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農曆九月初九
陽
2024年10月11日
甲辰龍年九月初九
星期五
我們迎來了「重陽」佳節。
「人間百善孝先行,九九重陽敬老情。」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 重九節、曬秋節,也是法定的 「老人節」。
《易經》用陰陽,表示萬物。
九九重陽之時,「日月並陽,兩九相重」,陽數達到了最大,自然而然的「九九歸一,終成正果」。
這個時節, 天高,雲淡,氣凈,風輕,是一個最宜人的節氣。
因此,人們登高,望遠,辭青,懷念,感恩……告別一個結束,開始一個起點。
關於重陽節,有這樣一個傳說:
東漢時期,方士費長房有一個徒弟叫桓景。 桓景的家鄉瘟疫橫行,父老鄉親非常苦難。
費長房便讓自己的徒弟恆景帶著兩樣法寶, 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在九月九日天地之氣極陽之時,去為家鄉人消災解禍。
這一天,桓景帶著鄉親們爬到最高的山上,身上插上茱萸,喝著香醇的菊花酒,驅邪避禍。
自此便有了九九重陽節, 登高望鄉、插戴茱萸、喝菊花酒的傳統。
登高「辭青」
登高「辭青」
九月初九正值仲秋時節,天高氣爽,正適合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登高之地沒有限制,人們在山上除了觀賞紅葉野花,還要飲酒吃肉,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具有吸引力。
插戴茱萸
插戴茱萸
古代奉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 因此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
他們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而茱萸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
因此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喝菊花酒
喝菊花酒
菊花,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
吃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的習俗,即最初的重陽糕。糕與高諧音,吃糕有美好的意義,因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作為節日食品,重陽花糕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正值深秋時節,天氣漸寒, 分享四條重陽養生小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望君牢記心上。
飲食方面:潤燥養肺
飲食方面:潤燥養肺
飲菊花酒,益陰滋腎
吃羊肉麵,益氣補虛
起居方面:起臥避風
起居方面:起臥避風
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熱水泡腳,勝似補藥
運動方面:注意適量
運動方面:注意適量
早起天寒,切勿貪涼
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心態方面:心情開朗
心態方面:心情開朗
有事看開,無事多笑
保持樂觀,切莫悲秋
重陽節這天,除了謹遵習俗注意養生,更是盡孝的好時節。
王維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團圓的時刻,身在異鄉總會倍加思念親人,感念父母。
慈父之恩,高如山王;
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把我帶們到這個世界上來,讓我們看到旖旎多姿的世界,讓我們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
父母貼心貼肺地愛我們,用省吃儉用的錢給我們買好吃的,供我們上學,讓我們成才, 還要看著我們遠走高飛。
世界上,最寬廣的不是天空,不是海洋,是父母的胸懷和愛。
如今, 當父母頭髮花白,眼角爬滿皺紋,卻依然不斷地給我們力量,守護著我們的成長。
也許他們習慣早睡,卻還是在深夜為晚歸的我們亮起一盞回家的燈,也許他們開始健忘,卻還要喋喋不休的囑咐我們按時吃飯天冷加衣。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愛,是流在血液里的情。
今日重陽, 別再藉口沒有時間,別再讓父母痴痴等待。
給父母打一通電話,聊聊最近的生活;給父母買一件新衣,問問家裡的情況。
當然,最好是常回家看看,唯有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說重陽,道重陽,九月九日菊花黃;
賞菊花,登高望,遍插茱萸思念長;
斜陽里,雁幾行,佳音頻傳福無疆;
寄問候,訴衷腸,願君如意又安康!
願天下父母:
身體康健,平平安安,
家庭和睦,笑容盛綻,
平安多喜樂,歲歲常安康!
秋季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九九重陽節,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範。
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道上一聲祝福,送上一份安康,祝福天下父母長壽健康,溫馨吉祥。
龔玥《母親》
母親的愛是執著的,從牙牙學語到雁雁成行;從生活的小事到祖國的棟樑;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任憑炎炎烈日、風吹雨打、歲月侵蝕。
母親的愛是純潔的,不求回報、不求虛榮;母親的愛是永恆的,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母親的愛是偉大的,飽經風霜、含辛茹苦、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走遍天涯海角,
母親在的地方才是永遠的家;
聽遍千言萬語,
母親說的話才是撥動心弦的金玉;
看遍人情冷暖,
母親給的關心才是最真摯的愛。
母愛像火紅的太陽,
母愛像黑夜裡的油燈,
母愛像冬天裡的毛衣,
母愛更像山間的溪水,
一點一滴的細流匯成潺潺的溪流,
一點一滴的關懷匯成濃濃的母愛。
薩克斯深情演繹《父親》
如果說,
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
那麼,
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
父親的愛,
是博大精深的,
是不拘小節的,
父親的愛,
總在我犯錯誤時,
給予我正確的指導,
父親的愛,
總是在我遇到難題時,
給予我正確的教導。
一生一世日月長,雲捲雲舒兩相忘。
若問人間誰最苦,最苦莫如老爹娘!
