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前男友卑微刷廁所,被粉絲怒罵戀愛腦,唐嫣到底為什麼不拍戲?

2022-10-11     會火

原標題:曾為前男友卑微刷廁所,被粉絲怒罵戀愛腦,唐嫣到底為什麼不拍戲?

這兩天有個熱搜,看著簡單,實則有趣——

平平無奇的回應體,硬是給我看出了點塵埃落定的意思。

問哪家的「塵埃」?

自然是由於自家姐姐不營業、不拍戲,唐嫣粉絲主動發起的大戰了。

曠日持久,幾次鬧上熱搜,都快比唐嫣本人還熱鬧了。

說起來,火急火燎的粉絲,活像個把姐當娃來「雞」的家長。

一起品品這個流程,夠典的。

最初是故作無事,但「娃」發出的每一條微博,都是同一個評論區。

發個自拍,粉絲:姐姐好美,這個狀態不呆在劇組合適嗎?

送上祝福,粉絲:節日快樂,我的心愿就是姐姐早日復工;

更別提參加活動,粉絲:姐姐自己說了要多拍戲,說話算話哦。

對「娃」尚且能保持笑臉,工作人員接到的就只有秋風掃落葉了。

溫柔點,是內涵:

哇,誰不想去唐嫣工作室上班呢?盡情摸魚,享受悠閒時光。

粗暴點,少不了聲討:一群人,純飯桶,不做事,只會拖我姐的後腿。

再一看粉絲憤怒的源頭,都有內味兒了——

一氣過往的「同事」依舊活躍。

前一陣85花齊聚橫店,雖說被吐槽歸來仍是古偶,但好歹有新作品不是?

二怨身旁的「丈夫」完全不受干擾。

說好的一起經營家庭,結婚之後男方的戲約反倒是更滿了。

再看自家的「孩子」……

在過去的大半年裡,8個月沒進組,有工作的日子滿打滿算16天。

驚覺,是娃不聽話,心態崩了。

不少朋友丟掉所謂體面,直接@唐嫣 發泄怒火。

至於這場大戰的階段性結果,開頭也提到了。

唐嫣本人回應了。

逆著「女明星就該搞事業」的風潮,理直氣壯地表明自己是為了顧家和帶小孩。

不營業,不發照片,是自己拍得不好看。

雖然工作上很閒,但生活很忙啊!

上海疫情幾個月,窩在家裡也很充實呢。

看完我就猜到,粉絲鐵定是要上火了——

在他們嘴裡,唐嫣就是個18k純金戀愛腦。

這種論調,可太熟悉了。

「雞娃」的背後,藏著一股子對女性形象的極端化解讀。

結果咱們也看到了,想得到「你是一個獨立女性」的肯定,先得達成幾百種預設的條條框框。

就拿唐嫣來說吧。

女明星的事業不是只有一種搞法。

幾個月沒拍新戲,也不等於沒有曝光啊。

她雜誌和活動沒少參與

新代言時不時有一個

帶貨直播的錢也賺著

更別提,她早就完成由打工人到老闆的進階,不必事事自己出面。

手握《夏家三千金》《何以笙簫默》《錦繡未央》三連爆熱劇的唐嫣,名下有涉及投資、餐飲等多家公司。

工作室幾個簽約藝人也有熟臉,好比陳鈺琪,從前只是個小龍套,偏巧被女主唐嫣賞識,如今已經把流量合作了一個遍。

再早一點,唐嫣的事業高峰,也趕上了資本湧入影視行業的熱潮。

作為福布斯名人富豪榜的常客,15、16、17年的年收入分別為6900萬、4500萬、6290萬。

P.S.這個榜單並沒有算個人經營性業務,數字多少還是保守了。

吃穿用度更直觀,小到一個價值4萬的手機殼,

大到一個包抵一套房的奢侈包,唐嫣只差把全系列全顏色都收了。

財富自由,當然也不是躺著贏來的。

唐嫣上升期那會兒也拼過,一年拍150集,最誇張的時候,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可拍的都是什麼呢?

