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周秉義的魅力

2023-01-05   小敏說動漫

原標題:《人世間》:周秉義的魅力

這段時間,《人世間》這部劇可謂是大火了一次,在各大影視平台收視長虹。該劇是根據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以吉春光字片為背景,講述了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起,周家三兄妹周秉義、周秉昆和周蓉等十幾位平民子弟在社會大變革下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這部開年王炸劇製作巨大,視覺效果俱佳。情節真實,細節嚴謹,哪怕是一塊板磚,一件毛衣,也是真實地令人佩服。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描述的真的是人世間,也是真的人世間。《人世間》作為中國社會生活的微型標本,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活,通過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國企改革、經商熱潮、棚區改造等平民百姓的生活,書寫了國家發展的錦繡篇章。

該劇播出後,大多數人都被雷佳音所飾演的周秉昆圈粉了,仁義孝順,穩重踏實。人們說,周秉昆才是這人世間最可靠的男人,雖說「好女不嫁光字片」,但是若這男人是周秉昆,就要另說了。

不可否認,看劇的人都「愛」上了周秉昆,這個憨厚純樸、良善正道、有著靈敏商業頭腦的男人。他在家是妻兒老小的頂樑柱,在外是朋友們的主心骨。人們願意結識和交往這樣一個有安全感,有責任心的人。

但是,筆者卻「愛」上了周秉義,劇里的周家大哥。對我而言,他的魅力遠比周秉昆帶給我的更大,我想將秉義看做朋友,乃至知己,而不是單純的劇中人物。如果現實中真的有「周秉義」,我願與他把酒言歡,暢談個三天三夜,說它個日夜顛倒、通宵達旦。

這部劇,筆者淚目之時,多在秉義。有幾個片段,我至今難忘,刻在腦海里的不僅是他的話語,是他的傲人風骨,更是那些話背後潛藏的道理。秉義未戴眼鏡,卻給人以學者模樣,未執紙筆,卻顯得儒雅萬分,未搖扇子,卻是謙謙君子。

他說:「分房只能按照規定來……只是個大官啊,不值得你們為我驕傲,真為大夥干成點事才值得。」這是他在光字片努力動員街坊鄰居搬遷時的演講,激情澎湃,全程高燃,一番話下來,不僅成功打動了鄉親,也讓我熱淚盈眶。

他說:「我怕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我怕死的時候,沒臉去見爹娘見祖先,怕街坊鄰居、同學師長戳我的脊梁骨,我怕死不瞑目啊!」這是他在晚年偶遇姚立松時,講述自己對「做官」的理解,清清白白,廉潔奉公,只為對得起這人世間。

他說:「我啊,胃癌晚期……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這是他對自己七十多歲的理解,在奔赴死亡時,淡然從容,不驚不恐,令人潸然淚下。

北宋大儒張載言之有理:「吾輩讀書之人,只求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說的大抵與秉義相當吧!

反觀現實,中國政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零容忍的態度打擊貪污腐敗分子,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關鍵時刻,竟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明知故犯,頂風作案,最終被繩之以法。這不得不讓人憤慨,為什麼就不能多一些「周秉義」,少一些「姚立松」呢?

最令筆者難忘的人物——周秉義,被演員辛柏青演真了,也演活了。仿佛,那不是演員,那是真的秉義,那個為了百姓甘願沉浮的「父母官」,那個將一生都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大官」。他是人民的救贖,是這個時代的光芒。

筆者看來,秉義的魅力無限,但同時,《人世間》的哪一個角色對我們沒有深刻的影響呢?請記住每一朵翻騰的浪花,它們會涌成巨浪,捲起千堆雪。請記住每一棵小草,它們會拼了命地竄長,山苗高入雲。請記住人世間的每一位朋友,百舸爭流,人人爭做時代弄潮兒。這個中國,比你想像的更為強盛,更為和諧。時代變革,萬象更新,惟願祖國山河無恙,河清海晏,期待未來的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