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S18首發評測:如花秀美、卻也有旗艦內涵

2023-12-14     三易生活

原標題:vivo S18首發評測:如花秀美、卻也有旗艦內涵

【【【前言:vivo的人像強機,再一次迎來了換代】】】

在整個手機行業中,如果要說哪個品牌在人像拍攝方面最有「資歷」,想必許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vivo。畢竟早在X系列還未完全轉型影像旗艦的年代,vivo手機在人像算法、補光硬體設計方面的種種創新,就已經隨著各大綜藝節目深入到了不知多少年輕人的心裡。

不過隨著後來5G時代的到來,vivo的「人像機」也經歷了一些比較大的變革。比如它們用上了定製的5G SoC,開始顯著地增強在遊戲場景下的性能表現。

與此同時,得益於vivo方面在定製VCS主攝CMOS、自研影像算法堆棧方面的進步,以S系列為代表的vivo手機,如今早已不僅限於「人像拍攝」這一個優勢,而是成為了以輕薄、美型設計作為主要特徵,年輕時尚的全能向機型。

那麼在這樣的大方向下,2023年年底誕生的全新vivo S18,又會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外觀:印花浮雕,將華麗貫徹到底】】】

不得不說,vivo S18很可能是我們見過、機背設計最為華麗的機型之一。

在它的機背上,可以看到帶有「浮雕」質感、一枚枚花瓣重疊而成的光影紋理。特別是在視線與機背垂直的時候,「花瓣」的立體感會變得尤為明顯,甚至有種真正浮雕的高低錯落的感覺。

而這,便是S18此次在行業內首發的「浮光雕花」工藝。它的本質來自於機背上多達1300萬條、每條只有30微米寬的光刻線條。這些線條擁有256階不同的高低變化,並且每階寬度被精準的控制在了117納米,因此它們之間的堆疊就會變成類似於紙雕那樣的立體視覺效果。

除此之外,S18此次的機背玻璃材質本身也比較特殊。它在玻璃表面生成了無數50微米的「方鑽光點」,通過鑽體結構的折射,使得玻璃表面帶有了一種近似於織物的反光效果。而這,便是它「雲錦玻璃」這一名稱的由來了。

當然,由於這種細密的、排列在表面的晶體結構使然,vivo S18的「雲錦玻璃」還擁有極其細膩的觸感,而且還能起到「防指紋」的額外好處。

【【【外觀:極致輕薄,螢幕這次迎來大換代】】】

除了別致的紋理和玻璃背蓋的專屬材質,vivo S18這次還有許多其他極具特徵的外觀設計元素。

比如它的後攝模組在造型上,就很明顯繼承和發揚了S系列的多種經典元素。在一黑一白的兩扇「窗」中,一邊是後攝的鏡組,另一邊則是尺寸頗大的後置「柔光環」和LED補光燈組件。

比如在S18的機身頂部,依然可以看到靈感源自X系列、代表「專業人像」產品定位的「巧可」元素。

而在側面,則不難看出S18此次的機身也依然纖薄。事實上,它的厚度僅7.45mm,整機重量也只有185.8g。再加上前後雙曲面的造型,使得中框部分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握起來,都比絕大多數機型要薄了很多。

說到曲面,S18的這塊曲面屏自然便不可不提。根據官方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這塊「朝陽護眼屏」具備2800*1260解析度、最高120Hz刷新率,並支持10億色臻彩顯色和P3廣色域。

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局部峰值亮度高達2800nit,相比前代提升了兩倍有餘。在這一基礎上,這塊螢幕還具備硬體低藍光、2160Hz高頻PWM調光、仿生亮度調節和長輩色彩模式等一系列護眼設計。無論從色彩指標、還是護眼指標來說,都達到了目前行業中的領先水平,妥妥的是一塊「旗艦螢幕」。

【【【性能:第三代驍龍7,節能向的新中端之選】】】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vivo S18此次的性能。作為一款輕薄、美型的機型,它當然不可能使用一款高發熱的SoC,因為這會直接破壞它的使用「手感」。