一從兒女降人世,千金重擔壓爹娘。
從此不分日和夜,日曆辛苦夜裡忙。
從此不辯凈與髒,把屎接尿屬平常。
從此不知飢與飽,只問兒女飯可香?
從此不顧新與舊,只為兒女添新裝!
七八歲上入學堂,娘牽兒手細語祥。
一步卻要三回首,準時接送冒風霜。
一日三餐遞到手,燒火做飯洗衣裳。
不道辛酸不言苦,不圖回報不張揚。
兒有饑寒父母憂,兒有病恙爹娘慌。
兒有委屈對娘訴,兒有難處爹來扛。
時光匆匆兒長大,爹娘不復舊模樣。
溝壑縱橫寫春秋,滿頭烏髮盡染霜。
老爹一家做棟樑,再苦再累不開腔。
兒女吸盡父母血,父母含笑不索償!
兒女無名娘不怪,思兒念女暖心腸。
兒女無財爹不惱,打酒買肉話家常。
老爹年高無祈求,只盼子孫多滿堂。
老娘無語多奉獻,只願兒女都安康。
雙重父母雙重天,媳胥都當自生養。
上孝下賢輩輩傳,承脈相連永莫忘。
摯誠摯愛用心待,敬養父母理應當。
孝,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滿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山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布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時光荏苒,我們在父母溫馨的撫愛中長大成人,他們總是把一縷縷熱和及時輸送給我們,讓我們在紛雜的塵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純真。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只想對父母說聲聲:您辛苦了!願您在今後的日子幸福、長壽!
九月的菊花,開著奪目的燦爛,那是父母不老的關懷;
九月的微風,繞著繾綣的柔情,那是父母關愛的永恆;
九月的陽光,有著愜意的溫暖,那是辛勞父母懷抱的臂彎;
九月的天空,映著晴朗的藍色,那是年邁父母濃情的渲染。
金菊飄香,歸雁成行;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有空,常關心家裡的老人,值此重陽佳節,祝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腦不萎縮,80不痴呆、竟然這麼簡單……為了家人健康,趕緊看看!
老 了,會出皺紋、長老年斑,我們能看到;
頭髮老了,會慢慢變白,我們也能看到;
-
但是,大腦老了、萎縮了,如果不是去醫院檢查,我們不能直接看到!
而這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
頭髮老了,會慢慢變白,我們也能看到;
但是,大腦老了、萎縮了,如果不是去醫院檢查,我們不能直接看到!
而這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
年紀大了記憶力就下降不是必然
腦萎縮才是根源
很多人以為年紀慢慢大了,以為出現一些個什麼記不住事、總忘東西放哪兒、手腳不靈活、失眠、頭暈、步履蹣跚、反應遲鈍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現象,真的是這樣嗎?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神經內科教授 張振馨介紹說:
多數中老年人常有的記憶力下降、手腳沒有過去靈活的感覺、耳鳴、失眠等症狀,都可能就與生理性的腦萎縮有關!
張振馨 教授(左)
活躍腦細胞,動舌頭最簡單
80歲不痴呆、100歲輕鬆過
據《廣州日報》報道,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生活中堅持鍛鍊舌頭可以間接刺激腦部和面部的神經,從而減緩大腦萎縮,同時可防止面部神經、肌肉的老化。
科學家認為,人體出現老化現象最大的原因在於腦萎縮,最顯著的症狀是舌頭僵化和表情變得呆板。
日本科學家對800名志願者進行對比研究,讓一組志願者每天早晚刻意堅持活動舌頭,另外一組志願者則不特別活動舌頭。這樣的實驗持續了大約半年之後,科學家發現:
堅持活動舌頭的一組人,他們的大腦細胞明顯要比沒有特別活動舌頭的後者活躍,處理問題的反應力也要比後者快。
科學家說:「這一研究結果讓我們尋找到一條延緩大腦衰老的非食療方法。」
基於這項研究,日本科學家建議每天早晚可以活動舌頭,來活躍腦細胞,防止腦衰老、腦萎縮!
1
吐舌頭
舌尖向前儘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的感覺,然後收回捲起,反覆10次。
2
轉舌頭
讓舌頭在口腔內,慢慢地以最大範圍順時針轉10圈,然後再逆時針轉10圈。
3
舌頭舔牙齒
將舌尖輕輕抵住上顎10秒,然後抵住上齒外側10秒、下齒外側10秒,下齒內側10秒。
這套操做起來不拘時,早上能坐,中午能做,晚上也可以,一般建議早晚各做一次。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大腦靈活、不衰老、不萎縮,各個器官、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進行!
這是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是有實實在在的研究和數據證明的。平時做做,不用吃亂七八糟的藥,省錢不說,還安全,作用實在!
關注我,您每天即可閱讀精彩內容
溫馨提示:承接家用電器選購使用維護保養網上專業人士(限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