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Ace 2 Pro測評:性能手機也可以有完整的旗艦體驗

2023-08-16     機智貓

原標題:一加Ace 2 Pro測評:性能手機也可以有完整的旗艦體驗

提到性能手機,通常印象是配置層面的料堆得很足,比如常說的處理器+快閃記憶體+運存鐵三角都頂滿。說實話,這樣的要求現在並不高,因此,很多性能手機同時也是高性價比手機,也就是使用了精準的刀法,目的就是捨棄一些看似不重要或者不高頻的場景,給到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價格。這樣的做法在行業內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也見慣不怪。

不過,自從一加正式宣布進入性能賽道,就喊出了配置不妥協的口號。8GB、螢幕塑料支架,就在一加的帶頭內卷之下,被逐步「淘汰」。因此,每次一加有新手機發布時,我其實都有點期待它又會引領什麼樣的新標準呢?

尤其這一次,一加Ace 2 Pro的到來,不是小打小鬧地打破某個「行業陋習」,更是要為性能手機帶來變革。

硬體素質是安卓陣營一流水準

實際上,在理清產品系列定位後,今年2月發布的一加Ace 2設計思路就已經比較清晰了,性能從天璣8100升級到了驍龍8+。現在到了一加Ace 2 Pro,處理器及外圍參數的全面躍升,也是其重中之重。

一加Ace 2 Pro配置第二代驍龍 8,搭配最高24GB LPDDR5X的超大內存及1TB UFS 4.0大容量存儲,結合天工散熱系統,並圍繞用機場景展開性能調校。即使面對馬上到來的秋季新品潮,這樣一套性能配置,在一段時間內也難以被超越。

性能上的大幅提升是這次一加Ace 2 Pro最顯著的特徵。我測試的這款是頂配24GB+1TB版本,28℃室溫下,安兔兔綜合跑分達1659329分,屬於目前第二代驍龍8手機中的比較高的水平,尤其是它超過60萬的GPU得分,對於性能輸出和遊戲幀數應會有更穩定的保證。

除了基礎性能,一加Ace 2 Pro的24GB LPDDR5X+1TB UFS 4.0的內存搭配用起來很爽,沒有存儲空間和後台保活的壓力,我接連安裝了《原神》《王者榮耀》《刺激戰場》《崩鐵》等多個大型遊戲,都是很快安裝完成。如果是兩三年換機的用戶,這方面的感知應該會更加明顯。

一加Ace 2 Pro的後台保活表現也是真的很好。在之前的一加11上,宣稱用了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對安卓底層架構重構,讓手機可以保留多個後台任務且不影響流暢度。針對24GB版本的特點,一加專項升級了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帶來了新的全局內存架構和「永生後台」功能。

高德地圖、微博、小紅書、支付寶、抖音、網易雲音樂、京東、淘寶、bilibili等目前已支持全局內存架構,打開這些應用時,一加 Ace 2 Pro能跳過手機在快閃記憶體中讀取、挑選、組合應用的繁瑣步驟,直接從內存中打開應用,大幅提升開啟速度。導航、支付、聽歌這類常用應用每次都能快速打開,特別實用。

「永生後台」是指在24GB內存的幫助下,讓應用從緩慢的冷啟動轉化為快速的熱啟動,不僅應用開啟速度更快,保活時間也更長,最高支持常用41個應用的72小時保活。

我在一加Ace 2 Pro上一口氣隨機開啟40個App,包括社交、閱讀、新聞、購物、音樂、瀏覽器、短視頻等。此時手機在扣除系統占用後,24GB內存還剩6.06GB可用,放置10分鐘後,40個App再度打開依舊留在此前打開的頁面。

24小時後重新打開,最後有35個App保活,僅《原神》、《知乎》、《網易新聞》等5個App需要重新加載。但《原神》重新進入遊戲不需要經歷完整的遊戲開啟動畫,僅需要短暫的重新加載時間。

這種測試其實和日常使用場景有些出入,一個應用每天可能被多次重複開啟,而永生後台的意義就是在這種多次重複打開的過程中,讓我們漸漸忘記後台保活這件事,大部分時候都能直接來到之前的應用介面,同時還不影響使用流暢度。

一加手機一直是大內存的引領者,之前一加淘汰了8GB內存的手機,選擇12GB起步,甚至普及16GB內存。其實這種引領不在乎從多少GB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大內存普及下,真正對用戶日常用機體驗起到提升作用,為24GB特別優化的一加Ace 2 Pro便是如此。

「無視變量」的持久高性能輸出

從基礎性能測試和日常使用來看,一加Ace 2 Pro都屬於目前安卓旗艦的一流水準。接下來要考驗它能不能持久地維持高性能輸出。

「手機性能釋放穩不穩,就看散熱的堆料狠不狠」,這話不假,隨著手機晶片性能的不斷進步,散熱已成為直接關係到性能發揮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加Ace 2 Pro這次首發的天工散熱系統,最直觀的就是那塊目前手機上最大的9140mm²面積VC均熱板。比拼VC均熱板面積是各大性能機型的保留項目,這次一加Ace 2 Pro將VC均熱板面積提升了近一倍,提前結束了比賽。

理論上,更大的VC均熱板表面積,能夠將機身內部的熱量更快地傳導出來,從而使得晶片可以在峰值性能輸出的情況下保持更長的時間。我也直接對一加Ace 2 Pro的峰值性能輸出水平進行了測試——上《原神》。