為此,S18此次搭載的式前段時間剛剛發布的第三代驍龍7移動平台,同時也成為了首批搭載這款SoC的機型之一。從安兔兔評測讀取的信息顯示,第三代驍龍7型號為SM7550,這說明它從技術代次上來劃分,應該算是與第二代驍龍8(SM8550)同世代的產物。

從CPU架構上來看,第三代驍龍7使用了「1+3+4」的架構,共有四顆Cortex-A715性能核和四顆Cortex-A510能效核。其CPU峰值主頻為2.63GHz,再加上台積電4nm製程,明顯是更偏向省電向的設計。

與此同時,S18本次還提供了最高16GB+512GB的存儲組合。並且在此基礎上,它還擁有最高16GB的內存擴展功能,可以讓更多的應用同時駐留後台,提高應用熱啟動的速度。而此次加入的「無損應用壓縮」功能,則可以在長期的使用後,為快閃記憶體額外節約出大概50GB的可用空間,讓手機再多裝一點、再用久一點也不是問題。

除此之外,由於第三代驍龍7還引入了端側AI大模型的運行能力,也使得S18成為了vivo S系列首批搭載AI藍心大模型的機型。如圖所示,它支持相當長篇幅的AI問答,可以給出實用的生活或者工作建議,甚至還能讓它「閱讀」文檔後進行總結。當然,諸如AI繪圖之類的技能「藍心小V」也完全支持,因此它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手機上的語音助手,而是完全可以作為工作助理,以及有趣的生活夥伴。

在此基礎上,從安兔兔評測的快閃記憶體測速結果來看,S18配備的UFS3.1快閃記憶體規格也著實不低。特別是它的隨機讀取速度非常高,這顯然就會有利於實際使用中遊戲加載、應用開啟時的性能表現。

最後,在安兔兔評測V10中,我們手頭這台16GB+512GB的vivo S18在冬季的常溫條件下,獲得了93萬9870分的綜合成績。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對比最新的排行榜發現,它差不多就是天璣8200、驍龍888的水準。對於一款超輕薄的機型來說,這個成績其實已經真不算低了。

【【【遊戲:電競手游實測滿幀,高畫質大作也能玩】】】

當然,有些朋友在看到vivo S18的跑分成績後,對其實際遊戲性能可能產生疑慮。既然如此,我們就來實際測試一下它到底能不能打遊戲。

《王者榮耀》 平均幀率120.9 平均功耗3026.5mW

在全高畫質的《王者榮耀》的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很顯然它完全構不成任何壓力。S18可以輕易的在長達20分鐘的對局中將幀率穩定在120幀,且功耗僅3W出頭,非常的省電。

《暗黑破壞神·不朽》 平均幀率59.1 平均功耗3715.8mW

接下來是全高畫質的《暗黑破壞神·不朽》手游,這款ARPG遊戲對於手機的性能要求並不算低。不過可以看到,S18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將主要的遊戲線程運行在了三顆A715大核上,這也使得它取得了不錯的幀率表現,與此同時平均功耗依然也沒超過4W。

《逆水寒》 平均幀率49.9 平均功耗4387.3mW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加大壓力,使用全最高特效、拉滿同屏人數的《逆水寒》汴京場景,對S18繼續進行測試。不得不說,此時的確給這款輕薄機型帶來了一些壓力,但接近50幀的平均幀率顯然不會導致遊戲的卡頓,實際上它依然可以暢玩。

《原神》平均幀率45.8 平均功耗4479.6mW

最後,自然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原神》了。在畫面設置全部拉滿的情況下,指望S18跑滿《原神》的幀率未免有點難為它。但從CPU頻率信息中可以看到,S18在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測試時間裡,能夠持續將四顆A715大核與超大核近乎「拉滿」,並一直維持著45幀以上的平均幀率。在這樣的前提下,它的平均功耗居然還能控制在不到5W。不得不說其散熱和功耗控制的設計,可能反而是更令我們感到驚喜的地方。

