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庚不行,幸賴有瀧田洋二郎

2023-11-07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韓庚不行,幸賴有瀧田洋二郎

本文作者:李嘯天

《收斂師》是一部佳作,滌盪心靈,讓更多中國觀眾認識了瀧田洋二郎。

當68歲的瀧田洋二郎將他的首部中文電影《我爸沒說的那件事》貢獻出來的時候,喜歡他的觀眾還是要去看看的。

《我爸沒說的那件事》果然洋溢著濃郁的瀧田洋二郎味道,沒有辜負粉絲對他的期待。

不過,缺點同樣明顯。張國立作為一名出生於城裡的人,怎麼演都演不出中國傳統農民所擁有的草根性,也缺少足夠的煙火氣。韓庚飾演農二代,更是全程尬演,違和感極其明顯,怎麼演都不對。

大概在日本人的眼裡,農民大概就長這樣。這就是文化的不同。在日本,農業與輕工業之間的劃分已沒那麼明顯,農民與服務業從業人員之間的差別也微乎其微,所以張國立飾演的小作坊主,半工半農的小手工業製作者,放到日本文化里,是合適的。但是放到中國,就很違和。更不說細皮嫩肉的韓庚了,別說農二代,連小鎮青年都不像。再說了,已經中年了的韓庚,偏偏去飾演了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強行裝嫩的結果,就是尬的能讓人將電影院的地板摳出大洞來。

對於小鎮青年,劉亞仁在《燃燒》里同樣細皮嫩肉,卻不存在違和感。章宇在《無名之輩》里飾演的小鎮青年也有模有樣,在《我不是藥神》里飾演的農村青年更是農村青年附體。劉亞仁、章宇這種就是純粹靠演技,演啥想啥,而韓庚呢,本來演技就不行,然後又戲份不合身,最終的結果就尬的要命,看他演得很難受。

一部電影兩位主演演技都不在線上,那這片基本上就不值得看了。所以,《我爸沒說的那件事》不是一部佳作,很有一些尷尬。

日本導演執導華語電影,還是差了一些,前有岩井俊二執導的《你好,之華》,就讓人大跌眼鏡了一次。說是《情書》的姊妹篇,但整個故事透著一股子陳腐氣,怎麼看都彆扭。

從《你好,之華》到《我爸沒說的那件事》,文化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日本導演執導華語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透過演技去觸摸《我爸沒說的那件事》,還是能夠感受到瀧田洋二郎濃郁的人文情懷。這片,面子不行,但里子還是很行的。

既然是一位日本導演執導的片子,看看他要講述的故事核心,就來看看另外一個經典的日本故事吧。故事出自另外一個日本大導演北野武,是他與他媽媽佐紀之間的真實事件。

前些年,北野武的母親去世,他回故鄉去奔喪。他一直不喜歡母親佐紀,因為他們母子關係非常糟糕,佐紀不僅不關心他在外面工作的怎麼樣,反而一直不斷向他要錢,只要他一個月沒有寄錢回家,佐紀就打電話給他破口大罵。而且北野武越出名,佐紀索取的錢越多,讓北野武煩不勝煩。

北野武回到家之後,看著死去的佐紀,還是忍不住大哭一場,想到他一直在外,沒有好好供養佐紀,雖然是死要錢的媽媽,他還是覺得虧待了她。

等辦完喪事,北野武正要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大哥把一個小包袱給了他。大哥說:「這是媽媽叫我一定要交給你的。」

北野武小心翼翼地打開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摺與一封信。存款是用他的名義開戶,存款金額高達數千萬日幣。

信中,母親佐紀寫道:

「武兒,在這幾個兒女當中,我最擔憂的就是你,你從小就不喜歡念書,又亂花錢,對朋友太慷慨,當你說要去東京打拚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因此我每月從不間斷地要你寄錢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替你儲蓄;

你給我的錢,我一毛都沒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養得好好 的,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現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存摺里的錢,是北野武媽媽向北野武索要的錢財,而且每一分都沒有被花掉,而是被存了起來。表面上看到刻薄的佐紀不斷地向北野武要錢,但實際上她是在為兒子存錢。佐紀生前的那些毒舌,其實也是對兒子事業的一種擔憂,她怕兒子會過氣,她怕自己的家會一下子回歸貧困,她甚至還總認為「那小子蠢,賺的錢都會花個精光」。

