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持彩練當空舞 偉人故里展新顏
文/ 吳新春 肖燕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也是韶山高質量發展的一年。韶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級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奮楫揚帆,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預計數,下同),高於省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0%;旅遊綜合收入近60億元,較2019年增長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億元、增長2.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農村高於城鎮。
這一年,偉人故里以紅色為底,在247平方公里的韶山大地上書寫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
文旅興城邁出新步伐
韶山是個好地方。紅色韶山,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這一年,韶山人認真講好紅色故事,發展紅色教育,全力打造經典紅色名片。
2023年,韶山市明確「文旅興城」6個方面重點任務、55項具體工作,全力推動項目落地。編制紅色資源保護名錄,完成李氏宗祠、韶山學校門樓保護展示和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歷史陳列館提質改造,韶山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經驗在全省推廣;實施韶峰景區及紀念園提質改造和潤澤民宿等文旅項目,完成故居周邊環境提質、北環線亮化等建設,韶山紅色景點品質越來越高;韶山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正式揭牌,並接受「湘潭市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授牌,《最憶韶山沖》成為全省首個文旅沉浸式體驗新空間,軍博園入選全省文旅消費「新生代新場景」,「韶山南—深圳北」高鐵專列開通,韶山紅色文旅創新求變,直接火爆出圈:一趟趟意氣風發的「我的韶山行」,一堂堂振聾發聵的思政「金課」,一條條精雕細琢的「走紅」線路……這一年,韶山各景點共接待遊客2700萬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還增長5%。
文旅市場回暖,也滋生了個別影響韶山紅色旅遊品質和形象的亂象。韶山市吹響為期8個月的「凝聚合力 靶向治旅」全面整治旅遊市場的衝鋒號,堅決向旅遊亂象「開火」。整治中,毛主席家鄉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2023年,韶山聚焦項目為王,著力發掘紅色基因,推進紅色旅遊、紅色教育、紅色研學,文旅興城邁出了新步伐。正如韶山市委書記曹偉宏所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韶山奮力書寫「紅色+」融合文章,多業態的文旅項目正遍地開花。
鄉村振興邁上新台階
韶山不止一種顏色,韶山的綠色同樣迷人。
小橋流水,雞鳴鴨唱,青瓦白牆,綠樹掩映……在韶山,如此美景是常態。
2023年,韶山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系統推進、點面結合,積極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打造鄉村振興的「韶山樣板」。
守住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底線,加快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這一年,韶山市鄉村振興有聲有色。8.24萬畝的糧食種植總產超4.5萬噸,生豬出欄13.2萬頭,小水果產量150餘萬公斤,農林牧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分別增長3.9%、7.94%。匯弘實業通過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家評審,「韶山紅」茶獲評湖南茶葉「三茶統籌」示範品牌,一批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蓄勢待發。2023年,韶山的鄉村振興邁上了新台階:平里村、南村村入選湘潭市集體經濟樣板村,銀田村村莊規劃獲評全省首批助力「和美湘村」優秀案例;小農水建管經驗在全省推廣,韶山獲評全省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五治融合」「一約五會一隊」創新增效,韶山「湘妹子能量家園」積分獎勵模式成為全省典型……
韶山的「綠」還在向外延伸,鄉村綠色旅遊已經與紅色旅遊深度融合。2023年,抓住旅遊市場復甦機會,韶山市積極促進鄉村旅遊產品質量、硬體設施建設、軟體管理服務、文化內涵、環境衛生、人員素質技能的全面升級,全力打造了一批生態優、環境美、產業強、農民富、機制好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
人居環境收穫新突破
在韶山人眼中,家鄉的天空永遠是藍的,水是碧的。
從落實河長林長田長路長制到開展利劍行動、夏季攻勢等專項行動,2023年,韶山市穩穩地打贏了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品質優良率高達95.2%,地表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生態環境質量穩居湘潭第一。如此驕人的成績,源自人居環境的嚴格整治。
改廁任務全面完成,垃圾分類減量及付費制有力落實,農膜回收率達83%,面源污染也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雲白河、黃田河、韶河北源等小流域治理,韶山獲評全國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中期評估優秀城市,青基塘黑臭水體治理入選全省「夏季攻勢」典型案例;此外,生態修復歷史遺留礦山16.59公頃,植樹造林5100畝,成功阻斷松材線蟲病傳播入韶。這一年,韶山創成美麗鄉村示範村8個,建成美麗屋場20個,長湖村獲評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生態環境在改善,安全環境也在改善。
得益於實施「五大行動」,2023年韶山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3025處,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落實「人不住危房」措施,韶山市完成經營性自建房全覆蓋治理;堅持「四個最嚴」要求,韶山市入選湖南省食品安全示範市,清溪鎮市場監管所獲評全國五星市場監管所。這一年,韶山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3.61%、48.7%,「雙心」警務模式在全省推介,韶山市公安局入選全省執法質量優秀單位,韶山沖派出所躋身全省首批「紅色示範警隊」。
更為難得的是「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2023年,韶山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成功率達98.7%。用心用情化解信訪積案20件,信訪「五率」持續提升,綜治民調群眾滿意度居全省前列。
