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通吃?五大美女他娶了倆…如今要親手把兒子送進監獄?

2023-11-03   橘子娛樂

原標題:黑白通吃?五大美女他娶了倆…如今要親手把兒子送進監獄?

劉家昌是誰?

估計是大多網友看到這一堆熱搜詞條時的第一反應

年輕觀眾沒聽說過倒也正常,他是老牌音樂人,算得上是華語樂壇泰斗級別的人物。

往前倒推,按時代劃分三大「音樂教父」:

90年代是李宗盛,80年代是羅大佑,70年代便是劉家昌。

1968年為瓊瑤電影創作配樂,寫出了第一首主題曲《月滿西樓》。

1970年推出的《往事只能回味》,當時創下百萬唱片銷售紀錄。

半個多世紀過去,傳唱至今,2015年還被選作電影《唐人街探案》的電影插曲

作為台灣樂壇70多位知名歌手的老師,他帶出的學生包括:

鄧麗君、鳳飛飛、費玉清、歐陽菲菲……

1969年嘗試做電影導演,1974年執導電影《雲飄飄》斬獲票房新台幣400萬。

不僅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也讓女主角林青霞一炮而紅

比起事業,劉家昌複雜又狗血的發家史和情感史,反倒更抓觀眾眼球。

194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劉家昌,跟著家人去了韓國仁川。

(李敖也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出生,後來到了台灣,倆人後面成了好朋友)

在韓國讀初中時,他發了第一張唱片《回到我身邊》,賣了一萬兩千張,還去了日本等地巡演。

到了1961年,18歲的劉家昌到台灣政治大學讀政治系,結果沒讀兩年就輟學了。

後來在夜總會唱西洋歌曲,乾了4年左右,在台北「中央酒店」混出了一點名氣。

同一時期,香港導演李翰祥離開邵氏兄弟,出走台灣,在1963年創立了國聯電影公司。

當時推出了不少知名女星,旗下5位女演員被稱為「國聯五鳳」:

江青、甄珍、汪玲、鈕方雨、李登惠

圖中手牽手這兩位,後來先後跟劉家昌結了婚。

橘梳理一下時間線:

1964年,劉家昌對16歲的甄珍一見鍾情,卻苦追無果。

論家世背景,甄珍是富二代+官二代,劉家昌想追她,說一句「高攀」並不過分。

她祖父章鴻春是國民政府中將,父親章祖琪在美國舊金山當公司總經理,媽媽張鳳是電影演員。

論事業,三千多名應徵者應聘國聯的演員招考,當時還在讀高二的甄珍是唯一被錄取者。(劉當時還在夜總會打工)

她本名章家珍,後被李翰祥改名為"甄珍",取千里挑一中"甄"選之意。

作為第一代「瓊瑤女郎」,被稱為「台灣第一玉女」,確實很漂亮

當時江青作為甄珍的好姐妹,還幫忙在她和劉家昌之間傳話。

屢屢示愛遭拒後,劉家昌直接轉向,和江青談起了戀愛。

1966年7月20日,23歲的劉家昌和20歲的江青火速閃婚,生下兒子劉繼鵬

結婚不到4年又離了。

關於二人離婚原因,李敖在《李敖回憶錄》中提到過:

一是劉家昌身邊的狐朋狗友有責任,經常廝混還謊稱在拍戲忙工作。

二是劉家昌認為江青和李翰祥有曖昧關係。

(江青是李翰祥從香港帶到台灣發展的藝人)

1970年7月19日,江青正在拍攝李翰祥新電影《緹縈》。(甄珍和謝賢也在)

劉家昌跑到片場大鬧,在桃園夏威夷飯店門口打了李翰祥一頓。

隨後立刻召開記者會,指控對方插足。

同天,帶著江青走進律師樓簽完離婚協議,4年婚姻就此落幕

李翰祥連連否認,但江青卻承認,自己確實綠了劉家昌。

一時之間,輿論都在罵「出軌男」、「小三男」,同時也有很多「心疼劉家昌」的聲音。

多年之後,江青在自己所書的《故人故事》中還原了真相:

自己並未出軌,當初受劉家昌矇騙,才答應把離婚一事炒作成「第三者介入」

離完婚的劉家昌名氣反而有所上漲,又動了重追「白月光」甄珍的念頭。

據說李翰祥為了報復劉,借電影《緹縈》大力撮合謝賢和甄珍

(左一李翰祥、中間甄珍、右一謝賢)