【【【續航:5000mAh超薄藍海電池,持續玩一整天沒問題】】】

很顯然,vivo的工程師在研發S18時,不僅為其賦予了超薄的身形,而且在性能調教方面非常有意的更注重省電方面。

在此基礎上,S18此次還搭配了5000mAh超薄藍海電池,以及80W的有線快充。老實說,從它的厚度和重量上,真的很難想像這居然是一款內置5000mAh電池的機型,不得不承認,最近的手機電池相關技術似乎有了一些比較顯著的「換代」跡象。

那麼,有了大容量電池、有了省電向的最新款驍龍7系SoC,vivo S18在日常使用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續航表現呢?我們也專門針對這一點進行了相關測試。

首先我們將S18的電量充到100%,打開Wifi、螢幕設置為1分鐘自動關閉,然後放置一整晚。這一步,是想要看看它的夜間待機優化水平。

從結果來說,S18沒有讓我們失望。它在第二天早上的電量顯示依然是100%,雖然這當然只是基於電池電壓估算出的容量,但也至少說明,待機一整晚幾乎不會讓它掉什麼電。

接下來我們使用前面遊戲測試環節中的四款遊戲,對S18進行了連續的長時間遊戲測試。每一款遊戲的測試時間都達到了至少半小時。在長達2小時的遊戲時間過後,S18的剩餘電量顯示為57%。

接下來我們將S18帶出門,進行了約3小時、間斷的街拍。結束之後,此時手機還剩下49%的電量。

然後我們打開手機內置的「i視頻」應用,使用其短視頻自動播放功能,在Wifi環境下讓它自動下載和播放短視頻,總共持續2小時。這一測試環節後,手機電量還剩下40%。

最後,我們打開系統內置的「i音樂」應用,使用手機的揚聲器進行中等音量的音樂播放,並允許螢幕在這個過程中自動息屏。這一測試步驟我們直接運行了4個小時,結束後時間已來到了晚上接近12點,而vivo S18這時的電量依然還有34%。然後就這樣直接放置一晚,第二天早上再查看時,手機電量也僅僅又只消耗了1%,還剩下33%的電量。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簡單來說,這就代表著即便是對於相當「好玩」的用戶來說,vivo S18的節能主控、大容量電池,以及不俗的調度策略,使得它能夠完整支持一整天從早到晚的娛樂需求,完全不會有「斷電」的煩惱。在如今本就不算多見的超輕薄機型里,這樣續航能力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影像:前後雙5000萬,白天黑夜都能拍到你的美】】】

最後,讓我們進入vivo S18的影像部分解析與實測環節。

作為一款以人像能力見長的機型,vivo S18首先就配備了一顆當前行業里規格最「頂」的前置5000萬像素超光感人像鏡頭。它的CMOS尺寸達到了1/2.76英寸、光圈f2.0,並支持90度的廣角成像和自動對焦,還帶有兩顆隱藏的柔光補光燈。

而在後攝部分,S18則是配備了一顆5000萬像素、1/1.55英寸、帶有OIS「蜂鳥超級防抖」的廣角主攝,以及一顆1/4英寸、106度的超廣角副攝,並擁有柔光環+補光燈的雙重補光設計。

從結果來說,S18的後攝人像模式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有著非常精確的景深識別機制,特別是在分割人像與背景時,可以自然地保持近距離上的背景清晰度,從而讓遠處的虛化處理顯得更加真實。

而且這顆新的廣角後攝對焦、成像的速度都很快,所以甚至可以在人像模式下進行大膽的快速連拍,來捕捉一些更富動感的畫面,並且避免了傳統人像拍攝時需要被攝者長時間「擺Pose」的尷尬。

到了夜間場景,從樣張中就可以看到,得益於面積不小的主攝CMOS,S18首先可以確保背景的夜間場景清晰、明亮、對比度強烈。在此基礎上,大尺寸的「柔光環」則會根據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自動調整補光強度,從而使得面部明亮水潤,但也不會因為過曝而「假白」。

