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菜市,人間彩虹

2022-04-18     成都Big榜

原標題:市井菜市,人間彩虹

糟心事壓得人透不過氣,打算去菜市場深呼吸。

在通往菜市,玉林中橫巷和玉林中路交叉的路口,陽光傾瀉下,早起、買好菜的太婆,已經坐在露天粉色的理髮椅上,花費5元,她將享受一次簡潔的快剪服務。

剛準備逛菜市的人,則戴好口罩穿過巷子,掃場所碼,進入市場內部,不緊不慢,偏愛在上午將一日三餐,果蔬蛋肉的新鮮收入拖車。

在健身房電影院暫時都去不了的時候,也幸好還有菜市場可逛,有食材供人挑選好壞。這意味著城市煙火還在,人情冷暖還在延續,生活總體如常。

滿眼透紅的櫻桃,水靈的蕹菜,肥美的魚鴨……構成菜市場治癒的、珍貴的日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真的很神奇,沒有人會逛菜市場逛到膩。

在滿足基本所需的同時,菜市場總是碰撞出新的有趣。

疫情前的2019年夏天,大榜曾在玉林題寫情詩贈送團扇。時隔三年,此刻,大榜攜手長情陪伴成都人30多個春夏秋冬的彩虹,在菜市捕捉細節,派送彩虹。

天空中的彩虹不多見,總在風雨後。可能是一句攤販的文案,市井菜市的眾多確幸中,卻永遠有一片對你微笑的人間彩虹。

蔣大姐的蒜和胡豆

「買了我的蒜,生活有勝算」

如何在全國菜市場中脫穎而出,四川的答案是提供驚人、甚至誇張的服務。兩年前大榜曾在四川菜市,全國優秀服務單位 里有詳細介紹。

以貼心服務增加對顧客的吸引力,並且願意自己和自己卷。玉林菜市場二樓,蔣大姐的菜攤小小一間,獨蒜和小米辣相當打眼,更打眼的是剝好的胡豆。

見慣了剝好殼的胡豆售賣,我沒料到,胡豆還可以再扒一層殼,扒到扒無可扒。剝得更精細的胡豆瓣,售價是普通剝好胡豆的一倍。

「有的人就喜歡這麼吃,完全沒有皮,煮胡豆酸菜湯更好吃」。買回去沖洗下就下鍋,服務細緻到這個地步,賣胡豆,沒有勝算都不行。

顧大姐的干雜鋪

「干雜店曬不到太陽,卻能遇見彩虹」

室內菜市,陽光照射不進。三年前大榜採過的顧姐,還在老位置。前去相認,「我就是之前給你送扇子的那個」。反應過來,顧姐猛夸,「你比之前更加帥氣」。

猝不及防的彩虹屁,怪不好意思的。

顧姐允許我們在她的店鋪內進行拍攝,「我還是好說話」。然後她一陣樂呵,拿出手機拍了我們工作的花絮視頻,發了一條與以往不同的朋友圈。

顧姐在玉林賣干雜多年,客戶遍及全國各地,她更多習慣在朋友圈發布,「XX省XX縣的美女老闆,你的辣椒麵和白芝麻已由中通快遞發出,敬請收貨!謝謝合作!謹此祝福老闆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老客服還在繼續光顧,顧姐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愛來店裡。「疫情後,年輕人也更願意在家裡自己弄吃,更健康」。這是她近年觀察總結的一個心得。

楊哥的水產店

「我的「魚」生,請多指教」

老式的蚊香,煙霧繚繞。不止賣葡萄的水果店,菜市場中常備蚊香熏蚊蟲的還有生鮮店。

我們送了一盒彩虹新款的無煙蚊香給楊哥的生鮮店,讓蚊蟲靜悄悄、甜蜜地離開。

就像店裡鮮活的魚,並不知道自己被撈起來後,會經歷怎樣的解剖和烹飪方式。如何處理,片還是宰塊,每個要求都不相同。

「鬚鬚這樣剪,腦殼斜起剪成三角形」。顧客阿姨手把手指導,「我拿回去做蝴蝶蝦」。

男店主楊哥不在,是家人在店裡忙活,都能一一應對。「一直有這樣的服務」。處理完,女店主又立刻繞到水缸邊招呼路過的人,「姐,今天吃點兒啥喃」。

德茂日用品的氣球

「乖乖喜歡去遊樂場,也喜歡去菜市場」

成年人在菜市場盤算,晚上是拌個兔兒,還是宰半邊鴨子。兒童眼中的菜市場會是什麼樣?可能這是一座植物園,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蔬菜瓜果的名字;

