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每到夏天,快看漫畫都會適時的出來刷一下存在感,向外界展示這家國內最大的漫畫平台依然還活得不錯。
去年6月快看漫畫宣布了自己的第七輪融資,8月更是更名「快看」,發布了100多部漫劇,展現從漫畫平台向多元化內容社區轉型的決心。
而一年之後,最近快看在廣州舉辦了一場名為「KK WORLD」的線下二次元展會,除了繼續發布內容片單之後,更是宣布正式進軍包括日韓在內的海外市場,最主要的舉措便是推出海外版快看APP。
去年花費10億投入漫劇時,快看創始人陳安妮就信心滿滿地表示「視頻漫劇將是快看未來重點發力的業務,也是快看推動漫畫行業進入視頻時代的重要一步。」而今年快看決定出海,陳安妮也再次放出豪言「下一站,快看將向全球最大漫畫平台邁進。」
快看漫畫CEO 陳安妮
之前大舉投入漫劇被視為快看開始「B站化」的信號,同為二次元社區的基礎使得其似乎也天然成為下一個B站的潛力。但一年過去,快看的轉型似乎並未做出太大成效,尤其是在視頻內容上,號稱投入不菲的漫劇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沒能出圈激起水花,大概也是因為如此,快看又開始將目光瞄準了出海。
漫畫平台進入國際市場的確並不困難,尤其是在日韓已經完全打開了局面的情況下,但對於快看來說,走出去不是最難的部分,難的還是如何留在那些市場並生根發芽。優質的漫畫內容最終還是離不開好的創作者,而快看與其將資源與精力投入到模仿B站的「破圈」之旅,不如認真扶植創作者專心自己的出海大業。
商業化手法越來越多,原創作品卻更少了
七年前,漫畫作者陳安妮(偉大的安妮)在微博上發表條漫《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宣布快看漫畫正式成立。2021年,快看漫畫宣布完成F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2.4億美元,並去掉漫畫改名」快看「。
當時這家在線漫畫平台表示,它已經累積了3.4億總用戶,月活躍用戶接近5000萬。
但根據易觀千帆今年2月漫畫類App的月活排名,快看的月活還在3500萬左右徘徊,甚至不及其在2019年的表現。在最近的一次官方活動上,快看也沒有像過去一樣慣例公布自己的用戶量以及月活表現。
持續的融資擴張也讓商業化變現成為了快看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用戶對平台的不滿也因為花樣百出的商業化手法快速積累。大量增加的彈窗廣告、不斷提高的章節解鎖費用、會員權益不足等吐槽幾乎充斥著各大社交媒體,即便是付費會員額外解鎖章節也還需要KK幣,想必看到這一條愛優騰用戶估計也會心有戚戚。
圖源:百度貼吧
這種強度頗高的商業化變現似乎讓快看的營收有了明顯增長,去年發布融資消息時快看曾表示漫畫板塊已經開始盈利。但顯然快看依靠的不僅僅是在開源,在節流上似乎也下了一番功夫,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其原創漫畫作品的無以為繼。
在用戶增長的高峰期里,快看漫畫的確誕生了能吸引用戶的爆款原創作品,比如破圈程度能與有妖氣旗下《十萬個冷笑話》對標的《快把我哥帶走》。
作為平台原創漫畫IP的《快把我哥帶走》也是快看最樂意分享的案例之一。這部漫畫獲得中國動漫金龍獎獎項,並被印成圖書出版等事項都列在了官網的發展歷程頁面當中。2016年4月,《快把我哥帶走》還被萬達影業看重,改編成電影,成為極少數快看打入大眾視野的原創內容。
事實上,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以及多輪融資之後,快看作為漫畫平台最能拿得出手的原創作品似乎依然只有《快把我哥帶走》,不論在各種發布會上如何表態要扶持原創作者和原創內容,但從最終的結果上來看收效甚微。
快看漫畫截圖
如今在快看平台內,不論是選擇男性向還是女性向的推薦漫畫內容,人氣霸榜的前三部作品清一色都是網文改編作品,以及韓國網文漫改作品中文版,而像《閻王不高興》《非人哉》《谷圍南亭》《一代靈後》等原本人氣不俗的原創作品,都已經是2019年之前就已經在平台開始連載,但如今要麼人氣持續下滑停更已久,要麼早已完結。
之前快看宣稱的「平台上簽約作者月收入破5萬,頭部漫畫家年收入500萬」,更是被《快把我哥帶走》的作者之一溪流在個人微博上公開打臉,表示自己大概是「襠部作者」。
或許這也是引發快看突然要從漫畫平台向視頻化內容社區轉型的一大誘因,因為作為漫畫平台本身,其長久沒有原創IP的作為已經被外界看在眼裡,為了獲得融資則需要向資本講一個新故事,這才有所謂的「漫劇」出場。
儘管快看對漫劇的定義是:漫劇約等於漫畫+視頻+廣播劇,但從如今的成品來說,其整體效果和四五年前騰訊動漫、快看漫畫就已經熱炒過的動態漫別無二致,只不過當年的短視頻豎屏內容還並未像現在成為主流,整體來看,漫劇在形式上也很難說做到了任何創新。
更尷尬的是,在漫劇的IP來源上,快看本身也做不到自產自銷閉環管理,去年快看宣布的150部漫劇中,只有59部是漫畫平台原創,80部是網文改編,原創漫畫只占「漫劇」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額。
網文改編漫劇《偷偷藏不住》
在剛發布的暑期片單中,類似情況依然沒有得到改善,發布的52部漫劇里,依然是小說改編作品為主,和去年唯一的區別在於,多數小說改編漫劇的IP從晉江與閱文換到了紅薯中文網,如《朱雀探案》《運河檔案》《十三號畫廊》等,似乎就連網文IP的水準也實現了消費降級。
