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高新區一角 郭雨滴 攝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梁 軍
湘陰遠大可建生產基地,10餘台機器人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植芯、堆疊等工序。總投資20億元的遠大芯材項目已經完成投資10.2億元,目前兩條生產線已完成調試試生產。凱博杭蕭項目建設工地上機車穿梭,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5億元,目前廠房建設全面完成,輕鋼線已實現投產。
12月23日,湘陰高新區,欣欣向榮景象撲面而來。
項目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今年來,湘陰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強園興工邁出轉型升級步伐。作為湘陰縣產業發展主陣地、項目建設主戰場,湘陰縣高新區緊扣年初工作目標,圍繞項目「落地一批、開工一批、提速一批、竣工一批」目標,大力開展「一線工作法」,全力以赴攻堅項目建設,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項目支撐。
強基升級引鳳來
項目建設不斷檔
鳳凰非梧桐枝而不棲。夯實基礎是園區引鳳基本條件。
湘陰將原「一園兩區」全面優化整合歸口高新區管理,實行管理體制、招商引資、財務管理等「十統一」工作模式。成立洋沙湖建設開發公司,先後投入3億多元推進基礎強園「八大工程」,南片排水涵、10千伏界長電力專線、金龍片區安置基地二期全面完工,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穩步推進。
園區承載能力大大增強,引來國內眾多知名企業頻頻關注。今年,該縣圍繞發展壯大綠色裝備製造、綠色建築建材、綠色食品「一主兩特」重點產業,新引進優質項目43個,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3個,全年共引進產業項目45個,其中工業項目29個,億元以上項目14個、5億元以上項目5個、「三類500強」企業項目4個。
項目引進來,落地是關鍵。
該縣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將指揮部設在項目現場。高新區根據年度目標任務,統籌合理列出項目建設計劃,制定《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攻堅圖》,實行挂圖作戰。這張「作戰地圖」上,詳細列出了各個項目立項、審批、投資規模、責任人,一目了然。湘陰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龐國榮介紹:「列出項目清單、時間表、路線圖,確保項目建設『一氣呵成、不受干擾、不會斷檔』。」
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及時處理企業入園手續辦理、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產業幫扶等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今年來,累計召開項目建設調度會30餘次,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80多個。
幫扶幫促暖人心
齊心協力促發展
提升營商環境,是推進項目建設的重要抓手。
湘陰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明確優化營商環境「46條」,推行園區企業與審批職能部門、圍牆外群眾「兩個不見面」。以「3+3+30」企業聯手幫扶為抓手,對36家重點企業實行「一名縣級領導、一個縣直單位、幫扶一個項目」的幫扶機制。
「又解決了一個難題!」11月30日,湘陰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放接到一個電話後,高興不已。原來,10月28日,張放得知園內湖南昱得時裝配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需要過渡性廠房,便留了個心眼。很快打聽到湖南君德工業地產公司有廠房出租,張放及時聯繫昱得時公司前去洽談。雙方達成一致。
高新區幹部還在重點項目擔任了「首席服務官」,堅持項目建設手續全程無償代辦制,為可孚醫療、世邦科技、航天康達、俊傑晟、華隆重工等14個項目完成了建設手續全程辦理。同時,創建微信平台,將園區兩級負責人及128家企業負責人拉進群,鼓勵企業隨時反映訴求,園區70名幹部24小時在線服務。
今年9月20日,湘陰高新區舉行11個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其中8個為工業建設項目,3個為園區配套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
這些項目,將是湘陰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手。
湘陰將項目建設工作任務納入園區年度績效千分制考核。對未完成年度預定目標任務的聯項目負責人,嚴格追究工作責任,並在績效考核中予以扣分,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12月12日22時,氣溫已降至10攝氏度以下,但可孚醫療產業園內卻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我們配足人力物力,確保年度任務完成。」可孚醫療項目施工方生產經理任科貴信心十足。「今年來,園區全面鋪開重點產業項目32個,完成投資43.85億元,凱博杭蕭、遠大再生油、京高電力、海日食品、世傑銘濤、威旭科技等14個項目竣工投產。」龐國榮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