可能,這是一座遊樂場,擁有氣球的快樂,和去了一趟遊樂場、迪士尼差不多。小時候跟著家長去菜市的動力,就是為了順便買玩具。不買就哭,往往能夠得逞。

每個菜市場都有一個賣氫氣球的。在玉林菜市場,這項業務由五金店提供。「一天還是能賣出去幾個」。

菜市場,可能也是小孩眼中的動物園。有花鳥魚蟲,狗子在奔跑。日用品店正好有一隻狗子,名字叫做「圓子」,剛被主人收養半年。

剪毛洗澡,rua個不停。所有人都很愛「圓子」,隨時批評教育它,「不要到處跑哦」。繞著菜市場跑了一圈,回到家裡,「圓子」又跑出去。不知是聽懂,還是沒聽懂。

大爺的沿街菜攤

「要不是你把我叫醒,我還在彩虹的夢裡」

下午兩三點的菜市場,攤販或趴,或躺下休息。再熱一些的夏天,風扇將呼呼地轉動,驅蚊水的味道彌散在周圍,蚊香熏著。

從清早忙到此刻,難得的清閒,盡享一片歲月靜好。好奇攤販睡著後,彩虹般的夢中,是夢見今天生意不錯早早收攤;還是在操心,剛剛那人買回去弄不弄得來吃。

我們稍微在攤位面前多站了半分鐘,大爺在半睡半醒中醒來,不願錯過任何一單可能的生意。顧客的心理,有時候其實很矛盾,不知道該不該叫醒。

內心盤算,「要不換一家買」。這時候,往往隔壁攤友會更熱情地提供叫醒服務,「X大爺,起來了,有人要買你的蔥子」。

拎菜的小伙子

「甜皮鴨玉米耙再甜,也沒得四川男娃娃甜」

玉林菜市的那家豆豉鯽魚有名,好吃的還有拌肺片。@雙贏 推薦過的玉米粑粑,每次來,必買,必幫人帶。帶東西,歷來是成都人逛菜市的優良傳統。

一早聽說大榜要去玉林菜市,@薇薇安 打好招呼,幫忙帶一條鯽魚。「好的,我給你提回來」。就是說,四川男人都用糖精泡過,超甜。

逛菜市場,更常見的是,大爺或男娃娃,要麼推著自行車,要麼全都拎在手上,按照囑咐,獨自來菜市場採購。回去做好,還得包辦洗碗,桌子抹得巴巴適適。

吳記的滷肉店

「你說我塞邊打網,我明明就是一「網」情深」

「你的雞買成好多錢一斤」,「怎麼弄好吃」。在成都菜市場只要張嘴一問,大家就都是自來熟,超級樂於分享,甚至說些塞邊打網的玩笑話,親親切切。

當我們把彩虹電蚊拍遞給吳記鮮滷的吳哥,「趕蒼蠅好用」,吳哥一通揮舞。對面鄰居見勢,馬上隔空加入,一通指揮。吳哥笑中,拍子舞得更加起勁。

念書不得行,吳哥才在菜市場做了賣滷菜的生意。從2012年到現在,在玉林菜市場整整10年。

錢不好掙,一年到頭,還會遇到個把個碰瓷的人,「說東西忘了拿,第二天來找,其實根本就沒在我們這兒買過。幸好有監控。

東一句西一句地聊,在菜市場是常態。突然,吳哥開玩笑問——

「會不會把我電到?」

「不得哦,都是國標產品。彩虹,你肯定曉得三」。

「彩虹我還是曉得,屋頭都在用」。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菜市場的江湖裡,總有那麼一瞬是你在意的。它極日常的一面,都足夠撫慰人心,也再一次令人相信,日常的,平淡的,細微的,才是最珍貴的。

古龍的話也仍然管用,「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每次前往,始終會被菜市場的無微不至觸動感發之弦,終於又活過來。

畢竟,菜市場一年四季的色彩,最接近彩虹。就算是蕭瑟冷情的冬季,菜市場中的柚子、苤藍、紅油菜、兒菜……依舊水靈多彩。

同樣是成都人熟悉的彩虹品牌,它和菜市場的攤販一樣,以細節、無微不至的服務,豐富、安全、舒適的產品,長情地陪伴在人身邊。

它是每個成都人家裡,冬天要用到的電熱毯、水暖毯。凜冽中的溫暖,沒有比擁有彩虹的被窩更加舒適的被窩。

當超市、賣場的貨架上整齊碼放電蚊香液、蚊香、電蚊拍、驅蚊水、驅蚊手環等,看到熟悉的彩虹商標,這是成都夏天到來的又一信號。

從冬到夏,四季輪迴,周而復始,彩虹始終無微不至,善解人意。

無論何時,也無論何地,當微笑的彩虹出現,它令人願意再次相信人間,相信「長橋駕彩虹,往來便市井」的畫面終究會再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47d996416f238f8b69d57deffe6b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