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泰國逼平,國足陷怪圈,過往「打平即可出線」都發生了什麼?

2024-06-08     小欣侃體育

美加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中國男足在主場1:1戰平泰國,失去了提前小組出線的可能性,6月11日國足將在客場面對韓國,比賽的勝負將直接決定中國和泰國誰能晉級18強。國際足聯已經世界盃的名額增加到46個,亞洲區史無前例的提高到了8.5個,可國足想要出線依然任重道遠。

戰平泰國理論上下一輪國足只要戰平韓國就能鎖定出線名額,我們先不說死敵韓國會不會放水,「打平即可出線」對於中國男足而言從來不是機會更像是詛咒。

對於國足而言打平即可出線就是「打死也出不了線」。

歷史上國足曾經多次站在打平即可出線的門檻邊,一隻腳已經邁入了國際大賽可莫名其妙的失誤、球員低迷的狀態、主教練匪夷所思的指揮都會讓國足功虧一簣。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國足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打平即可出線」時刻,看看當時都發生了什麼。

1.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預選賽:輸給泰國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新中國第一次派代表隊參加奧運會並技驚四座。

1983年11月曾雪麟成為國足新帥帶領球隊征戰奧運預選賽,當時還沒有國奧隊的概念,球隊里的核心球員像古廣明、李華筠、柳海光等人都悉數入選,同時隊里還補充了一些新人比如當年只有20歲的賈秀全。

第一階段的比賽國足與中國香港隊,韓國隊,泰國隊同組,按照規則小組前二進入下一階段,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只不過新加坡換成了中國香港。

首場比賽國足輕取中國香港,次戰韓國國足上半場被韓國打懵對手連入3球,就當人們認為敗局已定的時候,當時的國足還有能力挽狂瀾的選手,古廣明犀利的突破和柳海光無解的頭球奇蹟般的讓國足在下半場連扳三球最終兩隊3:3戰平。

小組賽倒數第二輪國足只要能夠打平就能在出線競爭中領先一個身位,而對手我們也無比熟悉——泰國又來了。

對泰國的賽前中國隊內一片輕鬆,主教練曾雪麟提出了「爭取勝利,踢平也行」的要求,只要不輸給對手國足大機率就能出線,這是打平即可出線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國足的歷史裡,從此就成了一個魔咒。

國足曾經距離出線只差10分鐘,那場和泰國的雨戰兩隊都遲遲無法破門,第80分鐘年輕的賈秀全犯規送給對手一個任意球,最後關頭的任意球想想看我們有多少次被絕殺,而這一切的開頭就源於此,靠著補射泰國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也和韓國小組出線,只留下國足停在了「打平即可出線」的陰影里。

2.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預選賽:釀出5·19慘案

1984年對於國足而言並非一無所獲,沒有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但在當年的亞洲杯上國足榮獲亞軍,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中衛賈秀全打進3球榮獲金靴獎和最佳球員,他和林樂豐、古廣明一起還入選了賽會最佳陣容。

這年年前初的赫魯尼杯國足更是戰勝了阿根廷國家隊,2年後阿根廷世界盃的奪冠主力里有5人都參加了這場比賽。賽後阿根廷主帥比拉爾多如此評價國足:「難以置信,這樣的球隊怎麼沒進過世界盃?」

畫面越糊,國足越強,在那個才剛剛有彩色轉播信號的年代,中國男足強的不像中國男足。

帶著這些成績1985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開始了,第一輪小組賽國足和中國香港、澳門和汶萊同組,看起來都是小菜,結果沒想到這盤小菜還硌牙了。

小組賽打到最後一輪國足以凈勝球的優勢領先中國香港,最後一輪只要戰平香港就能小組出線,那天是1985年5月19日,一個在中國足球歷史上無比黑暗的一天。

當時的國足信心滿滿,整個工體擠進了8萬名球迷,大家都在想著要贏香港幾個球,這場比賽不光要贏還要贏的漂亮,結果比賽的第18分鐘香港先進球了,此時所有人都懵了,曾雪麟做夢也沒想到國足居然會先落後。

