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派李乃文:演員是職業、明星是現象,於我而言沒有影視寒冬

2023-02-07   美人豐盛

原標題:實力派李乃文:演員是職業、明星是現象,於我而言沒有影視寒冬

如果問,在一部劇里,看到哪個男演員的名字,會讓我對這部劇的質量放心,我會選李乃文

不管這部劇是歷史劇、都市劇、諜戰劇還是主旋律劇。

出道20年、演了上百部影視劇,幾乎沒演過一部主角……但李乃文的角色,個頂個兒的出色「不忽弄」。

演《大秦帝國》時,他飾演的李斯要背長達兩頁多的台詞,一段戲下來,段奕宏為「師兄」忍不住賀聲「彩!」

《我不是藥神》里,他飾演「黑心」醫藥代表趙立忠,跟思慧、黃毛、張長林這些人的戲份相比,他的人設最沒張力。本不該出彩,但是他墨鏡一戴,「斯文敗類」就上身,做了最踏實的「反派地基」。

在《數風流人物》中,他演的陳獨秀,向陳炯明討要學校經費時的傲骨;面對兩個兒子經常吃癟的無奈;出獄後被陽光刺眼、神情益加堅定……生動得讓人感覺拍的是陳獨秀的紀錄片;

1.8MB

還有《回家的女兒》,這劇評分只有6.2分,但他飾演的又土又豪又深情的王重江還是值9分。應該就是以後「隔壁老王」的教材了。

一直很好奇,李乃文這種「演啥像啥還不挑戲,出不出名都甘當配角,而且總被隔離在娛樂圈歪風邪氣之外的、穩到有點高貴」的演員,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李乃文的4個貴人:三個是導演,還有一個是她

李乃文的第四個貴人,馮小剛。

李乃文在演藝圈,是一個「晚熟的人」。

張頌文32歲以後才有戲拍、接戲2年被拒600多次,40多歲買不起房……李乃文和張頌文半斤八兩。

雖然他是正兒八經的中戲畢業,但30歲前,李乃文根本沒有影視劇可以拍,因為窮,還動不動要靠父母接濟,直到馮小剛在2006年發現了李乃文,讓他出演了《集結號》——

馮小剛給他的角色是爆破手呂寬溝。

呂寬溝戲份不多,可讓人印象深刻:他是九連命最大的人,也是為了給好兄弟報仇、抱起爆破筒沖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後一人。

這個角色讓李乃文成功踏入電影圈。

從那以後,他一連接了兩部抗戰類電影,並在未來三年一連接了5部電影。在這高產的三年里,他又獲得了兩部電影獎項,自此腳跟站穩。

所以說,馮小剛算是李乃文的貴人。

但馮小剛是怎麼發現李乃文的呢?是通過唐大年。

第三個貴人,唐大年。

2004年,唐大年導演了一部由著名作家王朔、劉震雲聯手打造的輕喜劇《動什麼別動感情》。

這部劇豆瓣評分高達8.6,被評為「《過把癮》之後最好的京味兒電視劇」。

李乃文飾演的「小李美刀」很是出彩,被馮小剛一眼看上。

可以說,馮小剛幫助李乃文走上「名演員」之路,而唐大年解決了李乃文的「吃飽飯」的問題。那一年,李乃文正好30歲。

那30歲之前,李乃文「吃不飽飯」的時間都在忙什麼呢?演話劇,他演了7年話劇。

第二個貴人,孟京輝。

那時他演一部劇100塊,別看報酬少,但對於剛畢業的李乃文說,那也是證明自己的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還是他自己求來的——

從中戲畢業後,晃蕩了一年,他和同學朱媛媛等人一起跑到孟京輝的話劇院,演了一場話劇《思凡》。可演完之後又沒事幹了。

李乃文主動給孟京輝打電話要角色,孟京輝說:「真沒有你適合的角色,都定完了。」

李乃文:「有群眾演員嗎?」

孟京輝:「有,你要上嗎?」

李乃文:「我上啊!」

後來,孟京輝話劇《戀愛的犀牛》大火,李乃文一下子被唐大年發現了,給了他一次「觸電」的機會。所以說,孟京輝是李乃文第二個貴人。

那第一個貴人是誰呢?李乃文的媽媽。

李乃文在接受《實力派》訪談時說:

