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還沒落實,百畝麥田竟被推平?!農民的損失誰來賠償?

2023-12-03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原標題:征地補償還沒落實,百畝麥田竟被推平?!農民的損失誰來賠償?

導讀:在我國違法征地不僅要追責,還應當對在違法征地中蒙受損失的當事人進行經濟上的賠償中。當被徵收人的土地被強徵收後,一方面可以要求獲得土地徵收的合理補償,另一方面還可以就地上青苗的損失索賠。

我國早就劃定了耕地紅線,並且出台了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不過在一些地方,為了建設需要而肆意破壞耕地、農田的事仍時有發生。有的農田裡還種著莊稼,也被一起推掉。看著長勢良好的莊稼被推掉,農田被挖的滿目瘡痍,農民朋友十分心疼。

像這樣的違法征地,還經常伴隨著征地補償款難以落實的問題,農民朋友深受其害。難道違法征地沒人管得了嗎?農民朋友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土地權益呢?

案情介紹:

征地補償尚未落實,百畝麥田被推平,農民的損失誰來賠?

這是一則媒體報道過的案例。今年4月,河南某地農村上百畝麥田突然被當地強行推毀。更讓村民們失落的是,差不多再過一個多月,這些麥子就該成熟了。突然之間,村民的地沒了,麥子也沒了,心血全白費,損失不小。村民們,又急又氣:「我們種點地容易嗎?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給推毀了。」

有知情的村民反映,當地徵收方要占用這些地修路。但事先並未與村民商議征地用地的事,一沒簽協議,二沒落實補償。

他們認為,但凡能給村民合理補償,有公開的徵收文件,大家是不反對修路的。現在沒補償的情況下,就把小麥給推了,明顯不合理。據村民說,這些地還屬於基本農田,發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這個案例中,徵收方已經涉嫌違法征地。

地方修路,本質上,既有利於地方經濟發展,也能惠及一方百姓。但如果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獲取農民手裡的土地,一刀切地搞違法徵收,最終會傷及農民的合法權益的,也違背了依法行政的初衷,還會受到法律的處罰。

未批先占、不公開徵收文件、不補償就推地都是違法的。

在現實當中,違法征地的現象不只這一起、不只這一類。可以說,農民朋友懂的越少,被坑的幾率就越高,這時候學法懂法就非常重要了。

在我國,法律對於此類違法的土地徵收有著怎樣的規範呢?

1、未批先占

即當地的徵收項目根本就沒有拿到征地批文,就啟動了征地項目,所以在征地時不主動出示批文也就情有可原了。這樣的項目是不合法的,也見不得光。

但往往徵收方會抱有僥倖心理,利用農民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不強和的弱點,鑽空子。

而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必須審批,徵收農村耕地在35公頃以內的必須獲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徵收基本農田或超過35公頃的耕地必須獲得國務院的批准。

2、未補償就征地占地

這違背了凡遇徵收必有補償的原則,也違反了土地徵收流程。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不落實的,不得強行使用被征土地。

農民交出土地給徵收方使用、建設其實是徵收的最後一步了。在此前,徵收方必須與農民簽訂補償協議、支付補償款。

3、不公開徵收文件就來征地

這其中的貓膩可就更多了,一是可能因為根本就沒有徵地批文,二是可能補償標準存在問題(不透明或故意壓低補償)。

《徵收土地公告辦法》

第三條

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徵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

公開這些文件,是為了讓公眾能夠明確清楚地知道征地範圍、補償方案和補償標準、徵收時間節點。方便被徵收人做好徵收的準備工作,可以就補償提出自己的意見,防止地方在土地徵收過程中謀取私利。

綜上所述,法律是禁止違法征地的。咱們再結合上述案例,立刻就會初步發現,其中涉嫌了不公開徵收文件就來征地、未補償就征地的違法行為,甚至或許有未批先占的嫌疑。

對於違法占地征地,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八條

對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這一條講得非常清楚明白,違法征地不僅要追責,還應當對在違法征地中蒙受損失的當事人進行經濟上的賠償。如本文案例中的農民朋友,一方面可以要求獲得土地徵收的合理補償,另一方面還可以就地上青苗的損失索賠。

如果因為征地補償款被侵占、挪用而導致農民無法獲得足額補償款的,也要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遭遇違法征地時,咱們第一時間要對征地現場、破壞土地的人員及其行為拍照、錄像收集證據;另一方面要求徵收方積極協商補償並對咱們的損失評估賠償。同時應當積極聯繫專業律師介入,做好法律維權的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1db0fea6ac4dbd6d83d01962ae6da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