斬獲國民度的「收視女王」,另一面就是對口碑影響不小的「量產傻白甜」。

當年的選擇,多少是少女夢想和市場效應的共同作用。

最初本人享受演這麼一個充滿女主光環的清純少女,後來發現演紅了一個角色便接到一系列同類劇本。

這下好了,出道十幾年,歸來仍是「紫萱」。

演到最後,業務能力似乎跟不上流量,爭議也是必然。

什麼「瞪眼派演技」、「說台詞吃口香糖」、「被老戲骨批評不敬業」,都是這個時期發酵開來的。

但婚後,她表達出了打破這個困境的想法。

希望從量變到質變,調整步伐。

看她產後拍的戲,三年就一部《繁花》。

導演王家衛,合作演員胡歌、馬伊琍……

雖說墨鏡王這些年「惡名」在外,誰也不知道這個角色會不會被一剪沒。

又或是重蹈《擺渡人》的覆轍,鬧出一些「我也喜歡」的熱鬧場面。

不提未來效果如何,唐嫣這姿態至少是先擺出來了的。

——事業沒說不搞,只是進入了人生的不同階段。

而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問題,已經發展成了另一大偽命題,是二者只能二選一。

唯有斷情絕愛,才是大女主標配。

可我們往常談到搞事業,分明是替大家算一筆帳:比起全身心為家庭、為伴侶做貢獻,投資自身的回報率要穩定得多。

這筆帳對唐嫣來說,花得值,還完全負擔得起。

唐嫣的小名叫糖糖,人如其名,生活甜蜜。

彼時上海有個風俗,生孩子會向親朋好友發禮物,男孩是紅蛋,女孩是糖。

但唐嫣出生,一家人都興高采烈地發了紅蛋。

爸爸是行政專員,媽媽是外企白領,她就是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小囡。

小小年紀就測過骨齡,鞋子也只穿過大小剛剛好的,自幼的衣服都由爸爸包了——從零開始自學縫紉機,按照大人衣服的樣式縮小,給女兒量身定做。

這可是90年代啊。

公主式的精緻養法也不過如此了。

唐爸唐媽還琢磨過要找個上門女婿,不希望女兒離得太遠。

成長於此,「家庭」這兩個字對唐嫣的分量,還需要多說嗎?

同理,爸媽的感情,也給她的感情觀帶來了積極暗示。

年輕時,她希望找到白馬王子,

自然也願意為「值得的人」放棄事業。

但童話里的愛情,只有轟轟烈烈、生離死別。

不意外,面對那位因戲生情、帥氣但渣的前男友,唐嫣愛得百分百投入。

被助理爆料,為愛刷廁所

每次採訪前還會配合男方對台詞

在男方疑似劈腿後,甚至傳出為愛割腕自殺(後來澄清說只是切水果,不小心割到了手指)

而現在的唐嫣,變了。

她依舊有愛人的能力,但會更嚮往細水長流的感情。

希望婚姻長久,結了就不要離。

也明白經營的重要,需要保持一個愛情的安全距離。想成為一個好媽媽,為孩子帶來好的榜樣。

愛情不是必需品,但愛情是變好路上的附屬品。

羅晉給足了唐嫣過往感情沒有的安全感,也能滿足她對美好婚姻的嚮往。

按11年9月因戲相識,中間四次合作,16年公開戀情。

羅晉經受考驗的時間怕是不短。

但也的確做到了唐嫣給他的評價:「只要你好,我什麼都可以」。

今年初,因疫情原因,拍攝廣告的唐嫣被隔離在攝影棚內,到了時間點,果然是羅晉駕車來接的。

說起來,這些年他倆的畫風都是如此複製粘貼的:

女朋友下班,他接;

女朋友下台,他牽;

女朋友鞋帶散了,他系;

看見代表女朋友的「糖」,他偷偷給……

這是一個結婚要回村辦流水席的男人,

最後辦了一場有巴洛克宮殿、千萬朵玫瑰、四米長婚紗的,只屬於公主的夢幻婚禮。

圓了誰的夢,答案很明顯。

——有一說一,這是85花婚姻里我最看好的一對。

再看唐嫣的選擇,還需要意外麼?

說白了,我們支持連軸轉的拚命三娘,但並非不停工作才叫獨立女性。

女性理應享受離婚的自由,可擁有家庭的幸福也並不需羞恥。

那些對女性的審視,從一極到另一極,分明都是陷阱。

本質還是外界在教化:女人應該做什麼事。

可這樣的標準化定義,恰恰是痛苦的一大源頭。

所以,權衡取捨、邏輯自洽、並願意為之投入精力,唐嫣是幸福的。

反觀粉絲,擰巴說教的背後,還是無處釋放的負面情緒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769202b9ccf16e0c3cbc7bb795b99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