高質量發展跑出新速度
有人說,韶山的工業經濟,是向上生長的一條「微笑曲線」。2023年,韶山市工業園區的產業轉型升級軌跡,恰恰印證了這句話。
這一年,韶山市以「百十億」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跑出了新速度。主特產業集聚度提升20%,工業投資、工業用電、研發投入分別增長14%、5.1%、13.7%,技術合同認定金額增長77%,畝均實體稅收增長15%。得益於實施「三改一擴」「智賦萬企」「千百扶培」行動,韶山市年度新增「四上」企業30家,稅收過千萬元企業達7家,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省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工業設計中心1家,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80%,新增省級創新平台2個、國省星創天地各1個,「四板」掛牌3家,恆欣實業「新三板」掛牌。
跑出新速度,保持高質量,2023年,韶山市工業科技創新碩果纍纍。華進重裝鋼管擴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中廣核第四代核燃料棒包殼材料世界領先,四棱數控氣瓶數控纏繞機入選湖南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江冶機電入選全省十大科技創新企業,恆欣實業、江冶機電、大北農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萬步炎專家工作站獲評湖南省模範專家工作站,高精度工具機、猴車無源制動系統等15項科研成果量產面市,韶山全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件……
2023年,韶山市100個實施類項目開復工76個,完成投資54.86億元,其中31個湘潭市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09.38%;匯達新材、良泉科博等30個項目竣工投產。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實現民間投資增長18%,產業投資占比達88%;引進邦盛北斗等億元以上項目16個,潭州新能源等「三類500強」項目5個,到位內資62億元。
韶山市工業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飛奔,那條向上生長的「微笑曲線」仍在不斷延伸。
民生福祉實現新發展
無障礙設施不斷完善,共享電動車投入運營,適老化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美麗河庫建設等項目順利完成……2023年,韶山市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政府兌現了年初的承諾。
脫貧人口無一返貧,解決脫貧勞動力就業2018人,醫保經辦服務提速63%……2023年,韶山市兜底保障力度明顯增大。他們在全省率先全域開通村衛生室門診報銷並實現刷臉結算,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在全省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因未成年人「六位一體」保護體系落實有力,韶山市還入選了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範縣。
在社會事業方面,2023年,韶山市公立醫院改革、「一個率先」項目順利推進,緊密型健共體逐步實現人員、業務、績效等管理「六統一」,醫聯體合作走深走實;紅歌快閃、全民閱讀人氣激增,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免費藝術培訓貼心惠民,體育公園、健身步道投入使用,「我運動、我健康」成為時尚;獲評湖南省少先隊社會化工作示範縣,「映山紅」志願服務成為群眾眼中「最美風景」……
韶山北路是連通韶山核心景區與城區的一條交通要道。近年來,從城區的清溪卡口經青年水庫進入景區的路段上,由於設備老化等原因,道路兩旁的亮化燈多數損壞,這條全長近5公里的路段一到晚上就照明不佳,不僅造成居民出行不便,也給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隱患。結合「四下基層」要求,韶山市分別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實地走訪調研。關於北環線安裝路燈的代表、委員建議被迅速交辦至韶山市城管局辦理。11月底,127盞嶄新明亮的路燈在道路兩旁點亮,從動工到驗收僅用了半個月。
這只是自今年9月以來韶山市在紮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過程中堅持大興調查研究,黨員幹部深入基層,問情問計於民,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破解瓶頸難題、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黨員幹部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持續深化「走找想促」,截至目前,已收集意見建議1209個,已辦結1198個,辦結率99.1%,群眾民生福祉實現新的發展。
回首即將過去的2023年,韶山市全力拚經濟,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姿態,堅決打好「發展六仗」,實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15項主要經濟指標有10項居湘潭前列;這一年,韶山市牢牢把握機遇,推進「文旅興城」三年行動,打造經典紅色名片,傳承紅色基因,紅培研學取得歷史性成就——「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得到教育部發文推介,在全國形成示範效應;這一年,韶山市堅持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新型工業等領域獲得一批「國字號」榮譽,躋身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入選國家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這一年,韶山市堅持人民至上,兜牢民生底線,齊心協力防風險,一大批民生問題正在逐步解決……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韶山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湘潭市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緊扣「四區一地一圈一強」戰略任務,不斷豐富「五個韶山」新的時代內涵,大力推進「六區」建設,以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紅色教育發展為主引擎,以五大產業鏈建設為主抓手,激活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促進文旅融合、景城融合、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為全力打造經典紅色名片、塑造「偉人故里」世界級品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韶山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