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俞亦秀們的犧牲,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能一展「歡顏」

2023-07-26     迷影生活

原標題:老孫、俞亦秀們的犧牲,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能一展「歡顏」

傳奇年代劇《歡顏》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終於加更了,不少網友評論這劇名起的挺歡樂,可看到最後了也沒見著幾次「歡顏」,光看大叔們前仆後繼的給男主鋪路,最後這幾個也不知道能活到幾時,這劇情跟劇名反差太大了吧。

以往的年代劇或者諜戰劇往往都會扣住悲壯、抗爭、熱血、犧牲等等類似的主題,但卻很少將結果直接用劇名點破的,《歡顏》光看劇名似乎就已經能猜測到最後的大團圓結局,但是只有看過才知道這樣的歡顏是多麼來之不易。

歡顏二字取自杜甫的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詩中杜甫是為廣大寒門學子祈求一個庇護之所,用在該劇中寓意希望能看到革命勝利,實現共產主義,讓所有百姓都能一展歡顏,而導演也將這樣美好的祈願融入時代和劇情之中。

徐天用生命守護和追尋的「歡顏」

《歡顏》開篇就交代了兩件事,金條和徐天,老孫接到的任務是徐天和金條一樣重要,那時候金條在老孫身上,如果老孫沒有犧牲那麼金條也不會交給徐天。所以一直以來徐天去上海的目標就是去找仰止結婚,皮夾裡帶著一張照片和離開南洋之前收到的最後一封信。

矛盾的起點也是這個皮夾,火車上劫匪拿走皮夾徐天一定要找回來,老孫才會以身犯險金條替他擋下子彈,但也因此露了富招了賊。在後面的劇情中,皮夾也反覆多次出現,皮夾的女孩就是一臉的歡顏,寫給徐天的信也是滿滿的希望和期待,她的世界與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格格不入。

老孫彌留之際問徐天要來仰止的照片,仔細端詳許久後露出了一絲笑意,之後便將自己的使命託付給了徐天,半塊象棋和上海福字號的房間,並且囑咐他不要著急去找仰止。老孫或許已經料到,仰止只是一個美好的希望,照片里的女孩子笑的燦爛如花,就像他們都在追求的太平盛世。

但無論是老孫還是俞亦秀仰止都只是一個祈願,真正能讀懂它的只有同樣不知人間疾苦的柳條,仰止的信不是徐天讀出來的,而是借了柳條的口宣之於眾,將其中的忐忑不安,欲語還休一一道出,仰止的照片是隨著最後一封信一起寄出的,也是收到了這封信和照片徐天才決定去上海結婚的,可是仰止卻在信中說,希望永遠都不要見面,或許這樣她就能一直在信中做他的未婚妻,這似乎也預示著所謂的娃娃親不過就是一場泡影。

柳條讀信的時候鏡頭切到俞舟在教堂里埋俞亦秀,也一併埋葬了一個純粹理想主義的靈魂。當柳條兒問徐天「你可以為她去死嗎?」徐天卻沒有回答,在柳條看來這種素未謀面的婚姻是奇怪的,她是被養在溫室里的花朵,在她看來理想是虛無縹緲的,但她願意相信愛情,所以並沒發現信和照片的筆跡問題。

打碎徐天美好幻想的人是章加義和刀美蘭,刀美蘭看了照片告訴徐天這女孩脾氣不好心機重,章加義直接告訴他照片後面和新上的字跡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可是他沒給徐天繼續追問的機會,因為章加義的歡顏已經在身邊。

或許真相併不像照片上的歡顏那般令人心馳神往,但真正歡顏其實早已印在徐天心裡,是老孫囑咐他的那句「凡事想想後果」,是俞亦秀掛在嘴邊的「讓我再享受一會兒」、是章加義讓人安心的「事情不大」,是他們一人一筆畫出來的歡顏。

當承諾兌現,掙脫束縛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歡顏

年代劇總歸是不會太歡快的,《歡顏》的基調其實也是如此,氣氛始終是緊張的,人物命運也都是沉重的,前路迷茫後有追兵,每個人似乎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但回想起來他們的臉上也都是展露過歡顏。

