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常自省、懂自律、會自愈

2023-10-23     富書

原標題:真正厲害的人:常自省、懂自律、會自愈

作者:春光(富書作者)

松下幸之助說過:「人的一生,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言一行皆是考驗。

沒有始終一帆風順的旅程,只有不斷重塑的自我。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常自省、懂自律、會自愈。

常自省

王陽明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

生活中,人難免會犯錯、遭受挫折。倘若沉迷其中,一味推卸責任,就難以看清自己的問題。反之,如果能不斷反思,我們就能很快獲得進步。

幼年的喬布斯常常與鄰居小朋友一起放風箏。可每一次,他的風箏都比同伴飛得低。

面對小夥伴的打趣和嘲諷,喬布斯的心裡充滿了不甘和失落。

他開始不斷嘗試,想要飛得更高,想要超越別人,可結果是殘酷的,他的風箏仍然比別人低。

直到有一天,喬布斯的情緒終於崩潰,他憤怒地將風箏扔向牆角。

看到這一幕,養父並沒有嚴厲責備,而是默默拾起風箏,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你都應該先問問自己:

首先,為什麼別人比我更成功?你要學會保持心態平衡,敢於承認和接受別人的優點。

其次,為什麼自己會輸給別人?要冷靜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真正地反敗為勝。」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喬布斯,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他意識到自己一直害怕失敗,害怕被別人超越,所以才會如此急躁和焦慮。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從別人的成功中學習經驗,承認並接受自己的不足。

從那以後,他開始主動向別人請教放風箏的技巧,虛心學習如何調整風箏的線、如何掌握風向、如何放高風箏。

經過努力,喬布斯的風箏終於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這段經歷對喬布斯日後的創業之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他總能保持冷靜並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也對他後來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起了一個不錯的開頭。

人就是應該多反思,多審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思考中覺醒,在覺醒中積累經驗,有所收穫。

古語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強調:吾日三省吾身。

首先要認清自己,才能認清外在的客觀世界。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時刻審視自己,不斷提升自身實力,為今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推諉紛爭;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躊躇不前。

如此,我們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懂自律

不知道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想著開始健身,結果剛要實施就忍不住往沙發上一躺;

明明想著早睡早起,結果追劇到深夜,第二天又起不來;

明明想著健康飲食,結果減脂餐剛吃完,又開始大吃大喝……

就這樣,日子在一天天荒廢,自己也會變得很沮喪。

美國心理學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和團隊在研究「成功者為什麼會成功」的課題時,驚訝地發現:無論在何種情境下,最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並非社交技巧、外貌、健康狀況或智商,而是毅力。

毅力是個體對目標堅持不懈的精神,這種堅持可能長達數年,甚至幾十年,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自律」。

顧磊今年28歲,是一名職業健美運動員,曾獲得費恩萊斯國際大獎賽80公斤級冠軍、北京寰際經典賽男子古典健體冠軍。

這些成績背後,是他常年如一日的自律得來的。

曾經的他是一個身高170、體重不到55公斤的瘦弱少年。因為長期通宵打遊戲和不好好吃飯,他經常生病、寢食難安。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他選擇了運動。

在學校的幾年時間裡,顧磊每天都要騎30分鐘的自行車,然後到隔壁院校的健身房裡訓練。

有一次,由於鍛鍊強度過大,身體難以適應,他才練了幾下,就頭昏眼花,肌肉酸痛不已。但考慮到能恢復健康,又咬緊牙關慢慢堅持下來。

畢業後的顧磊,也沒有放棄鍛鍊,仍然每天堅持去健身房練一個半小時左右。

準備健美比賽期間,他還會切換到「瘋狂」模式,每天在健身房鍛鍊6個小時:上午做兩個小時的力量訓練;中午做一個小時的有氧訓練;下午繼續力量訓練;晚上再做一個小時的有氧訓練。

如果遇到惡劣天氣不方便出門,他就在家爬樓梯,甚至把自家客廳都改造成了健身房,帶上家人一起鍛鍊。

如今的顧磊驕傲地表示,是自律讓他體質變好、肌肉增多,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可以大膽追求夢想。

有句話說得好:「所有的自律,都是權衡得失後的自我調節。

真正的自律,絕不是靠意志的死撐、疲乏的堅持,而是因為激發了內心深處的動力,從而開啟堅定的熱愛之旅。

自律更多的時候是對個人有利的,我們能夠藉助自律來實現個人成長。保持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你的身體感受也會變好。

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夠掌控自我,不斷前進,成就大事。

會自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起起伏伏是常態,這就是生活。

很多人還在跌倒痛哭的時候,而那些爬起來自愈的人,往往最為厲害。

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在40歲時,終於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書。

他興沖沖地把它拿給好友閱讀,好友用了4天時間認真閱讀完,正思考如何讓這本書儘快面世時。不幸發生了,女傭誤將書稿當作廢紙扔進火爐。

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換作一般人可能會暴跳如雷,或是從此一蹶不振。

而卡萊爾卻很快整理好了心情,決定重寫這本書。

重寫對於作家來說何等艱難,不僅需要強大的記憶,更要忍受精神的煎熬,但卡萊爾最終在數月後成功完成。

面對好友的訝異和欽佩,卡萊爾表示,既然無法阻止已經發生的事,那就改變它對生活產生的影響。

是啊,事情已然發生,無論怎樣懊悔,也不會帶來任何改變。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遭受來自生活的打擊,是選擇背負傷痕裹足不前,還是勇敢「斷舍離」,讓傷痕開出美麗的花,全在我們自己的選擇。

有這樣一則寓言:在沙漠中,驢子遇見了一頭駱駝,它好奇地問:「你是怎麼成功穿越這片沙漠的呢?」

駱駝沉思片刻後回答:「一直走。」話音剛落,它揚起帶著血痕的腳掌,堅定地向沙漠深處邁進。

你可以回頭看,但一定要向前走。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生活不是終日沉浸在悲傷中得來的,而是抬頭挺胸迎著朝陽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當你正遭受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如意,心態崩潰舉步維艱的時候,不妨將自己調成靜音模式,睡一個好覺,聽一首音樂,翻一本書……

默默療傷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後自我肯定,自我接納,最終觸底反彈。

奮鬥的路上需要放下,跌倒爬起,走出困境便是晴天。

尼采有一句很勵志的話:「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人生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戲,有春風得意也有黯淡無光,有歲月靜好也有驚濤駭浪。

或許你會覺得前路漫漫,壓力重重,但越是如此,越是要修煉自己。

只有自己不斷強大,才能跨過山海,抵達成功的彼岸。

願你常自省、懂自律、會自愈,厚積薄發,完成蛻變。

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尋得一隅寂靜之地,擁有歡顏和甘甜。

作者簡介:春光,富書作者,熱愛寫作,專注成長,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e03985f7672813b95b99dfde3e353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