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煤價依然偏弱運行

2023-03-29     電纜網

原標題:後續煤價依然偏弱運行

三月份以來,動力煤市場逐漸進入淡季模式,無論是主產地還是港口市場,需求支撐均表現疲弱。除長協煤積極兌現外,市場煤交易基本維持剛需,整體市場觀望情緒較為濃郁,環渤海港口價格重心圍繞著1120元/噸上下窄幅波動。隨著煤炭產能的不斷釋放,煤炭產量或將再度提高,煤炭市場供應偏緊的局面或將得到徹底緩解。而一攬子穩經濟措施持續發力,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經濟穩步復甦。煤炭供需雙方均呈現增加態勢,預計煤價重心穩定在合理範圍。

目前,抑制市場反彈的因素較多。

1、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淡季需求支撐不足。火電負荷開始走低,電廠陸續啟動檢修,電煤消費震盪走低,沿海八省電廠日耗下降了15%。另外,受訂單不足影響,水泥、煤化工等非電企業開工後難達產,煤炭消耗數量一般。

2、在長協煤的高水平兌現下,主產區生產和發運正常。一季度,全國原煤產量保持增長態勢,日均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繼續保持較快的增產速度。今年,北煤南運大通道外運保持暢通,年初至今,環渤海港口庫存明顯偏高。此外,無論是沿海,還是內陸終端電廠,存煤量均好於去年同期水平。

3、供需關係趨於寬鬆的情況下,市場利空因素積累。下游買漲不買落,導致終端採購心態謹慎,需求遲遲沒有爆發。下旬,全國大部分地區供暖季基本結束,且隨著降雨的增多,南方水電貢獻有所恢復,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回落至185萬噸左右,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大。但在長協供應保障和進口煤補充下,電廠庫存卻是高於去年同期360萬噸,存煤可用天數15.6天。風電

4、進口煤大幅增加。一二月份,我國進口煤高達6064萬噸,同比增長70%。三月份以來,進口煤延續高位。澳煤重新登陸國內市場,全年進口量將達到 800-900萬噸,對我國高卡資源形成補充。雖然近期受內貿煤市場走弱等因素影響,進口煤優勢下降,但仍有50元/噸左右的價格優勢,沿海電廠對進口煤的招標情況良好。

綜上所述,下游終端存煤處於安全水平,煤炭大通道運輸暢通;疊加淡季到來,電廠和非電行業消耗有限,而煤價走勢不明朗,造成大部分終端採購積極性較弱,僅少數長協兌現有缺口的終端,按需採購市場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5474a0643ae75ac107af8e539504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