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吃恐龍?研究表明:現在的雞鴨鵝,其實都是恐龍的後裔

2023-08-28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我們正在吃恐龍?研究表明:現在的雞鴨鵝,其實都是恐龍的後裔

雞鴨鵝這三種家禽,是我們人類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我們在吃雞鴨鵝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我們正在吃恐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古生物學家的研究表明,恐龍並沒有全部滅絕,它們中的一支演化成了現代地球上的鳥類。顯而易見的是,現在的雞鴨鵝都屬於鳥類,所以它們其實都是恐龍的後裔。

(一隻恐龍的後裔路過)

(裝上「尾巴」後更像恐龍)

其實早在19世紀「始祖鳥」的化石被發現之後,就有人提出觀點稱,鳥類是起源於恐龍,因為「始祖鳥」的化石顯示,它們既具備了一些恐龍的特徵(例如顎骨上長有槽生齒、長而有骨的尾巴、強壯的後肢、獸腳類恐龍標誌性的三趾長爪等等),同時又具備了一些鳥類的特徵(例如疑似長有羽毛的翅膀、鳥類標示性的叉骨以及後足對趾型的足部結構等等)。

(「始祖鳥」的化石)

由於「始祖鳥」的化石很少,分布範圍也很窄,因此該觀點並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同,實際上,後續的研究也表明了,「始祖鳥」並不是鳥類的「直系祖先」,它們其實是恐龍演化的另一個分支,並且早已滅絕。

不過隨著化石證據不斷地發現,古生物學家也逐漸發現了,恐龍與鳥類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有不少小型恐龍的骨骼結構與現代鳥類非常相似,其中有一些恐龍的骨骼還具備與鳥類一樣的中空結構,甚至還有一些恐龍具備了像鳥類一樣的氣囊系統,而這正是鳥類進行「雙重呼吸」的重要基礎。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古生物學家在冀北、遼西地區發現的「熱河生物群」和「燕遼生物群」,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化石證據,這些化石不僅展示了羽毛在恐龍中的普遍存在,而且還展示了羽毛在恐龍中的多樣性和演化過程,它們的羽毛從簡單的絨毛到複雜的飛羽都有,而且它們的「翅膀」並不只限於前肢,有些還長在後肢上,形成了四翼的結構。

根據這些化石證據,古生物學家確定了鳥類確實是起源於恐龍,而現代鳥類所具有的長有羽毛的翅膀,其實是一部分恐龍經過了漫長的演化而來,其過程可以簡單地描述為:

剛開始的時候,它們的羽毛很簡單,只是一些細長的纖維,但不能用于飛行,可能只是起到保溫或者隱蔽的作用,後來一些恐龍演化出了更複雜的羽毛,它們的羽毛開始具備了中央軸和分支結構,可以形成不同的顏色和圖案,並且覆蓋了整個身體,這些羽毛可能用於展示自己的強大或者吸引配偶,也可能用於輔助跳躍或者滑翔。

再後來,一些恐龍的前肢逐漸向翅膀演化,它們的前肢有了一定的彎曲能力,可以調節角度和形狀,其上具備了一層覆羽,可以形成一個扇形的表面,這可以增加升力,它們也因此初步具備了飛行的能力。

在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一些恐龍演化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翅膀,它們的翅膀有了一層飛羽,可以形成一個長方形的表面,這可以增加推力,與此同時,它們的翅膀已經演化成可以摺疊或展開,並且也具備了更強的力量,能夠進行有效的拍動和滑翔,並最終完成了從恐龍到鳥類的華麗轉變,成為了真正的飛行動物。

在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軟組織和基因進一步確認鳥類和恐龍的「親緣關係」,在經過深入的研究之後,古生物學家給出了鳥類的具體演化路線,即:蜥形綱主龍形下綱主龍形類鳥頸類主龍恐龍總目蜥臀目獸腳亞目手盜龍類鳥翼類鳥類。

由此可見,現在地球上的包括雞鴨鵝在內的所有鳥類,其實都是恐龍的後裔,而當我們在吃雞鴨鵝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我們正在吃恐龍。

作為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長達1億多年的時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後裔卻被我們人類擺上了餐桌,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令人唏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5efc34079bb48a782a3d77ec88e9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