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除了貓糧貓砂貓砂盆、貓窩玩具貓爬架之外,放在鏟屎官心頭第一大事就是起名字!
鏟屎官們給貓咪起名字的時候,可能比選擇哪款貓糧好哪個貓窩舒服還要糾結。就好像自己馬上要有個孩子,然後孩子出生了得立馬給孩子上戶口似的。
把貓咪接到家裡,總不能一直小寶貝、寶寶的叫,自己的小可愛當然要有一個最特殊最好聽的名字。而且最好這名字還有點寓意,表示點什麼事情。
鏟屎官們可能想養一隻貓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我有一隻貓,我會給它取什麼名字。當選好要哪只貓的時候,回家的路上就忍不住在想這隻貓有什麼特徵,我給它取個什麼名字。
當貓咪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單身的鏟屎官就突然覺得:我的天吶!我有貓了,我有個小家要養了!
非單身的鏟屎官熱淚盈眶,心中可能在想:我有貓了!我要養孩子了!
但是起名這一步就足以讓鏟屎官們傷透腦筋,一連糾結好幾天。有時候還會出現好幾個備選名字,叫著叫著就混著叫了。
比如有一位鏟屎官家的一隻山貓布偶,因為是山貓布偶,名字里就想帶個「山」字。然後備選名字:山竹、山元寶、山大王、山山。
最後就變成了,想起來什麼叫什麼。多虧布偶智商高啊,叫什麼都答應,有時候衝著它叫「小寶貝」它都知道是在說它自己。
貓咪的智商還是比較高的,大多數貓咪智商相當於兩三歲的小孩,一些智商比較高的貓咪,比如暹羅貓、布偶貓、狸花貓、無毛貓,智商都相當於四五歲的小孩。
小孩子也是能聽懂自己的名字的,只要加深對這個名字的印象。
幼年時期,最好是在兩三個月的時候,給貓咪起名字最好。因為這一時期是貓咪對外界事物接受最快的時期。
這個時候經常叫貓咪的名字能加深貓咪對這個名字的印象,再配合食物、玩具鼓勵刺激,讓它們把自己的名字和好吃的好玩的建立起聯繫,很快它們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了。
如果錯過了貓咪的幼年時期也沒關係,還有辦法讓貓咪快速熟悉自己的名字。
曾經有實驗人員,研究貓咪對它們名字的反應的時候,發現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的最後一個字母是元音字母的,也就是a、e、i、o、u,貓咪的接受度和反應比較高。
比如說一隻貓叫年糕,糕的最後一個音節是O,那麼對這個名字貓咪就接受得更快,聽到名字反應就更大。如果給貓咪起名「小明」,貓咪可能就不怎麼搭理你。
所以我們給貓咪起名的時候,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名字儘量短一點,最後一個字母是元音字母的發音。再通過食物和玩具的訓練,就可以很快的讓貓咪知道自己是叫這個名字了。
另外,名字的作用不只是增加貓咪在家庭里的歸屬感和主人與貓咪之間的親近,還可以通過喊名字阻止貓咪調皮搗蛋。
比如說在給貓咪起的名字上加一個姓,平時正常喊貓咪的名字。每次看到貓咪咬電線、扒拉杯子、亂尿的時候,就連名帶姓一起喊,順便將貓咪關進籠子、或者拍一下它的腦袋。經過一段時間,等它再想翻翻垃圾桶、咬咬電線的時候,只要盯著它大聲叫一聲它的名字,它就會自覺走開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鏟屎官們都給貓咪起什麼名字吧!
你的貓咪叫什麼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