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緬甸電詐的事再次成為網友討論的熱點。主要因為一部電影。我不是給電影推介做廣告,緬甸電詐的事比電影中描述的還要嚴重。而在緬甸搞電詐也是一些中國人,他們因為欠債、犯罪跑到緬甸,與當地武裝勾連搞電詐,還不斷引誘國人過去,噶腰子的事都是小事,能否保命都難說。
今天咱不說緬甸電詐的事,有網友問,為什麼國家不出手進行打擊?
首先,涉及主權的問題。雖然緬甸很亂,但畢竟人家是主權國家。中國要進行越境打擊,還必須依託緬甸政府。但現在緬甸是軍政府管理,軍政府根本不管電詐的事,而且還任由電詐的事發展。一些被緬甸收服的地區,表面歸順緬甸政府地區,當地武裝甚至與電詐集團有分成。
其次,情況很複雜。即使跨境到緬甸打擊,面對緬甸複雜的地方武裝情況,很難進行清剿。
所以緬甸電詐的事,不僅成為一個社會毒瘤,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跨國犯罪問題。
如何解決?
需要我們轉換思維方式。如今緬甸軍政府對華並不太友好,而且對緬北混亂狀態,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敏昂來之所以突然發起軍事政變,是否有人扶持他?一直令外界懷疑。本來翁山蘇姬在任時,加大與中國合作交流,並簽了相關協議。但因為敏昂來政變,很多合作已經被擱置。如今緬甸軍政府已經被國際社會譴責,日子很難過。而我們主要方向又不在緬甸。因此,對緬甸的亂象,我們也採取無視態度。
如今東協也基本放棄了緬甸,緬甸在東協組織中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國家。
我們如果無視,緬甸不知道要爛到什麼時候,作為南部鄰國,緬甸亂對我們沒有多大好處。但如果我們與緬甸軍政府合作,西方國家就會不滿。而如果不合作,緬甸亂象,就會影響中國。
其實緬甸地理位置對我們很重要,瀕臨印度洋,既可以為我們解決能源通道問題,也可以威懾印度。所以緬甸在我們戰略上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地方。
我們可以轉換一下思路,不與緬甸軍政府全方位合作,以打擊電詐為名,要求與緬甸合作。如果緬甸不合作,就可以通過輿論戰方式,指責緬甸軍政府不作為。如果緬甸單方面同意,讓我們直接進入,我們可以派兵進入緬甸,打擊電詐。順勢掃平影響我國南部邊境的安全問題,也可以通過緬甸的華裔,進一步向印度洋拓展。
為什麼我們跨境緬甸打擊電詐?
其實打擊電詐,只是一個小任務之一。從當前國際戰略來看,緬甸或許是我們一個突破口,如果我們不進入,將來外部勢力就會進入,會對中國南部邊境形成威脅。美國、印度都可能藉機進入緬甸。如今印度就躍躍欲試,大有派軍隊進入緬甸的趨勢。
雖然我們無視緬甸,但現在看緬甸的確是我們突破老美戰略封鎖的一個突破點,可以吸引老美等國進入緬甸。
如果我們一舉掃平緬甸,既可以就近扶持緬北政府,也可以打通印度洋通道,實現我們能源渠道的多元化。
現在我們雖然在巴基斯坦有一條「中巴經濟走廊」,但這條走廊並不穩定,在老美和印度背後使壞的情況下,俾解經常對我在巴的公民發動恐怖襲擊。如果走廊不穩定,我們就無法實現從印度洋打通一條便利的能源通道。
但如果我們在緬甸突破,老美必然被吸引過來,可以藉助緬甸北部亂狀,把老美、印度等國拖進混戰之中。
雖然緬甸北部很亂,但華裔對中國還有一定感情,通過分化拉攏,可以扶持一些武裝便於我們使用。
只要我們與老美等國在緬甸展開爭奪後,就會減輕我們台海、南海的壓力,也便於我們在兩個方向隨時實現我們戰略目標。
與戰友探討這一戰略時,大都認為這是一步險棋,很難實現,還容易被美國控制。其實沒必要擔心,只要把老美吸引到緬甸就可以,也沒必要非要實現控制緬北。以緬甸北部亂象,美軍進來也沒有。
就如俄羅斯,如今在俄烏衝突,還不忘在非洲用力。近期,非洲小國尼日政變,就有俄羅斯的身影,而且華格納集團也進入該國。俄羅斯很明顯在開闢第二條戰線,目的也是轉移西方精力,拖垮西方集團。
美國和印度能否識破並進入緬甸?
以美國的特性,即使看到我們戰略目標,不想進入,也可能會扶持緬甸軍政權與我們對決。這樣最好,也可以在緬甸實現練兵,我們實現戰略相對會輕鬆。
印度介入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印度一直對緬甸念念不忘,也擔心中國控制緬甸,並從緬甸進入印度洋,對印度構成威脅。
不排除印度會在美國鼓動下進入,以印度軍力,正好我們在緬甸敲打一下印度,與印度打一場真正的戰爭,也有利於我們在中印邊境把印度占領的領土一併收回。
總之,現在我們不能再內斂了,因為國力已經發展到這裡,西方國家不會讓我們內斂了,而且太內斂會被西方視為軟弱,就會遭到一些小國不斷挑釁,比如菲律賓挑釁,就讓國人氣憤不已。
我們不謀求霸權,但我們要謀求周邊穩固,謀求我們的影響力在周邊實現。一個大國如果周邊總是不穩,很難過好安穩日子。現在我們周邊表面很穩,一些周邊國家對中國並不懼怕,除了美國因素,與我們過於內斂有關。
如今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就需要我們轉換思維方式,尋找可以突破的點。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