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煙草人,原來是違規騷操作!

2023-07-17     功夫財經

原標題:三代煙草人,原來是違規騷操作!

作者:鳳來儀

為什麼張雪峰會大火?焦慮感啊,考不上大學的不談了,考上了的一樣焦慮。‍‍‍‍‍‍‍

焦慮感的來源,就在於工作崗位有限,機會也有限。

別說那些天坑專業,就算張老師認可的不錯的專業,比如計算機,今年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01

在這種社會普遍焦慮的氛圍下,一些壟斷性國企和事業單位自然會成眾矢之的。比如下邊這樣的報道,我只能說寫稿和發稿的人和平台,是一點也不接地氣。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回應社會的這種情緒,山東煙草部門今年招聘的時候,就明文規定應聘人員不得應聘錄用後即構成幹部任職迴避情形的崗位,也不得應聘與本人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以及近姻親關係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單位系統的崗位。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新規定,山東煙草這次只是將老規定再拿出來說一次。‍

2019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印發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迴避規定》,建立了統一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迴避制度。

今年在招聘中重申三代迴避規定的,還有江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煙草專賣局、山西省煙草專賣局、青海省煙草專賣局、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西藏自治區煙草專賣局、雲南省煙草專賣局等均提出該要求。

甘肅省煙草專賣局的公告則說明的更加詳細:

應聘者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幹部任職迴避情形的崗位,也不得報考與本人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以及近姻親關係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用人單位的崗位,否則視為無效報名。
煙草行業各級單位在職職工親屬參加本次公開招聘的,還應遵守以下規定:職工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應聘同一機關崗位;煙草行業各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應聘同一機關崗位,不得應聘下一級單位的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財務崗位,也不得應聘上一級單位的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財務崗位。錄用人員隱瞞關係的,一經發現取消錄用資格。

這是不是個不錯的進步呢?當然是。在招聘中避嫌是某種政治文明的標誌,體現了人類對公平公正的嚮往和渴求。這些單位回應社會的關切,也是對社會大眾的一種尊重。‍‍‍‍‍‍‍‍‍‍‍‍‍‍‍‍‍‍‍‍‍‍‍‍‍‍

然而,效果好像並不如設想那樣獲得一片掌聲,在這種新聞的下面,各種冷嘲熱諷。‍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塔西陀陷阱」的一種表現形式了。

塔西佗陷阱,得名於古羅馬時代的歷史學家塔西佗,最初來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歷史》,後被引申為一種社會現象,指當某部門或單位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因此,上邊這些評論也確實代表了部分民意,因為有不少正在發生的事情,不斷佐證他們的懷疑。

02

筆者就聽過一個有趣的故事,這裡分享給大家。

有個行業(哪個行業就不說了)的省級公司,每年都會統計行業內子女應屆生的情況,原因不問可知。然而,由於工作疏忽,漏填了一個孩子,結果那個孩子在招聘中落榜,到現在家長還在找負責登記的單位人事大鬧,畢竟錯過了應屆生招聘,再想進去就不可能了。

統計職工孩子情況和招聘之間有什麼關聯,我相信每個人都見仁見智,有自己的判斷。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呢?則是就業大環境的變化,一份穩定工作的價值越來越高。

這幾年,因為疫情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原本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特別是高薪崗位的企業變少了,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一些降薪裁員。

而裁員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勞動力供給的增加。壓力繼而傳導到大學應屆生,再傳導到志願報考端,張雪峰老師今年成為話題人物,也跟這樣的大背景不無關係。

我回想了一下20年前的就業狀態,雖然那會煙草電力也是不錯的單位,但遠沒有現在這麼熱門。那會兒社會就業的主流不僅不是進體制、進事業單位、進機關,反而是下海經商。

甚至有一段時間,機關幹部下海成為一種潮流。

特別是2000年後,下海的去向基本都是私營企業和一些私人資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尤其在方興未艾的高科技產業、非公有制企業;下海方式不再是過去的停薪留職,而是辭職或提前退休。

有專家分析了20年前那一波下海潮,給出了四條理由。

首先,20世紀末中國政府機構改革全面開始,公務員隊伍開始重組。1999年,中央全國地方機構改革會議決定,市縣鄉政府部門要精簡的人數不下280萬。
其次,2000年開始實施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及類似法規制度,為幹部下海創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第三,是各級政府對發展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對於招商引資的近乎著迷——不少地方政府強制幹部「下海」的目的就是引進外資發展地方經濟。
第四,國內崛起了一大批新興大中型民營企業及其對於「社會資本」豐富的政府幹部的特別青睞,為下海者提供了可成就一番事業的平台和收入甚為豐厚的中高層職位。

當年機關幹部忙下海,現在為了一個編制掀動輿論,這樣的變化固然跟經濟發展所處階段不同有關係,但變化背後不少因素還是引人深思。

真正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只有一個,既不是去堵住所有關係照顧的口子,事實上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更不是讓全社會的關注焦點和精力都集中在這種事上面,而是大力發展經濟。

因為只有經濟發展,才能解決就業問題,才能讓想努力奮鬥創造好生活的人有事可做。

1992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大選時說過一句話:傻瓜,經濟才是最重要的,誠哉斯言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d295c6535bd9c70a7801c59ec3c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