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洲首富引發的一場西方VS印度的金融戰和輿論戰

2023-02-22     戲說金融

原標題:由亞洲首富引發的一場西方VS印度的金融戰和輿論戰

印度信實集團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家族穩坐了數十年的印度首富位置,竟然在2022年2月份出現了易主。而這個將他拉下馬的新首富在2020年的財富甚至尚不足自己的五分之一。

這個新首富的名字叫做高塔姆·阿達尼。

和安巴尼一樣,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對於阿達尼的財富積累同樣感到不可思議,以為這是一個2022年突然出現的超級暴發戶。

從福布斯的排行榜可以看到,2020年四月,阿達尼的個人資產才89億美元,但是到了2021年4月,這個數字變成了505億美元。一年的時間裡,其個人資產增長了567%,稱之為坐直升飛機毫不為過。

當然,對於阿達尼來說,直升飛機還是不夠刺激,畢竟印度第二,亞洲第三的財富排名還是顯得不夠輝煌。所以在2022年,這哥們乾脆改為乘坐火箭:

2022年2月初,高塔姆·阿達尼以901億美元的凈資產,超越穆克什·安巴尼,成為新的亞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十;

2022年4月12日,高塔姆·阿達尼以1180億美元的凈資產,再次成為亞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六。

2022年7月,阿達尼凈資產為1125億美元,並成功超越曾經的世界首富常客比爾蓋茨,躋身於全球第四。

2022年8月,阿達尼凈資產為1370億美元,將LV老闆,歐州首富伯納德·阿諾特踢出全球富豪榜的前三,取而代之,個人資產僅僅次於馬斯克和貝佐斯。

2022年9月,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印度富翁高塔姆·阿達尼以147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為亞洲第一人。

1500億美元,這是阿達尼個人財富數字的最高峰,從這個時候起,其幸運的2022年已經結束,迎來多事之秋的2023年。

新的一年,從美國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Hindenburg Research)的做空報告中拉開序幕。做空報告指控阿達尼集團不當利用離岸避稅天堂和操縱股票,並對其高債務水平表示擔憂。這一報告迅速在西方主流媒體中得到廣泛傳播,而且西方媒體還挖出了阿達尼靠著莫迪的支持走向巔峰的「黑料」,阿達尼集團也應聲迎來了股債雙跌的高潮。

半個月的時間,阿達尼集團的市值蒸發了1200億美元,旗下債券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這家打著新能源轉型成功旗號的印度企業不僅迎來了融資成本的大幅上漲,也面臨著融資渠道的極度壓縮。

作為印度企業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作為莫迪力捧的一張世界名片,如此打臉顯然讓印度人多少有些難堪。

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在金融領域,西方做空方繼續加碼,多家華爾街機構如聞到血腥味的惡狼,集中資金全力出擊。同時作為阿達尼集團在股市和債市的國外投資者,巴克萊、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荷蘭國際集團、三菱日聯、瑞穗銀行、SMBC日興和渣打銀行分別祭出了風險質詢函,以阿達尼方「虛假財務」為由,要求終止之前的投資協議,並提前收回資金。

當然,這種情況下,阿達尼集團也不會是孤軍奮戰。首先,印度央行專門開了一次記者會,為阿達尼集團進行站台,告訴大家這家企業的風險敞口不大,且非常具有彈性。接著,印度最大的國資銀行印度國家銀行(SBI)表示,阿達尼集團在該銀行的未償貸款敞口僅為其凈債務的0.88%,且絕大多數都有抵押,僅核實沒有任何不良風險。之後,包括巴羅達銀行、印度工業銀行等本土主要銀行也紛紛發表聲明為阿達尼集團「澄清」和撐腰。

這意思很明顯,就是告訴西方投資者,就算國際資金拋棄阿達尼,印度本土銀行還是會堅定站在阿達尼這一邊。為了展示實力,阿達尼集團提前償還了1.11億美元的到期債務。而印度當局也親自致函各海外託管銀行,要求提供海外基金和外國組合投資(FPI)受益人的詳細信息,告訴大夥,印度的外匯儲備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給海外投資者安心的交代。

在輿論領域,就更熱鬧了。

先說關於做空本身的輿論交手。美媒彭博社在興登堡做空報告發布後,馬上也發布了一份關於自己的調查報道,表示經過對該集團數據的計算,阿達尼綠色能源尤其嚴重依賴債務融資,在截至去年9月的過去12個月內,其債務總額升至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EBITDA)的11倍以上。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和穆迪也馬上發布預告,表示本月將該阿達尼集團旗下部分公司的前景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另外一家評級機構惠譽旗下信貸研究機構Credit Sights警告稱,阿達尼集團「槓桿化嚴重」,主要是通過債務融資來擴大現有和新業務的投資。

這邊阿達尼集團連續發布了幾份聲明,其中有一份是對興登堡做空報告的怒斥,表示會「保留對這種誣陷行為的法律責任追究。兩天後,為了表明自己並不是說說而已,立馬曬出了一份阿達尼集團起訴澳大利亞的環保活動家本·潘寧斯(Ben Pennings)律師函——本·潘寧斯曾花了好幾百萬美元去阻止阿達尼集團的昆士蘭州煤炭開採項目。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上周末在記者會中表示,已經注意到了阿達尼集團股票在近期的異常波動,表示將會深入調查,如果有惡意擾亂市場的行為,將採取適當的措施,包括禁止惡意者進入印度證券市場。

再說說做空事件衍生的輿論戰。

包括法新社和路透社在內的歐洲主流媒體發布了好幾篇關於阿達尼壓迫印度媒體新聞自由的言論報道,包括:

「報道了阿達尼集團虛假業績的印度獨立記者Paranjoy Guha Thakurta正在印度6個不同的法院被阿達尼起訴」

「印度對阿達尼事件不同意見的多名記者進行禁言」

「來自廣播公司CNBC TV18的兩名記者被阿達尼子公司無端起訴」

「沒有印度媒體敢轉載阿達尼被做空的報道,沒有印度媒體敢報道阿達尼和莫迪的關係」

「阿達尼在接管廣播公司NDTV(一家喜歡跟印度當局唱反調的印度媒體)幾個小時後,該公司最受歡迎的主播馬上提出了辭職」

「印度議會兩院因「阿達尼事件」連續第三天休會,議員們喊著口號,要求當局對阿達尼集團展開調查」

……

印度這邊,也不甘示弱。當事人阿達尼集團連續對多家西方媒體在印度的分支機構發起了訴訟;印度本土媒體開啟了一波撐「阿達尼」的報道,指責興登堡是蓄謀已久的汙衊和強盜行為,認為這是華爾街惡意收割印度支柱企業的詭計;印度網絡監管機構要求在印度的社交媒體經營者要認真核實消息的準確性,對於沒有定論的市場擾亂信息做好「負責任」的審核,清除「謠言」。

關於這件事最終會走向何方,我們姑且拭目以待。但是,對於為什麼華爾街會從阿達尼下手,原因還是很熟悉且耐人尋味的。至於答案,或許能從阿達尼集團的簡介中了解一二——「阿達尼集團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基礎設施企業,業務範圍涉及發電輸電、煤炭等能源開採領域,並且正在進軍可再生能源、機場、數據中心和國防領域」。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a195231e707efb392eda1b43f2fa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