老孫為了保住徐天,在閩西三齋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插上弩箭,對準俞亦秀,逼他承諾幫徐天找回金條,逼著眾人答應用自己的命換徐天的命,那時候俞亦秀還是三齋頭人,老孫篤信他應承的事兒就一定能做到,而自己也只有死在他手裡才能保住徐天的命,所以當俞亦秀拿起槍的那一刻,老孫是笑著的,那是他的歡顏,有人承接了自己的使命,而他也終究可以放心的離開。

整部劇最愛笑的要數俞亦秀,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聖人,以為寨子永遠是世外桃源,殊不知外面早已腐敗不堪,他被困在俞姓之中四十多年,直到徐天的出現才讓他破繭成蝶,所以即便是胯下之辱他也能坦然處之,大笑一聲「far away」,死裡逃生依舊想要「再享受一會兒」,但他笑的最燦爛的一次,是在牛車上聽徐天講述那個美好的新世界,笑中帶淚盡顯歡顏。

賭王俞舟嘴角總是上揚的,他徘徊在賭場三年,為的就是一通永遠無人應答的電話,遇到徐天的時候他希望能博最後一次,應承他三根金條,讓他帶三句話,想給自己一個了斷。

可是俞舟等的人早就死了,徐天卻沒有辦法直接告訴他真相,但是三拍之內球出線了,下一局兩邊拉扯了十個球都難分勝負,春風撩人卻吹得滿地落花,賭王輸了念想贏了自由,那一刻俞舟終於放肆的笑了。

章加義為了討回打在刀美蘭臉上的三巴掌到了上海,又遇到了徐天,為了掩護他離開,章加義在大街上眾目睽睽之下打暈盯梢的人,將全部活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看著徐天乘坐的黃包車緩緩離開,臉上是欣慰的淡淡笑意。

前人的奮鬥和犧牲沒有白費,應當讓他們看到如今的盛世歡顏

《歡顏》的開播儀式上,導演張勝富對於如何選定這個名字也做出了解釋,他說歡顏代表了一個美好的期許,也是主創團隊心中的一份感動。

整個故事看上去像是徐天的公路歷險,他以為從南洋到上海不過就是七天的船再加上幾天的火車,不過十幾天就能見到信中的仰止,同時也能完成父親交代的任務把金條交到共產黨的手裡,用來支持革命。

但事實上這一路荊棘密布,是一個又一個懷揣理想抱負,為了偉大革命勝利不惜犧牲性命的有志之士為徐天斬妖除魔,他們用血肉鑄就了一條康莊大道,將徐天送到理想的彼岸,從某種意義上講徐天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白衣少年,他代表的正是革命希望的火種,雖然稚嫩但卻能永葆初心,懷揣使命,為了心中的歡顏不達目的不罷休。

然而故事的背景是在1930年,彼時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其實與歡顏二字並無半點關係,站在那個時間軸上的老孫、俞亦秀、章加義和徐天,都不知道他們期待的新世界還有多久才會實現,他們尋找的歡顏究竟是不是一場泡影,也不知道自己的犧牲究竟能不能換來片刻的安寧,這樣的犧牲到底有沒有意義,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依舊前仆後繼死而後已,歡顏在他們心中是不滅的希望。

百年之後的我們,生在盛世繁華之中,每個人的臉上都盡展歡顏,祖國強大繁榮昌盛,沒有人再能對我們虎視眈眈,沒有戰火再敢輕而易舉的踏上華夏大地,我們屹立東方被世界矚目,萬眾一心共同守護心中的歡顏。

隔著時空之門,用一部文藝作品與前人對話,他們見不到的歡顏我們替他們看到了,他們期待的歡顏最終都會實現。導演希望看劇的每一個人都有歡顏,這也是前輩們奮鬥的目標,只有這樣像老孫、俞亦秀等人的犧牲和努力才有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1a0e467747cf4d76bfa51db81ff81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