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與原國民黨軍政人員合影。 圖自「統戰新語」
沈醉曾任國民黨軍統局總務處負責人。新中國成立後,作為戰犯關押改造,1960年獲特赦釋放。1961年初,周恩來、陳毅等在中南海接見了特赦戰犯,沈醉也在其中。
周恩來對沈醉說:你在軍統那麼多年,跟在戴笠身邊那麼久,你把軍統的種種內幕如實寫出來。不論是你自己干過的,或是看到和聽到的那些阻礙革命、屠殺革命人士等等見不得人的東西,都揭露出來,讓後人知道革命的艱難和反革命的殘暴,使大家懂得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艱苦奮鬥幾十年,犧牲多少人才換來今天的紅色江山。你如實地把這些寫出來。這就對後人起了反面教員的作用,就是做了對人民有益的工作。寫這些東西一定要真實,不要有顧慮,過去沒有交代的,現在寫出來,也等於補充交待,政府不會追究;同時也不要害怕,不要避諱,知道什麼就寫什麼。
陳毅也在一旁說:寫歷史資料,要求真實,不求全面,知道一點寫一點。不能像寫小說一樣,可以由自己創作出來,更不能把道聽途說的東西也寫上去,一定要寫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真實材料。
沈醉把周恩來和陳毅的話記在心裡,很快就付諸了行動。不久,他就寫好了《我所知道的戴笠》,並作為內部資料出版。1962年,周恩來再次見到沈醉,對他說:你寫的那本書,害得我看了整整一個晚上沒睡覺。主要是你講了真話,吸引了我。周恩來還告訴沈醉,他以前對戴笠的情況也了解一些,但還是有好多事情連接不上。看了沈醉寫的東西後,他才恍然大悟。
周恩來的鼓勵和肯定更加堅定了沈醉的信心,他夜以繼日地工作,把真實撰寫歷史資料、「存史育人」作為後半生的奮鬥目標。
沈醉(1914—1996),湖南湘潭人。1933年起先後任國民黨軍統局上海特務處組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保密局雲南站少將站長等職。1949年12月,隨盧漢參加雲南起義,發表了擁護起義的通電和《告雲南軍統特務放下武器號召書》,為雲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1950年後作為戰犯關押改造,1960年冬獲特赦釋放。1984年6月,經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審定,被認定屬原國民黨起義人員,撤銷1960年特赦通知書。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1961年被安排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後,先後撰寫出版了《我所知道的戴笠》《軍統內幕》《我這三十年》《魔窟生涯》等長篇回憶錄,用自己的經歷警誡世人,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981年起,歷任第五屆、六屆、七屆、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原題為《【讀史憶人•典故】一夜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