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毒之後,一直在咳嗽,會不會有「白肺」?

2023-01-10     藥師華子

原標題:感染病毒之後,一直在咳嗽,會不會有「白肺」?

一位朋友發信息問華子,她要不要去拍個肺CT?因為她自從感染新冠病毒之後一直在咳嗽,看到新聞中有很多人出現了「白肺」的症狀,很擔心自己的肺也有問題。

華子告訴她,她目前的精神狀態不錯,除了咳嗽之外,沒有發燒、氣喘等症狀,大機率不會有「白肺」的問題,不要自己嚇自己。不過如果方便的話,肺CT可以去拍一個,用事實讓她把心放到肚子裡。

一、什麼是「白肺」

人體的肺部由無數肺泡組成,裡面充滿著空氣,所以在拍胸片或是肺CT的時候,以黑色為主,顯得比較「空」。

當肺部受到病毒或是細菌感染,發生炎症時,會導致肺部滲出物增加,滲出物在肺CT片子上,就會顯示出白色的痕跡。如果肺部炎症較重,會造成肺內大面積的瀰漫性滲出,大多數肺泡被滲出物淹沒,就會失去氣體交換功能。

一般來說,當肺部病變達到70%以上時,在肺CT片子上,肺就由黑色變成了白色,即「白肺」,這是一種影像學上的口語描述,表示為嚴重的肺部炎症。

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白肺」

出現「白肺」,一定會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如果用血氧儀檢查,血氧飽和度通常會低於95%。這時需要去醫院拍肺CT或是胸片,進行確診。

如果沒有血氧儀,要看是否出現缺氧症狀。比如說,有持續發熱、氣急、胸悶、反應遲鈍、嗜睡、意識模糊等症狀,嘴唇、指甲可能會出現紫紺等情況。

在缺氧時,身體會代償性的加快呼吸和心率,在充分休息的靜息狀態下,如果出現呼吸急促(每分鐘大於30次),心率加快(每分鐘大於120次),就要警惕肺部出現問題。

三、如何應對「白肺」

很多人關心的是,如何預防「白肺」?從醫學角度來看,在被病原體(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後,早期進行對應治療可以預防重症發生。比如說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儘早使用阿茲夫定、Paxlovid等特效藥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肺炎的發生。

但每個人受到病原體感染之後的機體反應不同,有些人即使用了特效藥,也仍然會發展成肺炎。所以說「白肺」無法有效預防,只能做到「預警」,即通過血氧儀、相應症狀及時發現後,儘快進行治療。

有基礎疾病的人、高齡老人、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出現「白肺」的機率大於健康人群,要特別小心,被病原體感染之後,如果出現持續咳嗽、發熱的情況,應儘快做個肺CT進行篩查。發現問題,可以採用抗病毒、呼吸支持、激素抗炎等方式進行治療。

身體健康者、年輕人在感染病毒後出現的咳嗽,很大可能不是肺炎,而是呼吸道黏膜受損導致神經末梢過度敏感的感染後咳嗽。這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通常等待3~8周,呼吸道黏膜細胞修復之後,咳嗽就會自愈了。

健康人即使患了肺炎,出現「白肺」的機率也不大,經過治療很快就會痊癒,不必過度緊張。

總結一下,「白肺」雖然很兇險,但出現的機率並不大,絕大多數人感染病毒後出現的咳嗽,是可以自然痊癒的自限性疾病,不必恐慌。老年人、有基礎疾病者需要注意提防肺部感染,如果身體出現缺氧症狀,就要儘早去醫院檢查肺CT了。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1d19c0092db575e10376da27f29e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