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海馬斯,俄軍制導火箭炮上陣,精度15米,跟中國比稍差一點點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儘管俄軍作戰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總體上還是對烏克蘭形成了較大優勢。隨著美國北約支援烏克蘭的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到貨以後,俄軍後方的指揮後勤節點連續被摧毀,給俄軍造成較大損失。於是,俄軍也把壓箱底的新式武器端了出來。
俄軍最新型遠火上場了,射程120公里的龍捲風-S頭體分離制導火箭彈已經曝光,這種新型火箭炮的120公里射程要比烏軍手裡的海馬斯火箭炮的M30制導型火箭彈的70公里射程遠了50公里。
俄軍使用最新型的龍捲風-S火箭炮發射精確制導火箭彈攻擊烏軍目標。照片顯示俄軍的龍捲風-S配備了一種帶有降落傘的可頭體分離的9M544火箭彈,攻擊了烏軍在克拉馬托爾斯克的目標。
俄軍在占領了利西昌斯克之後,仍在頓巴斯繼續推進。烏軍該地區碩果僅存的三座城市是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和巴赫穆特,這三座城市的得失對今後戰局的發展至關重要。
早在今年3月份,俄軍就使用過龍捲風-S火箭炮,在烏克蘭東部波克羅夫斯克地區,發現了俄羅斯軍隊最新型的9M544/9M549系列精確制導火箭彈的一段頭部殘骸,上面清晰地顯示9B706字樣。
這說明俄軍把剛剛裝備的射程120公里的9K515「龍捲風-S」遠程火箭炮運上了戰場,或者為老的9K58「龍捲風」火箭炮配備了新型制導火箭彈。
但龍捲風-S火箭炮在這次打擊以後,就再也沒露面,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次龍捲風-S火箭炮再次上陣,說明俄軍有了新補充。
龍捲風-S火箭炮的主要改進是採用了模塊化的發射器,有兩個模塊化發射箱,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彈藥吊裝,美軍海馬斯火箭炮一個6枚火箭彈模塊的再裝填時間為8分鐘。而俄軍現役的老式龍捲風火箭炮的再裝填時間則高達30-40分鐘。
9M544火箭彈的頭部採用一個9B706通用制導控制單元,由圖拉「合金「儀表設計局科學生產聯合體(NPO SPLAV)研製。採用了SN398捷聯慣性導航系統+格洛納斯衛星修正制導模塊。
俄軍稱9M544型制導火箭彈使用慣性+格洛納斯衛星制導,打擊精度在15米左右。這要比傳統的簡易方向偏差慣性制導的老式300毫米火箭彈70公里最大偏差150米的精度要好太多了。
9M544火箭彈的射程由70公里增加到120公里,火箭彈重量850公斤,帶有可與彈體分離的殺傷爆破戰鬥部,重量為250公斤。頭體分離火箭彈可以讓戰鬥部近乎垂直下落,以便增加殺傷威力,還可以打擊山脊後部的反斜面目標。
每一發「龍捲風-S」制導火箭彈還能夠進行單獨編程,這樣就可以使用單炮發射火箭彈打擊不同的目標。
新型的龍捲風-S火箭炮在2020年才正式服役,數量可能只有十幾門。俄軍計劃到2027年由龍捲風-S取代現有的老式的龍捲風火箭炮,假如俄羅斯有錢的話。
俄軍的新型「龍捲風-S」加裝了信息化作戰設備,包括採用捷聯慣導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的自動測地系統、全新的自動化火控系統和制導火箭彈的裝訂系統,配備高速數據電台和電子地圖顯示設備。具備自動測地和定位定向能力,其整體作戰能力與中國的03A火箭炮相當。
這樣看,俄軍的龍捲風-S遠程火箭炮大約比中國落後10年左右。因為從2012年,我軍的03式火箭炮陸續換裝了新型的遠程火箭彈,將300毫米遠火的射程由原來的7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
新型03A遠火也陸續裝備。改進型的遠火系統的命中精度也有了極大提高,新型的精確制導型遠程火箭彈可頭體分離,採用了慣性+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制導,末端精度可達數米。
而且,目前我軍已經從2019年開始裝備更新先進的模塊化191箱式火箭炮,370毫米火箭彈可以實現300公里外的精確狙殺,甚至直接打擊重要目標建築的窗口,破門而入。領先了俄羅斯一代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