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複習:歷史備考「四步法」

2020-02-07     勁草雲


  歷史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歷史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歷史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高三如何高效複習:

  1、樹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首先樹立通史為本的意識,以時間為歷史基本框架,以國別、政治經濟文化、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為輔助,構建清晰和等級化了的知識體系。如魏晉南北朝,高考考試範圍所聯繫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經濟開始發展、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這四大角度,再輔佐以政治經濟文化的識別,無論所給材料如何變換,學生都基本能夠完成所需知識的清晰定位。具體的實現形式上,學生可以以時間為主線,將時段內所有知識點排布一遍,也可以送到老師處加以指導完善,儘量背誦識記,基礎知識問題就不大了。

  2、重點知識突破

  高考雖然沒有必然規律,但總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如當年的周年大事、重要領導人的講話涉及、前些年高考沒有考的重要考點都應該是我們準備的重點。如2017年高考十月革命恰逢100周年,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成為了新聞熱點詞彙。所以十月革命以及其相關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蘇聯經濟建設道路等相關知識必然是考試熱點,當然需要特別準備。此類重點準備五六個可以幫助你自己對知識進行有效整理。

  高三歷史備考複習方法:

  1.高考發展的新趨向。高考的考查由知識覆蓋到能力覆蓋,發展到目前的知識覆蓋與能力覆蓋並舉的高度。考查要求越來越高,中學歷史教學改革面臨嚴重的挑戰。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實現由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實現教學與高考選拔接軌,全面培養優秀人才,已成為時代的需要。

  2.教育規律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大致有四種,一是完全由教師支配的注入式教學,學生成了消極接受知識的容器;二是完全由學生支配的自由主義「牧羊式」學習,排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三是純粹的「知識型」教學,過於簡單化;四是純粹的「能力型」教學,脫離基礎,是一種拔苗式教學。這都違背了教學規律。因此,只有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實踐的教訓。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投入的多,學生付出的也多,但收效並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傳統的三輪複習中,單元複習只是純粹的記憶,專題複習事實上淪為知識的簡單歸類串連,而所謂的綜合複習又著重於查漏補缺。如此,從能力角度而言並無「質」的飛躍,只是量的疊加而已。這種教學方法,在現在高考形勢下,只會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勞而無功。

  4.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不教,實現學生能自己教育自己。現代化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創造性人才、開拓性人才、現代化人才,其核心即是培養其思維方式的現代化。要實現上述目的,必須改革教學方法,舍此別無他途。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b7PHHABgx9BqZZIsr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