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集20億科研資金,請回3位超級天才,97歲楊振寧為中國做了很多

2019-10-27     胖福的小木屋

楊振寧,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擁有超過13項的諾獎級成就,而其中最小的一項就是讓他斬獲諾獎的宇稱不守恆。

楊振寧,鄧稼先

楊振寧十三項 「諾獎級別」 的成果分別是:

(A)統計力學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論文序號: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 論文序號: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論文序號: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論文序號: 69a。

(B)凝聚態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論文序號: 61c。

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論文序號: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論文序號: 56h。

C2. 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論文序號: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論文序號: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論文序號: 64f。

(D)場論

D1. 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論文序號: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序號: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論文序號:75c。

以上引用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2014)[1]

可以看出,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世界級貢獻,可以媲美「朗道十誡」。

楊振寧的學說影響了20世紀後半葉以及現在的整個理論物理學的發展,由規範場論構建的標準模型更是被認為將實現宇宙的真正大一統。

其中,7個諾獎是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標準理論所預測的粒子而獲獎的,例如丁肇中、希格斯。研究標準理論獲得諾獎的有幾十個,楊振寧帶領的徒子徒孫幾乎壟斷了60年來的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

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3個和楊米爾斯方程相關,3個和楊巴克斯特方程相關)。而楊·米爾斯理論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更是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2000年Nature評選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是健在的唯一一個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Nature是全球最頂級的科學期刊,具有極高的權威性!

做出如此多卓越成就的楊振寧真的沒有給中國做出什麼貢獻嗎?其實是有的!

首先,和錢學森等人並不一樣,楊振寧對於實驗物理是一竅不通,而當時祖國需要的是實驗物理人才,楊振寧在最早的時候就曾嘗試過實驗物理,結果實驗過程總是不太順利。他的同學戲稱:哪裡有Yang(楊振寧),哪裡就有Bang(爆炸)。

而當時他的妻子杜致禮的父親是杜聿明,總總的原因交錯,讓楊振寧沒有回國。但這並不代表楊振寧沒有給國家做出貢獻。

1971年的時候,他就曾毅然決然回國講學,是中美關係解凍後的第一位來華訪學的知名華裔科學家。

後來回到美國,更是發起了保釣運動,是保釣運動的精神導師。不僅如此,楊振寧還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講述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楊振寧、吳大猷

根據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聶華桐先生的講訴,當時楊振寧先生回國講學之後,他在全世界做的一系列演講,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正對中國封鎖,外國人並不清楚中國的情況,對改變中國在全世界的形象,以及促進中美建交起到了促進作用

他回到美國以後,他對中國的情形作了很多報告。由於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風和為人,他的演講和報道在美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當時中美關係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道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由於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他經常到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去講學或訪問,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關於中國的情況的報告,他的報告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對當地的華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友好的態度,願意同中國親近,楊先生的功勞是非常之大的。

楊先生還花了不少時間,盡力為在美國的華人做些事情。譬如,在美國有一些華裔認為美國的華人不夠團結,於是組織了一個全美華人協會。楊先生做了這個協會的主席,對他個人做學問來說這是一個犧牲。這個協會建立以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宣傳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中美建立邦交等方面發揮了作用。譬如,在中美建交之前,全美華人協會在報紙上發表聲明,極力主張中美正式建立邦交。

1972年,楊振寧擬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我國人工合成胰島素研究成果,作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擁有推薦的權利,但是因為許多的原因,比如強調集體貢獻等,最終沒有成功。

78年,他還倡議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40年來,誕生了數十位知名的在國內以及世界享有盛名的科學家。如李巨、尹希等。他還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

楊振寧在少年班的座談

作為橋樑,推動了一系列中美科技交流活動,催生了建國後第一批學術留學,提高了中國的科學水平。

這幾十年的時間裡,楊振寧利用自己的影響,推薦1200多名青年學者出國訪問、深造,絕大多數都歸國成為科學界的棟樑之才。

楊振寧為中國協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實驗室60餘座,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等。

為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一共籌集約20億美金的科研經費。他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SCI論文30多篇,將冷原子、凝聚態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年,為我國在世界科學界爭得了巨大榮譽。

2004年,82歲的楊振寧還在清華大學開授《普通物理》課,對於提高清華大學學子物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據朱邦芬院士在南開大學講: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的年薪為人民幣100萬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給了他1997年親自創辦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

他變賣掉了自己在美國紐約的一處豪華住宅,向清華捐了100萬美元。在清華大學,他設立了「楊振寧講座」,「楊振寧獎學金」,「楊振寧基金會」,並親自擔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基金會主席。

另外,楊振寧先生的國籍也改回來了中國國籍,並且勸說了姚期智、聶華桐、林家翹等一大批頂尖科學家回國!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姚期智先生,姚期智先生是截止2017年,唯一一位獲得圖靈獎的華人學者。

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由於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獎。因此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姚期智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在三大方面具有突出貢獻:(1)創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次領域:通訊複雜性和偽隨機數生成計算理論;(2)奠定現代密碼學基礎,在基於複雜性的密碼學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貢獻;(3)解決線路複雜性、計算幾何、數據結構及量子計算等領域的開放性問題並建立全新典範。

上面就已經提到的聶華桐是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家,也是楊振寧先生邀請回國的,他的研究領域量子引力場理論、引力場理論的拓撲性、中微子在高密度介質中的傳輸性質。

在美國求學期間,聶華桐長期與楊振寧一起合作,30多年來,他們探索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諸多領域中的科技前沿上,攀登了世界物理科學的一個又一個高峰,同時兩人也結下了深刻的友誼。聶華桐回國之後擔任了863高科技發展計劃諮詢小組成員,為中國科技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林家翹先生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在美國有人將林家翹譽為「應用數學之父」,有人說「他使應用數學從不受重視的學科成為令人尊敬的學科。」他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多年的「海森堡猜測」問題。他和西奧多·馮·卡門一起提出了均勻各向同性湍流的譜理論,對早期湍流統計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林家翹先生的歸國對中國數學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為中國數學界培養了很多的人才。

可以說,楊振寧先生是為我們國家做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的,我們不能盯著他在50年代沒有回國,就認為他沒有為國家做出貢獻,也不能因為他的私生活而去隨便評價其人品。他為中國所做出的這麼多貢獻,是很多科學家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我們應該要辯證看待楊振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Q2LEW4BMH2_cNUg4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