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寶寶體重偏小,就是有問題?

2023-07-16     餑餑聊星座

原標題:胎寶寶體重偏小,就是有問題?

黃小花懷孕29周了,今天做B超,醫生說胎兒體重偏小1周,但是其他檢查指標都還好,沒什麼問題,讓回家自己注意補充營養,下次過來複查看看。

黃小花一聽到醫生說胎兒體重偏小,就擔心的不行,怕這怕那。尤其身邊的人還特意提醒黃小花,說寶寶偏小說明孩子有問題,這讓黃小花更加焦慮了。

胎寶寶體重偏小就是異常的嗎?說明寶寶有問題?別著急,黃大夫來和孕媽們聊一聊。

胎兒偏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偏小,另一種是病理性體重偏小。

生理性體重偏小

生理性體重偏小,是指胎兒體重低於標準範圍體重的兩周之內,也就是兩個標準差之內,且其他產檢都沒有問題。

常見的原因包括:

基因遺傳:父母雙方或者一方身材瘦小,這種基因可能遺傳到寶寶身上,胎寶寶也會瘦小些,表現為體重偏小。

孕期營養不良:有的孕媽孕吐比較嚴重,有的胃口不好,挑食,或者仍堅持在崗的孕媽,無法保證營養充足,導致孕期營養不均衡,出現營養不良,胎寶寶發育偏小。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寶寶與單胎不同,一般妊娠30周以後,雙胎寶寶生長速度減慢。但是如果雙胎寶寶除了體重不足之外,其他檢查無異常,這就是生理性體重偏小。

計算偏差:有的孕媽月經不規律,本身預產期可能也不準確,這也影響到胎兒體重的計算,導致出現烏龍事件。而且B超計算胎兒體重大小,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這與B超設備、B超師技術水平等有關。

此類胎寶寶除了體重不足之外,其他指標都正常,這仍屬於正常的、健康的寶寶。當胎寶寶足月出生,但體重低於2500g時,臨床上稱為足月小樣兒。足月小樣兒大部分屬於生長發育偏小,但是健康的新生兒。家長們在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注意保暖,喂奶時避免嗆奶,讓寶寶攝入足夠的奶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病理性體重偏小

胎兒病理性的體重偏小,即胎兒出生體重低於同孕齡平均體重的兩個標準差,或低於同齡正常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也叫胎兒生長受限。

常見的病因有:

母體因素:孕媽有妊娠期高血壓、慢性腎炎、抗心磷脂抗體綜合徵、系統紅斑狼瘡、酗酒等,或使用了某些藥物,寶寶可能出現生長受限。

胎兒因素:染色體異常、胎兒的先天畸形、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蟲感染、早產。

胎盤因素:前置胎盤、胎盤植入、胎盤早剝、臍帶帆狀附著等。

胎兒生長受限的寶寶需要在醫生干預下,儘量明確生長受限的病因,對症治療,定期複查。孕媽們也無須太過焦慮,除了聽從醫生的安排之外,自己做好居家監護,數好胎動,也可以在家做胎心監護,及時發現胎兒有無宮內缺氧,及時就醫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668d8af1f291a3a2803dacf4df8d9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