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16歲兒子擦身,這樣「偉大」的母愛,讓人窒息

2023-05-16     老張育兒

原標題:幫16歲兒子擦身,這樣「偉大」的母愛,讓人窒息

朋友之間的相處,一直都在強調「邊界感」,這是保持友誼歷久彌新的最好法寶。殊不知,親子間的相處,也需要「邊界感」。懂得退出的父母,才能養出更優秀的孩子,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睡前,朋友分享了一段視頻,真的刷新了我的認知:

視頻中的兒子已經16歲,是一個身高180的高中生,可是媽媽卻總是事無巨細的關心和愛護他。就連兒子洗澡後,媽媽都會在旁邊幫忙擦拭身體。

視頻的播放量已經幾十萬,單單是留言,都已經突破好幾萬。這位媽媽的「愛子」方式,真的火出了圈,震驚了一眾網友。

@奇奇怪怪:這個媽媽多少有些「變態」吧,不是兒子有戀母情節,而是她有戀子情節。

@倩兒:怪不得現在的「媽寶男」越來越多,是因為有太多媽媽打著「愛」的旗號,毫無底線的干涉兒子的生活。

@貝貝熊:很想問問這個媽媽,等兒子將來結婚了,這樣隱私的事情,你也會代勞嗎?

看著網友略帶攻擊性的留言,第一次也萌生了想要罵人的衝動。作為兩個兒子的媽媽,從小就教他們「男女有別」,從來沒有想過生活中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

老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為何還有很多父母,如此沒有邊界感呢?自以為是愛孩子,殊不知卻把傷害和無知,種在了孩子心裡。

跟兒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尋找空隙跟他們聊天、溝通。這樣的操作,按理說無可厚非,也能在無形中增加親子感情。但前提是,父母要懂得邊界感,不能所意侵犯孩子的隱私。

就像這位媽媽一樣,16歲的兒子,已經是半大小伙,無論是生理髮育,還是心理發育,都已經成熟。真的很難想像,媽媽在給兒子擦身體時,到底抱著怎樣的心理。

沒有邊界感的媽媽,會給兒子帶來這些傷害

1、影響性別意識的養成

經常會聽到有人吐槽:現在的社會風氣變了,男孩子越來越娘,一點都沒有男子漢的樣子。

每次聽到這句話,內心都忍不住贊同,因為這確實是社會現狀。而造成這一切的最大元兇,居然是口口聲聲說著愛他們的媽媽。

男孩有哭鬧、有任性的權利,但他們同樣要有責任感、有擔當,這是社會和家庭賦予他們的責任。

很多家庭,爸爸都缺席,以至於男孩只能跟著媽媽生活。在長期的相處中,男孩學會了媽媽的優柔寡斷、感性,甚至變得越來越女性化。

2、影響身心發育

很多90後應該深有感觸:小時候去公共澡堂洗澡,經常會看到媽媽帶著兒子一起。明明已經是六七歲的小男孩,卻還是赤裸裸的出現在女生澡堂。

可能在媽媽看來,無論孩子到了幾歲,他都只是個孩子。再加上擔心爸爸照顧不好,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帶著兒子出現在很多女性化場所。

就連日常跟孩子相處中,媽媽也會毫不避諱的換衣服。久而久之,讓孩子有種錯覺:跟媽媽,甚至是跟女性之間沒有避諱,可以隨意做很多事情。

幼年時期的這些經歷,會一直伴隨著孩子成長,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等到青春期身體慢慢發育,很多傷害就已經形成了。

家有兒子的媽媽,要懂得適時退出,才能讓他們變得堅毅勇敢

若是家裡有兒子,那麼在教育方面,媽媽們真的要格外注意:不僅要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而且還要懂得退出,把時間、空間留給孩子,方能為他們的未來助力,成長的更加優秀。

「男女有別」的信息,一定要早早傳遞給兒子,讓他知道男生和女生要保持適當距離,這是保護自己和別人最好的方式。如此一來,還能避免男孩在青春期因為好奇,做出錯誤的事情。

除此外,媽媽要懂得放手,懂得示弱,懂得撒嬌。必要的時候,請記得使喚男孩,從小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會讓男孩變得更加獨立。媽媽能做的,就是不斷鼓勵,讓男孩越來越勇敢,有勇氣面對生活中更多的挫折。

與其等到男孩變成「媽寶男」,不如把獨立交換給孩子,無論是想法,還是做事,媽媽們都不要過多參與。所有的成功,都是在一次次失敗中完成的,不要害怕孩子做的不好。

寫在最後:母愛,不是事無巨細的付出,而是在孩子需要時,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正是因為母愛的偉大,孩子才會更有底氣,面對生活中的更多風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569b5e4132cb4357e55cde58c5bfe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