多公里,途中未進行任何轉場及空中加油,展現出了超長的航程。

蘇-35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以來,其飛行性能,尤其是遠航巡邏能力,矢量推進與飛控系統的完美融合,令中國飛行員讚嘆不已。

由於有著多年的使用蘇-27戰鬥機的經驗,中國空軍對俄制戰鬥機非常熟悉。蘇-35戰機交付以後一年多就形成了戰鬥力。在2018年初,蘇-35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這是蘇-35首次執行遠海戰巡護航任務。至今,蘇-35依然是中國空軍在南部方向進行遠海空中行動的主力機型。原因很簡單,重型戰鬥機就是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b557a30c4e9d293a92822deb7fefd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