甄珍和謝賢也確實因戲生情,開始戀愛、訂婚。

並在1974年,攜手步入婚姻。

聽到消息,愛而不得的劉家昌陷入瘋狂。

按他的說法,當時一度難過到活不下去了,全身發軟,站不起來

面對有夫之婦,他公然撬牆角,甄珍在哪拍戲,禮物鮮花就送到哪。

加上甄珍事業重心在台灣,謝賢在香港,夫妻聚少離多嫌隙漸生。

劉家昌近水樓台先得月,還屢屢發起攻勢,讓各種傳聞滿天飛。

1977年6月,甄珍和謝賢正式離婚。

面對外界的「小三」一說,劉家昌覺得委屈,他認為謝賢才是第三者

按他的說法,自己當年半途放棄,都是因為江青從中搞破壞。

據傳,當時香港有黑勢力想教訓劉家昌,幫謝賢出口惡氣,卻被他攔下來。

因為他也覺得,和甄珍的婚姻算自己橫插一腳,捷足先登。

但甄珍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表述的貌似不是這麼回事。

她說自己喜歡的第一個人,其實是謝賢

兩人好聚好散後,1978年,甄珍和劉家昌赴美結婚。

(謝賢離婚後遇到狄波拉,二婚生了謝霆鋒)

1986年4月21日,甄珍生下兒子劉子千

時間快進到2015年5月,甄珍突然爆料:

她和劉家昌早在1987年就離婚了,當了28年「假面夫妻」,為了孩子考慮才沒有公開。

一方面是劉家昌在婚後花花腸子不斷,鬧出過很多和異性的緋聞。

蔡康永在節目中直言不諱,劉家昌過著非常豐富的感情生活」

另一方面劉家昌婚後嗜賭成性,屢勸不改,甄珍只能選擇劃清界限。

歪個樓,劉家昌好賭這事,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曾經1分鐘揮霍5萬美元(80年代,40多萬人民幣……)

李敖做過劉家昌的電影製片,2004年出版的《李敖回憶錄》提及往事:

1、他打電話喊劉家昌來玩梭哈,說賭局有個呆子。

劉聽說之後迅速趕到,結果輸了一晚上,於是反問李敖呆子在哪。

李敖:「就是你小子呀!」

2、有一次,劉家昌輸的精光,想向劉維斌借賭資。

劉維斌:「借錢可以,但是得叫爸爸。」

劉家昌:「大丈夫怎麼能叫人爸爸?」

……

劉家昌:「叫『把拔』可以嗎?」

說回正題,離婚後,劉家昌就進入「瘋狂撕叉」模式。

2017年,發文痛罵過母子二人無知無恥,罵兒子32歲還在啃老。

甚至用到「死的很難看」、「畜生」、「丟臉」、「報仇」……等字眼,敵意滿滿

這次衝上熱搜,就是因為他以「妻不賢子不孝」開篇,寫了篇猛料滿滿的小作文

(內容很長,可以跳過看橘劃的重點)

(滑動查看)

通篇看下來,他對甄珍的攻擊充滿了男權思維自相矛盾的表述。

自己大男子主義要求老婆息影,在家相夫教子

又怪人家待在家裡賺不到錢

離婚後,甄珍手上的財產,花了就是敗家

但是用來還自己一屁股賭債,卻合情合理

把自己代入成周幽王、紂王的角色,把前妻妖化成褒姒、妲己。

多次在公開場合自爆家醜,把人生失意都歸因於紅顏禍水。

可惜,觀眾又不是傻子。

比起對前妻的輸出,劉家昌對兒子下手更狠。

自戀拉滿,說劉子千無用,多虧自己一首《念你》讓他家喻戶曉

感受一下,mv版本

紅確實是紅了,不過是「黑紅」,劉子千一下成了全台灣的笑話。

因為詞曲老派、唱法難聽,視頻被剪成鬼畜素材,遭到鋪天蓋地的嘲諷。

外界說他「公鴨嗓」、「靠爹」,上《康熙來了》,藝人醜化模仿這首歌當面調侃他。

甄珍後來發文反擊,表示兒子發完第一張專輯《Mr.Why》後,事業起步其實不錯。

是劉家昌控制欲太強,想操控孩子音樂事業,強勢要求他和華納解約,才導致前途斷送。

劉子千在《康熙來了》中被問到為什麼用這種奇怪唱腔和古早風格。

他說自己只是聽從安排,「製片人讓我怎麼唱,我就怎麼唱」

節目裡提到劉家昌,都稱製片人、劉導演,從不說爸爸,感覺這爺倆真的不熟。

2019年5月底,劉子千正式改名章立衡,跟母親姓,徹底跟劉家昌做切割。

從社交平台的動態來看,他是真的有點恨他爸。

9月份曬了與母親的合照,配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倆人之間的畫風不像父子,倒像是積怨頗深的仇人。

