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出現了「檳榔西施」,沒有其他的水果西施呢?

2019-10-09     我會種

提及檳榔,不得不提台灣人。台灣人喜歡吃檳榔更是遠近聞名,男女老少都是如此。而因為檳榔的需求量大,檳榔店也就越來越多,而開檳榔店面臨的競爭也就越來越大。

所以,提起檳榔,人們也會聯想到一個詞,那就是檳榔妹。說的是台灣檳榔店的老闆,為了招徠生意,招聘年輕漂亮的女孩坐櫃檯,而這些女孩也就是所謂的「檳榔西施」。

檳榔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也是因為其營養價值,而且嚼檳榔後容易愛上檳榔,一嚼就停不下來。不僅可以享受檳榔的獨特美味,也可以用於消磨閒暇的時光。

檳榔屬於一種綠的喬木品種,一般情況下都是生長在熱帶地區,喜歡陽光充足和濕氣比較大的地區,我國南方個別地區有栽培。

檳榔的種植在台灣有著悠久的歷史,嚼檳榔也深受台灣人喜愛,就如同我們大陸人為了打發時間,嗑瓜子一樣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實際上,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中國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及台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檳榔。在國內的湖南省,吃檳榔也較為流行,檳榔在湖南一帶的受歡迎程度甚至不亞於台灣,而且,也因為湖南人的帶動,連廣東沿海一帶,也有很多人有吃檳榔的習慣。

但是,湖南並不是檳榔原產地,為什麼湖南人為什麼那麼愛吃檳榔呢?聽說這也是有淵源的。在古代,改朝換代,難免有硝煙戰火。而明末清初之時,人們為了推翻舊的統治,不得不發起與統治者的戰爭,因此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而湘潭地區是戰火重災區,兩軍交鋒時死傷慘烈。當時,當地出現一位高僧,告訴人們嚼著檳榔,可以為戰爭中死去的親人作法去除晦氣。從此以後,檳榔就在當地人心中,有了很神聖的地位。

到了清朝,戰事消停,局面逐漸的穩定,檳榔以湘潭地區為發源地,向南北一帶迅速發展,直至進入中原。而湘潭地區的人們,因為對檳榔的情有獨鍾,也就辦起了加工檳榔的作坊,遠銷全國各地。

相比較湖南生產的檳榔,台灣檳榔的發源時間更早。而檳榔西施是台灣特有的職業,是由穿著稀少、性感的年輕女性在路邊招攬並且販賣檳榔。

檳榔西施的出現,是因為吃檳榔的多是男人,因而「諂媚」對象也是男人,而「諂媚」者惟少女最佳。所以即使台灣的冬天很冷,但「檳榔西施」們為了能掙到錢,依舊是三點式的打扮,在那小亭子裡等候前來光顧的客人。

雖然在過去那個缺乏營銷渠道的時代,使用檳榔西施的方式去賣檳榔,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也因為其涉嫌販賣色情也廣受詬病。而且,如今即使這種方式依然存在,可能效果並不理想,或者有很多方式取而代之。可是,作為台灣獨有的職業,檳榔西施仍然存在,又有誰能體會檳榔西施香艷背後的酸澀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VVFrm0BMH2_cNUgWH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