當然,活用S18在人像模式下的「微光人像」功能,也可以營造出更多的虛化光斑,從而使其在夜間人像模式下拍出更加「夢幻」的效果。

除了後攝的人像效果,我們也考察了S18前攝在拍攝人像時的表現。作為一款常見於中高端機型上的超廣角方案,這顆1/2.76英寸的5000萬像素CMOS在被S18用於前攝後,表現自然要遠好過其他機型上的3200萬或1600萬像素的小底前攝。

可以看到,當我們刻意拉近焦距「懟臉」時,它能夠清晰地記錄下睫毛和皮膚的紋理,解析力令人印象深刻。

即便是到了夜間,S18的前攝也得益於同級里少見的「大底」和自動對焦優勢,不僅噪點控制良好,對面部細節的保留以及補光的效果,也是其他機型難以企及的水準。

【【【更多樣張:日常拍攝素質不差,微距長焦都能打】】】

雖然vivo S18主打的是「人像」,但這當然並不意味著它的影像配置就僅僅只為了拍人而生。

正如我們在前面講到的那樣,S18的後攝有著不錯的對焦性能。這種對焦性能當然可以用於抓拍,但除此之外,也使得它可以僅憑後置主攝就實現較近距離上的高清晰度微距拍攝需求。

當然,更進一步拉進焦距、進行「長焦微距」的拍攝,也毫無問題。

除此之外,藉助超廣角副攝和廣角主攝+算法的處理,實際上也可以用S18來滿足基本的、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日常變焦拍攝需求。可以看到,它至少能夠在四倍焦距上滿足日常所需的解析力。

針對喜歡「玩」拍照水印和相框的用戶,S18還提供了一個叫做「多巴胺相框」的功能。簡單來說,它會根據被攝物體的主體顏色,自動地每張照片生成不同色彩的相框裝飾。比如白色的鍵盤就會配上白色的相框、黑色的桌面和耳機就是黑色的相框,粉色的衣服、綠色的花花草草則會有粉色、綠色的相框。這樣一來,「相框」本身便不再只是簡單的拍攝參數記錄工具,而是也變成了攝影樂趣的一個環節。

【【【總結:輕薄身形也有硬體創新,很「耐玩」的時尚新機】】】

總的來說,作為vivo S系列在2023年年底帶來新機,S18這次的表現還是足夠令人滿意的。

一方面必須承認,它有著當今並不多見的超輕薄機身,而且全新的、浮光雕花工藝的機背紋理,也使得這款輕薄機型在顏值上有了更多的獨特魅力和辨識度。

另一方面,與輕薄身形相對應的是,vivo S18還配備了5000mAh的超薄藍海電池,並且在第三代驍龍7平台的加持下,使得其在主流遊戲當中的表現並不差,而且可以應付長達一天以上的持續娛樂需求,續航能力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當然,與以往所有的vivo S系列機型一樣,S18依然繼承和發揚了招牌的人像算法矩陣,並且在進化後的前後攝像頭及更大尺寸的補光硬體加持下,帶來影棚級的人像拍攝體驗,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夜間,都能拍出畫質細膩、細節自然的人像照片。其中特別是在暗光、夜間的人像場景中,「大底」再加上大尺寸的前後柔光燈,令S18的人像無論是清晰度、噪點、還是光斑的細膩程度,均達到了目前手機當中的頂級水準。除此之外,由於它有著不俗的VCS主攝加持,即便是作為日常的「隨手拍」設備,拍攝景物或是記錄生活中的有趣細節表現也都十分出色。

在這些基礎上,vivo S18還擁有該系列有史以來進步最大的螢幕。而這一切,都使得它成為了一款兼顧「美型」、影像、續航以及娛樂的機型,適合厭倦了厚重手機用戶、既輕又好玩的一款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83c735ee4e4c9c6205dddd7247820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