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跟風買寒武紀

2023-03-27     錢耳朵

原標題:葛蘭跟風買寒武紀

周末有則傳聞刷屏了,說「 葛蘭豪擲數億元追高寒武紀」。我查了一下,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或證偽這則傳聞。

不過,受這個消息的影響,今天CRO板塊大漲4.32%,AI概念一度回調超過1%。

這則消息之所以「轟動」,在於反差。

葛蘭管理規模906億,她的醫藥基金從2021年7月到現在已經跌了整整20個月,基民都麻了;現在她追高寒武紀(2022年虧損11.66億,股價卻在3個月暴漲了238%),這說明啊, 醫藥現在是「狗不理」,AI則「如日中天」。

物極必反。如果連醫藥專家都忍不住追AI了,這是否說明, 醫藥到了機會區,而AI快見頂了呢?

下午AI又「V」回來了,有些人依然不S心!

小心,上周五TMT的交易占比已經超過40%了,這就是說,當天40%以上的資金在買賣AI。

這是「危險」的信號。復盤歷史,單個行業成交額占比超過40%往往意味著「十二點的鐘聲就要敲響了」。

2019年9月24日到2020年2月25日,TMT行業有10個交易日的成交占比超過40%,結果2020年2月25日至今,TMT板塊經歷了「漫長的回調」;當時重倉TMT的投資者有一句謔言,「 少年不知酒香,錯把科技加滿倉」。

2022年7月7日到2022年8月18日,新能源行業有16個交易日的成交占比超過40%,結果至今新能源還在回調; 追高的時候有多興奮,現在就有多心疼

這就是說一個淺顯的道理, 當一個行業「交易擁擠度」過高時,千萬別追,不論行業前景看起來多美好。

1、軍工的投資價值分析

有人說分析一下「軍工」,看呼聲挺高的,就聊聊。

軍工今年幾乎沒漲,一直「坐過山車」;有點「雞肋」,賣了沒賺錢,繼續持有又不漲。

怎麼辦?

可能比較好的方式依然是, 繼續持有,靜待花開。分三個部分聊聊。

(1)軍工為什麼不漲?

3月5日,財政部公布今年的國防預算,為15,537億元,同比增長7.2%。

增速比去年高,也比今年GDP的增速高。怎麼看都是「利好」;但是預算一公布,軍工板塊就跌跌不休,利好兌現。

只有唯一的解釋, 軍工板塊隱藏著「未兌現的利空」,資金先「迴避」了。這個「未兌現的利空」,大機率就是 軍工板塊的「業績」

截止到3月25日,共有34家軍工企業發布了2022年的年報或業績快報,結果較為「分化」, 直升機和地面兵裝領域標的業績出現下滑。並且值得注意的是, 鴻遠電子和火炬電子是上游元器件企業,其業績可作為軍工板塊業績的「先行指標」;它們的業績也比較低迷

說明, 今年一季度,軍工板塊的業績可能依然不出色。所以,「投機性強的資金」就撤了。

從更長的維度來說, 從2022年三季度起,軍工板塊的業績增速就有較大下滑,2022年二季度軍工板塊的凈利潤增速還有24.63%;到了2022年三季度,增速降到了5.59%。這是近半年軍工板塊下跌的核心邏輯。

提示一下。

軍工板塊的業績下滑較多 不是因為「軍工不行了」;而是因為,軍工板塊目前處於「過渡期」。即, 軍工行業的第一輪擴產快結束了,但第二論的擴產剛剛開始,還未貢獻業績。所以,軍工板塊會有一段短期的「陣痛」。

(2)軍工上漲的邏輯

復盤歷史,軍工板塊共有3次大幅上漲。

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軍工板塊暴漲95%,這是因為2020年啟動了「三年國企改革」,軍工板塊的業績暴漲;加上全球央行大放水,軍工作為「成長板塊」,估值大幅提升。

2021年5月到2021年12月,軍工板塊大漲54%,這是因為2021年的經濟增速是「前高後低」(也就是經濟的增長動能在逐漸減弱), 軍工作為「逆周期」板塊,被資金用於「避險」