「我是被我母親半威逼利誘地,乾上這行了……考上中戲後,才愛上了。我的母親也是演員,她可能看出我身上做演員的潛質了。」

母親的母校是中戲,她讓李乃文考中戲,並告訴他:「你考上以後,能不能吃這晚飯,完全靠你自己,出了中戲的大門,剩下的路完全由你自己來走。」

大概由於母親對李乃文畢業後的情況,提前做出過不樂觀地預期。所以,對於畢業後「連續7年一個月幾百塊錢、完全沒人主動找他拍戲」的窘境,李乃文從來就沒喊過苦、沒質疑過,更沒想過換行。

演過100餘部影視劇後,他說:演員是職業,明星是現象

自2006年出演《集結號》後,越來越多的導演找上了李乃文。

而且是雙線發展:

話劇舞台,經過《戀愛的犀牛》《查理三世》等13部話劇的真金火煉,他慢慢成為話劇界響噹噹的人物。

而在電視劇領域,《圍剿》《借槍》《風聲傳奇》等劇也幫李乃文打開了市場。

但他仍然是以前的原則:不管配角二三四、不管片酬多低,都演!

這樣一來,經過20年的奮鬥,他竟然一共演了28部電影、86部余劇!

量變成為質變,2019年以後,李乃文的事業出現了他自己都沒想到的「大爆炸」。

2019年,李乃文以《天衣無縫》《逆流而上的你》《黃金瞳》三部作品強勢霸屏。

2020年-2022年,他飾演的《大秦賦》里的李斯,《回來的女兒》里的王重江,《數風流人物》里的陳獨秀,雖不是主角,卻成為妥妥的「戲眼」。

但是即使如此,李乃文很多年都是「戲紅人不紅」。

對於這個問題,李乃文倒也沒有糾結過。

他認為,他心裡期待的紅,是得到認可。這個認可包括觀眾的認可+業內的認可。

期待得到認可的原因,是因為,只有被認可,才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把這個職業做好的機會。

而且,李乃文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點:

「演員和明星是兩個概念。明星是別人認記了你這個人,而對演員來說,角色很重要。演員是一種職業,而明星是一種現象。」

而自己,是要做好一個職業,而不是成為一種現象。

談浮躁的明星:為什麼不學、不練呢?這是你的專業啊

演《大秦賦》時,李乃文曾特別想演趙王,可是導演篤定地對他說:

「別想趙王了,你就踏踏實實地把李斯給我演好!」

李乃文二話沒說地接受了,尊重導演的眼光、接受導演的安排,把每一個角色做好,這是他的素養。

「不管機會好與壞,你的辛酸、幸福、遺憾,這都是你的經歷,我覺得都挺好的,接受了都是財富。」

果然「接受就是財富」,《大秦賦》的李斯讓他斬獲「第31屆金鷹男配角獎」。

大概導演讓李乃文演李斯,是因為這「兩頁多的台詞」不好找人念。因為他是李乃文,他靠譜,哈哈。在這個影視行業門檻越來越低的時代,找他這樣的配角太不容易了。

談到行業里一些「明星拍戲不敬業、不靠譜」的現象,李乃文不是很理解:

「比如你不自己念台詞,要用配音,可能是台詞不行……可為什麼你不學呢?為什麼不練呢?這是你的專業啊!」

他還犀利地點出,明星不敬業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沒有這個敬業的環境。為了要他的流量,好不容易才把人家請來,一些導演、製片人要麼怕得罪人,不去捅這個窗戶紙;要麼大概對爛演技早就有了預期,所以不說。

李乃文認為這種現象「挺不正常」:

「邊上得有人告訴你,沒人說,那就沒辦法了。孩子沒學好,那就是家長的問題。」

現在,快50歲的李乃文已經被圈裡人稱為「戲骨」了。

他開始也對行業有了責任感,對於行業里「青黃不接」的情況,他也想做點什麼,那就是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我就是一塊墊腳石,也得是一塊負責任的墊腳石。後人踩著我過去的時候,這個石頭得穩當。」

當主持人問如何看影視演員的寒冬這件事。李乃文回答得很快樂,也很囂張:

「對我而言,沒有寒冬。」

的確,從一個觀眾角度來看,李乃文的「大火之日」剛到,離結束還遠呢!

他的前10年一直在鋪墊,中間的10年穩紮穩打,未來的10年可能才是李乃文職業生涯最好的十年。

從「求來」的話劇群眾演員,到搶手的「黃金男二號」「黃金抬轎」,李乃文的故事告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執著、敬業、自省是「實力派」的基礎,打好這個底子,才可能是「花期最長」的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