不過後面李輝利用補射機會扳平比分,其實只要守住平局國足就能出線了,但現場可是有8萬名球迷,同時電視機前還有無數的觀眾,面對中國香港平局是不夠的,曾雪麟大手一揮示意球隊大舉壓上結果反被對手偷襲得手。

廣大球迷難以接受失利的打擊,悲憤之中,眾多球迷破壞公共設施,掀翻路邊停放的汽車,要讓曾雪麟和國足謝罪,後來曾雪麟攬責辭職從此再也沒有執教過任何球隊,2016年86歲的曾雪麟去世,他曾說:「中國足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

8年過去了中國足球的翻身仗依然遙遙無期。

3.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預選賽:末戰脆敗韓國

1991年徐根寶帶隊開始衝擊巴塞隆納奧運會,第一階段國足以6戰全勝狂轟51球失1球的驕人戰績出線當時的男足雲集了一批在90年代叱吒甲A聯賽的球員,1992年初預選賽最終6強戰打響,中國隊與日本,韓國,卡達,科威特,巴林將採用單循環積分賽的方式分出勝負。

本次比賽全國關注,新聞聯播甚至還未轉播讓路,徐根寶喊出了「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的口號。前四場比賽後國足3勝1負,最後一戰只要不輸給韓國,國足打平即可出線。

此時國足還是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開場9分鐘韓國人直接3:0打懵國足,徐根寶在教練席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自己的隊伍怎麼就突然被對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兵敗吉隆坡,除了打平即可出線的魔咒還在,持續多年的恐韓症也開始了。

4.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預選賽:慘敗韓國

4年後國奧隊重新集結,戚務生擔任主教練,楊晨、謝暉、申思、于根偉等人悉數入選,最終中國隊進入在吉隆坡舉行的8強戰,和沙特、韓國和哈薩克同組。按照規則小組前兩名將進入四強交叉決賽,前三名獲得奧運會資格。

首場比賽面對哈薩克國足4:2逆轉,次戰沙特國足和對手戰平,最後一場面對韓國又是打平即可出線。又是吉隆坡、又是最後一場、又是韓國,一切像極了4年前,歷史如此的相似,而國足仿佛也陷入了下一個循環。

那場比賽國足像是被打了麻藥,全場被動,處理球又慢,動作都變形,國足輸得毫無脾氣。

5.2007年亞洲杯:輸給烏茲別克斯斯坦

2007年7月,中國男足在主教練朱廣滬的帶領之下,前往馬來西亞參加第14屆亞洲杯。上屆賽事中國男足闖進決賽追評歷史最佳戰績,此次出征自然想有所收穫,小組賽國足同伊朗、烏茲別克以及東道主馬來西亞分在同組。

前兩戰國足輕取馬來西亞,後又逼平伊朗,最後一場面對烏茲別克,打平即可出線。

但最終國足被對手都三個定位擊敗,防守昏亂,動作變形,又是0:3的慘敗,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國足總是會背上想贏怕輸的包袱,最終失利。

如果總結這五次「打平即可出線」的履歷,其中兩次面對韓國,三次大比分失利,五場比賽都被對手定位球得分,其中一次是定位球准絕殺。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說明在面對「打平即可出線」的關鍵時刻的時候,國足球員內心的是慌亂的,他們總會背上莫名其妙的包袱,總是想贏怕輸,總是在進球和死守之間游離,沒有教練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其實歸結起來還是因為硬實力不夠,在關鍵戰的時候才會掉鏈子。

「打平即可出線」和「黑色三分鐘」一樣成了國足這麼多年來始終過不去的檻,6月11日又是面對韓國,我認為國足能否出線的關鍵可能不在於是否打平韓國,而是泰國贏不了或不能大勝新加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835ca60b7418ce6dc09e7ea4f6ccf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