2022年4月到2022年8月,軍工板塊大漲49%,這同樣是因為經濟低迷,資金青睞軍工板塊的「逆周期」屬性,避險。

綜上可見,除了業績本身,軍工板塊主要有兩個屬性, 「成長屬性」和「逆周期屬性」

一般,在放水的時候,或經濟衰退的時候,表現較好。

目前的貨幣政策「中性偏寬鬆」,不大可能大幅放水;經濟也是在持續復甦,所以 資金喜歡買「順周期」,軍工就持續回調了。

但不要悲觀,回調反而給我們提供了重大機會。因為 市場沒有「計價」軍工未來的業績高增長。

從更長的維度看,從2021年1月起,軍工板塊就持續震盪,大起大落;用標準的術語說,這叫 「洗盤」

2年的調整,「水牛」帶來的泡沫已經被消化,看中「逆周期性」的投機者大多數被洗出去了,所以, 軍工板塊現在非常「健康」。目前中證軍工的PE為55.89倍,位於近5年26.67%的百分位,低估。

著重說下業績。

2020年軍工板塊大漲,雖說「放水」功不可沒,但 核心還在於軍工板塊的業績,2020年軍工行業的凈利潤暴漲140%以上。

所以,雖然今年軍工大機率沒有「水牛」,也沒有「逆周期」帶來的「避險性」上漲,但是 「業績牛」可期

(3)軍工的業績預期

根據Wind的盈利預期, 2023年中證軍工的凈利潤增速是36.83%,2024年的凈利潤增速是32.17%,較2021年的增速大幅提升。

2023年,軍工板塊的業績為何能大幅增長呢?

這是因為,2021年、2022年投產的很多項目, 在2023年慢慢進入了「收穫」的季節

例如,鈦合金、高溫合金、碳纖維,2023年都進入了「放量」階段,為相關企業不斷貢獻業績。

所謂「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2023年大機率是軍工的大年

再有兩個。

1)3年期的國企改革已經完成,現在是見效果的時候。以前軍工國企有「5%的成本限價」(即軍工產品的定價不能超過成本的5%);現在軍工的定價機制改革了, 「5%的成本限價」被打破,例如代表性企業中航沈飛,已經突破5%成本定價機制的上限。這將增加軍工企業的業績。

2) 軍工集團有大量優質資產存在於體外,後期資產注入將帶來難以企及的投資價值,例如成飛集團「借殼」中航電測,中航電測的股價平白無故翻了6倍不止。

綜上,縱然短期可能承壓,中長期對軍工不應悲觀的。

並且, 軍工板塊的炒作性比較強,往往一年的漲幅會透支未來幾年的業績,例如2020年一年就漲了95%,本質上是將2021、2022年的業績提前透支了,所以2021、2022年軍工板塊才會大起大落,漲上來又跌下去。

所以, 投資軍工板塊,不能等到業績落地了再去投,而是要提前布局

2、板塊分析

(1)白酒

中國酒業理事會長說, 白酒產能過剩了,是存量競爭;未來白酒的產能有下降的壓力

今年白酒板塊下跌了1.01%。

但是, 討論白酒的投資價值,其實我們主要討論的是「高端白酒」,例如「茅五瀘」,其它低端白酒的產能其實不重要。

五糧液董事長李曙光說的好,「白酒行業是個產能過剩的行業,但與優質名酒產能供應不足的矛盾並存,面對消費升級、中等收入群體的增長, 現有優質名酒產能仍然不夠。」

例如,茅台計劃在「十四五」期間繼續擴產,以期實現年產能7.6萬噸。哪天能平價買飛天茅台了,我才相信「優質白酒產能過剩」。

所以,不用驚慌。

(2)房地產

原財政部長樓繼偉說,經濟復甦後,應儘快開展房地產稅試點。

房地產稅指,對房子的價格進行估值,並以一定的百分比進行收稅。可以想像, 如果現在收房地產稅,大量的二手房上市,存量的房子更賣不出去了。所以,房地產稅短期應該落不了地。

今天房地產板塊跌了1.69%,更多的是受情緒影響。

但從這個「提議」的受歡迎程度可以知道, 房地產的長期發展空間比較有限,中國現在房地產的存量太高了,房價不具備大漲的基礎。

(3)醫藥

北京衛健委、人保局發布通知,北京種植牙價格大降72%。

集采是一步一步進行的,有的品種集采已經結束,例如冠脈支架;有的還在進行中,例如種植牙。

並且從種植牙的集采結果看, 集采依然嚴格,所以,對還在集采的醫藥細分板塊不要一昧樂觀。

但是,醫藥總的來說是一個「長牛賽道」, 已經集采完的細分板塊,比如醫療器械相關,今年有較大機率迎來業績反彈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988fe5518481547289c91351fc30b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