開啟極高畫質+60幀,在20分鐘不間斷高壓測試下,一加Ace 2 Pro平均幀率59.1幀,機身最高溫度43.8℃,平均功耗也在6W左右,運行過程非常流暢。

不過這顯然沒有發揮出真正水平,我們決定走出空調房,在戶外40℃環境下看看它能否激發出更大潛力。還是同樣條件下20分鐘高壓測試,平均幀率58.9幀,考慮誤差,這和常溫下的表現沒啥區別,但手機背面溫度已經達到了49.2℃,正面53.5℃純被動散熱有這效果還是可以。

關鍵功耗提高到了7W,就一點都不降頻唄。

再進一步用上《崩鐵》做同樣的測試,空調房內,跑星槎海、太僕司、長樂天三張圖,平均幀率50.5幀,最終功耗也是7W左右,機身最高溫度43.9℃。

換到室外,20分鐘後平均幀率49.8幀,又是跟之前《原神》一樣的情況,真就和常溫沒差距,功耗飆到了7.5W,機身背面溫度突破了50℃也沒有鎖幀。

這樣的結果,正好驗證了前面對其散熱性能的判斷,天工散熱系統的作用是在峰值性能輸出的情況下,將機身內部的熱量更快地傳導出來。

這意味著,同樣長時間、高強度、高性能輸出,甚至可以無視環境溫度的變量,一加Ace 2 Pro的降頻時間點較其他第二代驍龍8手機會來得更晚,出現降頻、掉幀和卡頓的幾率也會更低,同時,也能保證一定程度的續航。

為性能手機豐富了賽道與選擇

除了核心性能及遊戲表現,一加Ace 2 Pro其他方面的提升,也可算得上是Pro級。尤其是這塊螢幕,延續了此前一加Ace 2的6.74英寸1.5K OLED曲面屏,升級到京東方Q9+材料,發光效率提升,全局最高亮度1200nit,局部峰值亮度可達1600nit,絕對是今年一塊旗艦級顯示素質的螢幕。

一加Ace 2 Pro這次還跟進了2160Hz高頻PWM調光,並且是默認激活的,不需要再在開發者模式中打開。

此前在一加Ace 2上首發的靈犀觸控技術也有了進一步升級。玩遊戲時,側邊欄的「靈犀觸控」開關變成「觸感優化」,可以自定義調節觸控靈敏度和跟手性,以及開啟超頻響應,兩者配合帶來的是響應的提升。比如遊戲輪盤左右移動,一加Ace 2 Pro都是瞬間完成,不會出現輪盤漂移的問題,遊戲角色也會按照手指移動的方向快速前進。

即便不玩遊戲,靈犀觸控也能大大提高螢幕滑動的體驗,比如針對濕手觸控的場景,一加 Ace 2 Pro能通過算法屏蔽水的干擾,準確識別手指觸控操作。有時候我會在洗手的時候解鎖或接聽手機,在一加Ace 2 Pro上都可以正常操作,甚至手上沾水也能正常滑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Ace 2 Pro還把目前這個價位上常見的短焦指紋解鎖升級成了屏下超薄指紋解鎖,比短焦指紋的位置更靠上,解鎖起來也更方便順手。本來超薄指紋解鎖也沒什麼可吹的,不過它讓我想起了當年首次使用光學螢幕指紋的一加6T,明顯優於同級產品的解鎖體驗印象深刻,一加其實還是不忘初心的。

類似的還有一加Ace 2 Pro上那枚目前安卓陣營最大的震動馬達,震動力度與遊戲、觸控操作的配合都恰到好處,也是普通馬達難以做到的。

除此之外,遊戲超幀、超分,150W快充,WiFi 7,紅外,全功能NFC,雙揚聲器,藍牙5.3等,一加 Ace 2 Pro該有的都有,誠意是給的很足了。

在外形設計和相機部分,一加Ace 2 Pro就沒有大的變動了,依然是5000萬像素IMX890 CMOS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的三攝配置。

IMX890相信會在這個價位的機型上盤踞很長一段時間,配套的算法才是看點,這次一加 Ace 2 Pro 還全面繼承 OPPO 旗艦同款影像算法引擎和影像調校,保留了很好用的2倍變焦,如果能得到持續算法優化的話,還是能滿足多數場景的拍攝需求。

外觀延續了一加11、一加Ace 2的ID,一樣的腕錶形鏡頭矩陣、K型光影和三段式按鍵。配色則一改以往的淺色內斂風格,推出了極光綠、鈦空灰兩種新配色。極光綠具有高飽和度,配合光影感,高調很多,似乎更符合現在「不溫和」的一加。

可以看得出來,一加Ace 2 Pro,把成本集中在性能場景上,同時也沒有丟掉旗艦級的配置。換句話說,一加Ace 2 Pro所說的「一切以產品力優先」,可以理解成性能手機同樣可以給到用戶完整的旗艦級體驗。

就像開頭所說,我們已經習慣了長久以來為了性價比而去做取捨、做刀法,但向來如此就對嗎?

不是說性價比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市場上有為性價比去做取捨的性能手機,也應該有像一加Ace 2 Pro不在其他配置層面去妥協的產品。相信一定有用戶就是在等待這麼一款在配置上沒有妥協的高性能手機。這就是一加Ace 2 Pro為性能手機賽道帶來的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3c3e6b0d1018569f9b18c1e8ee701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