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能靜靜地坐下來想想自己的生命到底發生了什麼?每個人反省一下自己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怎麼讓這個世界更好。—胡軍軍
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讓我們有所思考、有所行動、有所期盼並終生難忘。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沉默著過、還是明白著過,在人們眼裡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過往糾葛,都是故事。
有這樣一個特別靈魂的人叫胡軍軍,她的新作《涅槃本色》所吸引都是一些年輕人。無論是作品的線條,還是顏色,能夠讓人感受到神聖的自在、寬闊的清寂、無窮的慈悲。
剃髮詩人與佛結緣
胡軍軍1971年生於上海,浙江紹興人。九十年代是一位混跡北京的光頭酷女孩,從事詩歌繪畫創作,擁有放蕩不羈的詩風、我行我素的性格。品味過去的詩,她仿佛在不斷地去追問那些令她百般折磨的生命議題。
在她的詩里、生活里,透著一些尖銳,充滿著失望、渴望,甚至有些絕望,讓人感到一絲涼意。如果非要用一句話講就是領略到了「頹廢的青春歲月」。
胡軍軍的愛人是著名藝術家張洹,九十年代中期圓明園的畫家已經得到了西方畫商的熱愛與青睞,過上了無憂的生活,可那時的張洹一貧如洗,有時靠借錢度日,幾乎沒有賣掉任何作品,他的痛苦、迷茫可想而知。
儘管一個人的天性再怎麼豁達、樂觀,長時間下去也會受不了現實殘酷的打擊,胡軍軍作為他的愛人感同身受,同樣存有困惑與無助。1998年九月胡軍軍與丈夫同去紐約闖蕩,對於她來講,在紐約生活了八年,最大的意義就是與佛教的相遇。
一直景仰佛陀智慧的她一次偶然的機會走進紐約皇后區東初禪寺,在這裡讀到了佛學大師聖嚴法師的著作。文中講到關於佛教對於生死問題的解答讓她這個一直對生死困惑的姑娘感到震驚並信服,不久之後,就正式昄依。
涅槃之道,源於旅行
從踏入佛門禪海,她的三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開始有了創作的靈感,2013年和2015年,她先後舉辦了山外有山、常觀無常兩個主題的畫展,通過使用極簡的抽象網格狀圖式來描繪自然景觀透視心跡,這或許是她涅槃道路上的墊腳石,充分展現了一個現代藝術家的雛形。
起初她對於佛教藝術的興趣來源於敦煌壁畫的經變圖,經典在於將難懂的佛經文字,以圖像的方式來呈現,以動人心,進而讓人產生信仰。後幾年受丈夫張洹的影響對北魏風格的造像產生興趣,二人一起收藏以北朝為主的佛像石雕藝術。
2015年她去參拜少為人知的甘肅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她見到了七尊保存著原汁原味北魏風格的佛像,每尊佛像身高都有8米,身旁的兩個脅侍菩薩也要4米多高,氣勢巍峨。就是這兩座不凡氣質的石窟讓她折服和震撼,在瞻仰佛容時的她,不禁淚如泉湧。
面對莊嚴厚重、淺笑慈顏、富有靈魂並有著無窮的魅力的大佛,讓她動容感慨並如饑似渴地學習吸收。經過了這次旅行和長期的佛法薰陶猝然開啟了她的新征程。冥冥之中註定與古代石窟藝術家心靈相通,就像佛授的使命從天而降,自己一下找到了自由,煩惱褪去,她發願,要以畢生的精力去繪製佛陀涅槃像來揭示生命的真相。
胡軍軍說涅槃在多數人眼中就是死亡,其實涅槃是超越生死、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像我們凡夫俗子真的難以體會,需要幾個輪迴的修行才能完成一個圓滿的生命狀態。宗教或許與我們沒有關係,但是生死問題一定有關。她希望通過藝術創造來詮釋生死,把死亡解讀為全然放下,最終達到一種涅槃圓滿的狀態,也希望自己的行為能治癒一部分被生命、生活困惑的人。
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胡軍軍喜歡用現代藝術手段來表現佛教題材,她用簡單的筆觸色塊把佛的樣子勾勒出來,色彩清新自然、臉上掛著微笑,讓人親近、放鬆。整個風格獨具特色,線條粗細深淺揮灑自如,佛陀身上的袈裟顏色、披著法、樣式均不同,整體畫面簡潔明了。純凈的背景,讓人感受到安靜、祥和的氛圍,得到了我們年輕人的喜愛。
信仰之力
只有經歷過荒涼的人,在摸爬滾打之中才能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單獨存在的,都是互相依存。我們通常喜歡好的無常,討厭壞的無常,就像我們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是壞的無常,我們會對此產生焦慮。
焦慮是對無常的抗拒,死亡的恐懼讓人焦慮,但面對死亡我們卻無全能之力來扭轉死亡,因此不期望、不失望、不攀緣執著、患得患失,才能完全活的快樂。
涅槃寂靜使人嚮往,這是一種無上的智慧,藝術家敏於常人,胡軍軍把佛教當作是一種福報,從那次石窟之旅後,她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那是一座沉睡了上千年的石窟寺,公元509年修建,直到1959年才被發現,從此她開始塵埃落定,她也想為自己的信仰堅守,結合藝術來為社會做點貢獻,把佛陀融入中國山水畫中,做本土藝術,讓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涅槃系列呈現的不僅僅是藝術,更是生命、生活、生存之道,讓我們這些欣賞者找到一種心靈寄託,雖然很多人不相信有神靈所在,但是弄清楚生死困惑的問題,為生活中的困境排憂解難,才是快樂的根本所在。關於涅槃風格的創作相信很多人能夠看得見、聽得懂並感受到親近、澄澈、自由、歡喜。
現如今,年輕人面臨生計問題壓力很大,尤其是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面對生死問題有很多的困惑,只有大家懂得領會、真正的把心態放平才能看得到未來的陽光普照。愛和佛性都能帶給人們生命的詮釋。自由、開闊、豁達的作品帶給我們治癒感,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慰藉。
生活中,我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經得起車水馬龍的喧囂,不畏懼、不沮喪,珍惜現在。把自己看作一粒微塵,萬事皆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