北野武得知了佐紀的良苦用心,哭的一塌糊塗。

《我爸沒說的那件事》,可以看作是一個微型的北野武與他媽媽之間的故事。可以將北野武的媽媽佐紀換成張國立飾演的爸爸柳庭深,韓庚飾演的柳見三則是北野武這個兒子。

柳庭深是冰晶糕第七代傳人,他做的冰晶糕味道好極了,而且除了他就沒有人能夠做出那麼好吃。柳見三是第八代傳人,可是柳庭深只傳授給了他製作的方式,到了烘焙的階段,卻將兒子趕出廚房,嚴禁他觀看。

沒有人能夠製作出柳庭深那麼好吃的冰晶糕,所有人都以為柳庭深手上擁有一個秘方。柳見三也以為柳庭深有,可是父親卻遲遲不教給他。

柳見三想當冰晶糕的正宗傳人,可是柳庭深就是不教給他核心機密,以至於連柳見三都做不出他爸爸那麼好吃的糕點。

慢慢的,柳見三煩了膩了,不想學了。於是他外出打工,遠離了家鄉,遠離了爸爸。就像北野武一樣,遠離了家鄉,遠離了媽媽。

就像不善言辭的佐紀不斷向北野武要錢,卻又沒有告訴他原因一樣。柳庭深堅決拒絕柳見三走進廚房觀看烘焙的過程,是因為柳庭深害怕自己見不到孫子,害怕家族的傳承會斷。

原來,柳氏家族一向見不到孫子輩,老一代人總是去世的過早。核心原因在於製作冰晶糕的過程,手工藝人要不斷地去聞煙,聞鍋底散出的煙的味道,以此來控制冰晶糕的火候。而然後不充分的煙氣里含有大量有害物資,聞煙的結果是手工藝人的身體受到極大的損害,壽命不長,見不到第三代的出生就早早死去。

柳庭深不想讓柳見三重蹈覆轍,覺得自己可以早死,但兒子柳見三卻不能。為了保護兒子,所以他堅決拒絕兒子觀看烘焙過程,不讓兒子看到聞煙的事。甚至,柳庭深還不斷更換木材,以找到對身體沒有危害,又能做出一品冰晶糕的木材,可是沒有能夠。

為了讓柳見三不重複老一輩的命運,所以柳庭深給兒子起的名字叫「見三」,就是能夠見到第三代的意思。

「我爸沒說的那件事」,就是製作冰晶糕需要不斷聞煙這件事。它裡面蘊涵的是家族傳承的故事,是傳承冰晶糕,還是傳宗接代,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也是東方文化里的核心命題之一。家族產業與家庭命運,究竟該怎麼選?柳庭深選擇的是後者,冰晶糕可以失傳,但是柳氏家庭卻不能失傳。柳庭深可以早死,柳見三就不能。

至於「我爸沒說的那件事」,「我爸」為什麼沒有說?實際上是有些奇怪的。但是也不奇怪。因為之子莫如父。北野武的媽媽根據兒子的秉性,總覺得他一向胡來,不會存錢,所以必須要自己親自為他存。柳庭深也是如此,他知道一旦讓柳見三知道聞煙的秘密,兒子就一定也會去聞的。事實也是如此。

所以《我爸沒說的那件事》,講的是一個極其東方的故事,涉及到了東方文化的核心,瀧田洋二郎沒有選錯題,也拍到了文化的軸心,只是演員表現太差,害了整個影片。

回到《收斂師》上,它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影片講了一個經典的禪宗一樣的故事。男主角在經歷重大挫折之後,然後拒絕躺平,而是接受事實,順應天命,從事起收斂師的工作。原本他該破缸子破摔,可是他沒有,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然後將收斂師的工作做到了極致,重新得到了尊敬。工作可以換,但心境不能,所以這是一個心境磨礪的故事,非常富有禪學的意味,很東方,很深邃。

影片看著恬淡,看著平靜,但里子上折射出來的文化卻一點都不淡,而是涉及終極思考,引人深思。所以,只要故事好看,影片就一定能夠成為經典。

但是《收斂師》表面的故事就很好看,《我爸沒說的那件事》卻沒能做到,影片不好看。影片不好看,也就沒人願意去深究深層究竟講了個什麼。這就是很多電影的悲哀,但是沒有辦法,在市場面前,只能選擇接受。

只能說,是韓庚害了《我爸沒說的那件事》。而幸賴有瀧田洋二郎,起碼值得我來分析這麼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0780cb2c48e1433f9b9b32d8d246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