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黑暗料理,竟然是家常菜!?

2022-05-16     美食導報

原標題:這道黑暗料理,竟然是家常菜!?

以菠蘿入饌的菜肴不多,嘗遍各地美食的廣州人,用五個手指頭也可以數完:菠蘿咕咾肉、海鮮菠蘿飯,再加上些許屈指可數的「黑暗料理」,也就大致如此了。

但最近就有人報料:用菠蘿做的菜,怎麼能少算菠蘿炒豬肝、菠蘿炒豬雜呢?

不問不知道,原來在粵東、粵西地區,用菠蘿和豬肝、豬雜同炒,居然是一道非常普遍的家常菜,入夏之後最為受歡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道有些「奇葩」的家常菜。

【解構】

鳳梨就是「方便吃的菠蘿」

導報君記得,以前最早吃的菠蘿都是裝在一個玻璃瓶中,在當年,它是導報君吃過最甜蜜的水果,以至於年少的我以為菠蘿的正宗吃法就是糖水。

直到菠蘿在市場上越見越多,金貴稀罕的形象變成平民公主模樣。

這時才知道:菠蘿的吃法雖然不多,但至少菠蘿咕咾肉、海鮮菠蘿飯等,才算是比較正常的入饌方式——而菠蘿糖水只能算個「黑暗料理。」

隨著對菠蘿有深入了解,一些疑問也得到了解答。當中,經常被問起的:菠蘿到底和鳳梨有什麼關係,也有了答案。

曾有人以為,菠蘿和鳳梨是兩種植物。其實不然,它們是同一種植物。

要說區別,它們和「西瓜與無籽西瓜」的關係差不多——同一種水果,人為地選育出更方便食用的一些特殊個體。

其中,菠蘿就類似於普通西瓜,而鳳梨就是無籽西瓜。菠蘿的空腔較深,食用時需要剔槽;而鳳梨的品種名叫做無眼菠蘿,它的空腔很淺,幾乎不需要剔槽。

我國台灣培育出的金鑽鳳梨、牛奶鳳梨,都是典型的無眼菠蘿。

除了空腔的深淺不一,菠蘿和鳳梨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菠蘿一般需要泡鹽水,而鳳梨不需要。其中的原因是,原始品種的菠蘿的蛋白酶含量較高,而鳳梨在選育時還兼顧了蛋白酶低的特點。要知道,泡鹽水的目的就是為了去掉蛋白酶,因此低蛋白酶的鳳梨自然就不需要泡鹽水了。

所以,鳳梨就是「不用剔槽、不用泡鹽水」的菠蘿。除此之外兩者毫無區別(請忽視價格),所謂的口感、味道不一樣,除了是因為產地和品種本身不一(有很多特殊品種的菠蘿,就比鳳梨更香甜)之外,都是心理作祟。

【搭配】

菠蘿炒豬肝又香又粉

聊完菠蘿和鳳梨,我們回過頭來聊聊菠蘿入饌這件事——除了五個手指頭數得完的那幾道菜式之外,菠蘿還能怎麼吃?

很多廣州人不知道的是,在潮州汕頭、茂名湛江一帶,還有一個乍聽上去非常「黑暗」、但卻是當地人相當家常的做法:用菠蘿炒豬肝或者炒豬雜。

潮汕大廚李金武介紹,汕頭人喜吃菠蘿炒豬肝,一般是切片後就可以爆炒,豬肝的口感爽脆,菠蘿略軟,味道香鮮帶酸甜。

李大廚說,這道菜的搭配關鍵,是水果加豬肝,用果酸去除豬肝的腥味,同時活化豬肝內部的組織,使豬肝吃起來更加起粉。

而烹飪時的關鍵,是豬肝下鍋時一定要快速爆炒,這樣能先將豬肝表面炒熟,形成一層比較爽脆的外皮,然後再用小火炒熟,讓菠蘿的果酸滲透至內使豬肝起粉和入味。

李金武還表示,潮汕人之所以選擇用菠蘿炒豬肝,而不是更常見的酸梅、楊梅,是因為菠蘿的起粉效果更好,而且酸味更淡,這樣炒出來的豬肝,吃起來會更加和味。

湛江大廚陳蝦認為,豬肝的本質和豬雜類似,所以菠蘿炒豬雜的烹飪原理也相差無幾,「在客家菜、潮菜里,豬雜和牛雜,都很常用酸味食材搭配的。」比如說酸菜炒大腸、酸梅醬豬雜等。

陳大廚介紹說,湛江人選用菠蘿炒豬雜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源於當地的特產「徐聞菠蘿」。

據介紹,這種菠蘿不但水分充足,而且酸和甜比例非常好,因此常用它來代替酸菜、酸梅等酸味食材。他還說道,這款菜肴,在每年徐聞菠蘿產出之際,很多當地的酒樓都會應節推出這道菜肴,有興趣的話不妨到湛江、茂名等地嘗嘗鮮。

菠蘿炒豬肝

材料

菠蘿100克,豬肝150克,小米椒適量,澱粉、油、鹽、生抽適量。

製作

1、菠蘿和豬肝切好;

2、豬肝用澱粉和生抽拌勻腌制10分鐘;

3、鍋內加入適量油。冷油時放入豬肝(這樣豬肝不會老)過油,油熱豬肝變色即可盛出;

4、鍋內加入少許油,微熱先放入菠蘿和小米椒,再放豬肝翻炒,最後放入少許鹽即可。

文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網絡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融媒體編輯 木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63d6b53f8daa9f609543ba1399127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