在劉家昌嘴裡,兒子是個「雙面人」

批判劉子千不懂孝順,沒讀過書,被甄珍寵得變形了

更抓人眼球的,是他在瘋狂爆料中意外披露的種種特權行為:

1、為了把劉子千送進香港最好的漢基小學,求邵逸夫幫忙,對方捐了個圖書館才把他塞進去。

結果他毫不在意,經常曠課,後來被退學。

2、沒到法定駕駛年齡就開車,豪車一部接一部買。

屢次發生車禍,最後都是掏錢擺平。

3、未成年就半夜泡酒吧,有次喝多了把浦東公安局長打的頭破血流。

害怕擔責任,又連夜逃回香港。

4、甄珍陪著兒子到北京做宣傳,卻在旅館給兒子召妓。

劉家昌在兩岸頂層圈子裡關係相當複雜,可以說黑白兩道都混得開。

先聊一聊,他在小作文中兩次提及的一個人——吳敦。

(這人也是賈靜雯乾爹)

工作上幫忙

生活上幫忙

這個吳敦參與過當年著名的「江南案」:

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所撰寫的《蔣經國傳》在美國登報,揭露了蔣家內部與國民黨內部之派系鬥爭。

1984年10月15日,他在美國家中被台灣黑道三名殺手刺殺身亡。

三人分別是:陳啟禮、吳敦和董桂森。(陳啟禮是陳楚河父親)

(左吳敦,右陳啟禮)

因為這件事,1984年11月12日,台灣當局發起了「一清專案」掃黑行動。

劉家昌和竹聯幫大哥陳啟禮合開過一家「歐帝威唱片公司」,當時傳說他也在被抓名單里。

不過後來台灣警察局長出面澄清了,劉家昌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吳敦因為殺人案,當時被判了無期徒刑,後來又改判為6年刑期。

出獄後,他也開始投身電影領域,和當導演的劉家昌有事業上的合作,交情頗深。

(左一是吳敦,中間為劉家昌)

那個年代,港台電影電視繁榮,吸金行業黑幫勢力也會摻一腳。

吳敦靠著黑勢力背景,當起了「武力製片」——拿著傢伙去別人片場「借(搶)」當紅演員。

後來還投資了包括《命中注定我愛你》、《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等多部作品。

其中好些作品,陳啟禮兒子陳楚河都有參演。

占據權錢優勢的頂層人士,在自己的階級圈層內關係盤根錯節。

利益輸送、人情往來也是常態,由此滋生出一種情況:

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特權現象絕非個例。

蔡康永的爸爸蔡天鐸是台灣著名大律師,1949年前曾在上海經營過輪船公司,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電影《太平輪》中1949年沉沒的著名豪華客輪「太平輪」,他爸爸就是船主。

蔡康永當時想去加州大學,但是需要推薦信。

他爸爸有個牌友聽說此事後,便喊來小弟胡金銓幫忙寫信。

胡金銓在1978年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評選「世界五大導演」之一,許鞍華是他徒弟,關錦鵬是他徒孫。

李安也很佩服他對於電影的藝術追求

有這等人物助陣,UCLA電影攝製研究所對蔡康永懷抱大開。

全球報名600多人,只招收30人,不到5%的招生比例。

卻因為胡金銓的舉薦,蔡康永不僅直接進了,還得到了校方提供的學費全免優惠,

普通人家的小孩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都難以企及的機遇、資源和平台。

權貴卻可以靠「刷臉」獲得一路綠燈。

為什麼大眾對明星特權如此敏感?

因為它最容易踩中情緒痛點:厭惡不公。

所謂名利名利,利隨名來,只要有知名度,資本、錢權就會依附。

享受著特權階層的福利待遇,已經吃了不少名氣紅利,卻還在普通人的生活賽道上橫插一腳,掠奪社會資源和上升渠道。

每一個普通人,越是在生活中曾經感受過不公,越能在那些傾軋和欺辱中互相共情。

最後一句

關於「特權」這事,

你有什麼感受或經歷呢?

和橘聊聊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