如今快看的APP內,除了漫畫,還覆蓋了漫劇、小說、影視剪輯、同人衍生、以及配音廣播劇等繁雜的內容,看似形成了一個類似B站的內容生態社區,卻又完全丟失了平台的本色。
原本從漫畫可以向著動漫進階的快看,在選擇了漫劇這種短平快的改編手法之後,反而失去了進一步向上提升的可能,最終也導致像《非人哉》《大理寺日誌》《閻王不高興》《絕頂》這些內容在選擇動畫改編時都流向了B站和騰訊動漫。快看最終只能依靠大量腐女向耽美作品留住女性用戶,卻徹底失去了成為大眾化平台的機會。
在漫劇和社區化仍然難堪大任的情況下,出海似乎就成為了快看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回到原點」才是快看出海的正解
快看的出海之心其實不是今天才有,2021年初,快看正式對外發布「哥倫布計劃」,正式進軍全球市場。
並且在去年宣布融資的場合,快看也公布部分出海成績:《超能立方》登上日本piccoma平台新作榜第一;《啞奴》登上日本日本comico日榜第一;《閃婚總裁契約妻》登上韓國naver周榜第一、韓國kakao周榜第一、韓國Qtoon總榜第四、英語圈copin總榜第三;《一代靈後》登上英語圈tapas平台付費版第一;《谷圍南亭》登上越南pops總榜第二。
當然從中也能看出,當時快看由於沒有發布海外APP,更多還是將平台內容對外輸出,藉助海外平台的分發能力進行出海試水。很難說這些努力都是白費,但從內容層面也能看到,快看選擇的率先出海並取得成效的內容,基本已經是平台內連載多年的極少數成熟作品,缺乏高原創度和成熟度新作的問題依然無解。
2022快看國漫發布會
隨著快看決定要通過平台整體進入海外市場的情況下,這種劣勢只會被進一步放大。
不少討論快看出海的評論,都將其與韓國知名的漫畫平台Piccoma擺在了一起,認為後者出海日本的成功是快看可以借鑑的最好路徑。這種思路雖然沒錯,但卻有意無意忽視了Piccoma本身的優勢所在。
先不說條漫這一形式本身就是韓國漫畫為了實現對日漫彎道超車發展出來的漫畫形態,Piccoma早在2016年就開始布局日本市場顯然就已經遠比其他競爭對手早了不少,而其母公司KaoKao更是早在2003年已經涉足數字漫畫業務,積累大量的原創內容。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Piccoma自成立以來儘管韓漫的數量只在平台上占到 1.3%,但是卻占到了營收交易總額的 40%,自有頭部 IP 成為吸引用戶消費的最重要活水。而在站穩腳跟之後,其才開始與日本本土漫畫出版社進行洽談,並且逐漸發展為現在這種覆蓋各類漫畫內容與來源的平台分髮型漫畫平台。
這其中的核心依然在於Piccoma在出海早期能夠依靠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韓國條漫內容成功吸引到日本漫畫愛好者,內容的數量與質量都是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也離不開KaoKao作為其母公司不惜資源的撒錢買流量進行渠道推廣。
2021年Piccoma消費者支出已突破10億美元
另一家在日本市場風生水起的Line漫畫,同樣也是將原創力量發揮到極致,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今年1月,包括《女神降臨》《再婚皇后》等作品的海外交易額已經超過了韓國國內的交易額,其中包括不少韓國本土漫畫家的作品,比如《入學傭兵》。
《與神同行》《他人即地獄》《金秘書為何那樣》《梨泰院CLASS》等出自Line漫畫的作品,更是在影視改編方面接連獲得成功,韓漫也早已成為Netflix甚至愛奇藝在韓劇內容方面的重要IP來源,甚至連國內即將上映的「暑期檔救市之作」《獨行月球》也改變自韓國漫畫家趙石創作的同名漫畫。
從Piccoma和Line漫畫的成功不難看出,快看出海要面臨的核心問題依然還是平台原創內容在數量與質量的雙重缺乏。
面對國內市場,快看尚能靠海量改編網文和引進韓漫來快速填充內容庫維持用戶數量,然而一旦進入海外市場,一來晉江、閱文網文便會瞬間失去廣泛的用戶基礎,二來耽美漫畫在日韓本身早已是競爭過於飽和的細分市場,當需要拿出更加多元和大眾化的原創作品時,快看或許才會發現自己過去多年的積累實在太過有限。
這還僅僅只是面對文化層面尚有部分共通性的日韓市場會遭遇的問題,若是去到連美漫都要被《鬼滅之刃》《咒術回戰》《電鋸人》《Spy x Family》等新一代現象級日漫統治的歐美市場,快看上那些不論畫風還是故事都鮮有新意的作品顯然市場攻擊力極其有限。
日漫《鬼滅之刃》
畢竟這是連集英社都已經意識到了出海重要性的時代,不久前其宣布海外應用MANGA+從明年開始將會在漫畫更新時同步上線英文版,進一步鞏固日漫在歐美市場的地位。
從日漫的漫長發展史,以及韓漫過去二十年的快速崛起不難看出,保持代際更迭的好內容始終處在核心地位,不論是雜誌紙媒還是網絡手機,單純依靠傳播介質的變化以及商業模式的華麗疊代並無法形成某種潮流,只有內容本身才能掀起風暴。
對於快看來說,想打造「文化晶片」出海沒問題,但要知道沒有原創能力是掌握不了核心優勢的。
因此,對現在的快看來說,當務之急應該是回到原點,去做好一個漫畫平台去應該做的事——用真金白銀支持原創作者創造優質作品。陳安妮或許只想過1%的生活,但留給快看成為全球最大漫畫平台的機會大概也只剩下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