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助力低空經濟安全啟航

2024-10-04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再產險」)與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產險」)共同發布「低空經濟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創新成果,助力健全低空經濟保險保障體系。

「《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根據中國民航局預估,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中再產險總經理王忠曜表示,新應用場景、新技術不斷湧現,催生更多新風險的衍生,低空經濟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在政策指引下,低空經濟保險正逐步加快規範化建設。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首次明確了無人駕駛航空器必須購買責任險。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圍繞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供適配的保險保障方案。此後,廣東、江蘇、浙江等地相繼落地服務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地方性示範條款。

從產業鏈發展的視角看,低空經濟的發展也為保險行業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在產業鏈上游的生產製造環節,產品責任保險和產品質量保證保險的需求逐漸顯現;在產業鏈中游,各類試飛、交付類的風險保障需求日益旺盛;在產業鏈下游,各類運營主體的財產損失和責任風險的轉移需求較為強勁。

在王忠曜看來,如何有效提升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綜合風險管理能力,仍是保險業共同面臨的課題。「與日益多樣化的風險保障需求相比,保險業在低空經濟產品供給方面仍顯不足;與日益專業化的風險管理需求相比,保險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究仍顯不足。」此次發布的「低空經濟第三者責任險」結合了中再產險和太保產險在技術儲備、風險定價、承保經驗、創新能力等方面的長期積累和先發優勢,在大量調研訪談的基礎上,系統性地構建核心條款、承保指引和服務規範等準則,並創新保險保障內容,提升承保理賠服務效率,為低空經濟生產運行一線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中再產險和太保產險還與國內無人駕駛航空器企業成立保險創新實驗室,承保多個無人駕駛航空器、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等低空經濟標誌性項目。同時,在各級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的指導下,雙方共同參與多個地區的低空經濟政策頂層設計,推動保險與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政策和運營管理制度的相融並促。在今年的服貿會上,雙方共同掛牌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研究中心」,旨在進一步加強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系統性研究,提升保險行業服務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我們將提升核心定價能力,讓低空經濟飛得更穩。依託長期積累的低空經濟保險領域數據,我們將構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定價系統,為行業提供科學、合理、準確的定價依據。」王忠曜表示,針對低空經濟產業鏈各主體、各環節的不同風險保障需求,將拓展保險應用場景,聯合前端直保公司,制定和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不斷優化低空經濟保險產品供給。同時,結合低空經濟監管、運行和保障的新形態、新需求,在定價、產品的基礎上,將提供從前端業務拓展到中台承保理賠管理、後端再保風險分散的低空經濟全流程解決方案。 (經濟日報記者 楊 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60b50f21bcd6f2d716de2656afd2e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