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邊翻白眼,一邊吹牛逼

2023-07-07     平原公子

原標題:美國:一邊翻白眼,一邊吹牛逼

在我們開始對鎵和鍺進行出口管制後,美國的反應相當強烈。

7月5日,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國「 堅決反對」中國宣布對生產半導體和其他電子產品所需的關鍵金屬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並補充稱,美國將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協商解決這一問題.......這情緒,明顯是破防了。

美帝屁話真多,什麼叫「 堅決反對」?有本事說「我大美利堅物產豐盛,科技發達,無所不有,無需與外國互通有無」……

那樣國內的殖人們才會高潮,才會怒夸「又高又硬」!

真的,現在的美國我不太習慣,我還是懷念你們2019年剛剛開打貿易戰時候桀驁不馴的樣子,殺氣騰騰的,恨不得一次把中國半導體產業摧毀、直接打斷中國產業升級之路……怎麼制裁了3年多,結果還反不如初也?美國真的是天天都在傷精美和殖人的心。

這兩種資源都屬於軍民兩用的戰略資源,當然要管制,鍺主要應用於紅外光學、光纖通信、太陽能電池、催化劑等行業,是軍工、國防、高新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原材料。鎵下游產品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發光元件、集成電路、電晶體、5G以及國防通信射頻器件、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等,甚至還可以用在雷達、飛彈和戰機上,砷化鎵和氮化鎵是雷達T/R元件的基礎材料,氮化鎵更是可以開發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你看美國在我國周圍有300多個軍事基地,飛機軍艦經常在我國沿海挑釁,嚴重威脅我國的「國家安全」,那麼用於生產雷達、戰機、飛彈的戰略資源,難道不應該嚴格進行出口管制嗎?

國際貿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什麼高深的西方經濟學知識,也不需要遵守什麼「文明世界」的「遊戲規則」,有實力,你就干他——當中國掌握了金屬鎵和鍺的精加工生產線之後,我們就有了產業話語權,你要干,那就干,主導權在我手上。

美國講屁話沒有用,什麼「和盟友協商解決」,什麼「供應鏈多元化」,說白了不就是要把歐洲日韓僅有的那點資源給搶過來嘛。

有本事你美國自力更生,自己開礦,重建生產線,自己去煉取鎵和鍺……看看花個十年八年,能不能把整套生產體系建出來?

想要擁有鎵和鍺的精加工能力,首先你要擁有一整套的冶煉工業體系,鎵資源來源於加工鋁土礦和鋅礦的副產品,而鍺作為一種典型的稀散元素,很少有獨立礦床,一般是以分散狀態分布於其他元素組成的礦物中……沒有氧化鋁工業,鎵的提取就無從說起,這背後是一整套的化工、冶煉生產線,你還需要許多配套的上下游的產業、廣闊的供應鏈、充足而廉價的電力供應……

這些條件,只有中國有,我們一步一步把這些產業鏈做大做全,從低端到高端,全部吃下了,所謂「全球化」,就是全球工業的「中國化」,西方那些大大小小的壁壘,都在這場漫長的曲折的進軍中被一個個攻破,最後成為了我們的戰略高地,這是一場長達幾十年的「陽謀」。

如今,美國根本做不到,美國沒有如此大規模高科技低成本的冶煉工業,美國更不可能為了生產鎵重新開一條電解鋁生產線,無論是從成本還是市場需求上來說,這都是死路一條。

中國總發電量是美國2倍,是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的工業發電量是美國的5倍,是G7所有國家加起來的兩倍,是世界總工業用電的一半還多。

2022年,全世界一共生產金屬鎵約500噸,其中中國占98%。中國鋁業生產了其中的146噸,這100多噸鎵是從2000多萬噸氧化鋁中作為副產品提取出來的。根據中國鋁業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資產將近2000億。

想像一下,要提取100多噸的鎵,就要投資2000億,建造一座能冶煉2000萬噸氧化鋁的鋁工廠。每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2噸的鋁土礦、0.25噸石灰、0.15噸燒鹼和0.5噸標準煤。提取100噸鎵,就要配4000萬噸鋁士礦,500萬噸石灰,300萬噸鹼,1000萬噸標準煤。並且需要為這些物資的進口或生產投資相應的港口、運輸、電力等配套設施。給美國30年時間,它都沒辦法完成這一切。

除了全產業鏈的「世界工廠」,還有誰能做到這些?

講道理,中國製造業首先是要滿足內需的,如今進出口貿易只占全國GDP的30%,中國的工業產品的最大市場,就是中國自己,鎵和鍺要大規模應用於中國正在崛起的汽車、新能源、半導體、航天航空產業……如此稀缺的戰略資源,當然優先服務本國市場。

所以,美國翻白眼沒用,吹牛逼也沒用,一邊翻白眼一邊吹牛逼更沒用。

美國的高科技,只在精美和殖人的嘴裡。

美國不如把這些精美、殖人都抓起來,他們比美國人更懂美國,可以找他們要「美利堅失落的科技和文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2eec53b073f5b2a965233f92e31ca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