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上海正式恢復堂食。
在這座空氣中都瀰漫著咖啡香的城市,8000多家咖啡館正在經歷一場「生死存活戰」。
有些咖啡館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線上爆單;也有些沒有熬到開門營業,徹底消失。
上海咖啡館生存狀況如何?為了生存,大家正在做哪些努力?我採訪了近20位上海咖啡一線主理人。
上海咖啡兩極分化:
有的已恢復,有的沒熬到開業
6月底,上海開放堂食。
朋友圈裡是久違的熱鬧與興奮,「恢復」兩個字,被咖啡館老闆們反覆提起。
「我們是前天(6月28日)提交資料,昨天來檢查的,檢查通過我們今天(7月1日)就可以恢復堂食了。」YEAST主理人何姍澤說。
「我們已開放堂食,辦公樓都恢復了,差不多恢復到疫情前水平。」Tequila Espresso主理人說。
「我們昨天(6月29日)恢復堂食,已經恢復了八成,之前只恢復了五成。」abcPlayer Coffee的主理人說,「最高日銷220杯,日均150杯。」
abcPlayer Coffee
「我們已經恢復差不多了,八成以上。」上海米倉POP主理人說。
很多復工早的咖啡館,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開始做活動、推新品,恢復上海咖啡的活力。
而熱鬧的背面,也有很多上海咖啡館,沒有熬到開門營業。
老麥咖啡靜安寺店已歇業,位於巨鹿路網易旗下的易間咖啡,在大眾點評上也無任何營業信息。
咖啡貳匠也顯示「歇業關閉」,半舍咖啡在大眾點評2000多條的打卡筆記停留在了6月4日,被傳已經關閉。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
據一份6月份的媒體報道,一項對南昌路周邊53家咖啡店的調查顯示:
13家咖啡店已關閉,2家咖啡店將在月底停業,16家表示經營艱難、不知道能否堅持,還有22家表示儘管艱難,但會努力堅持。
疫情中的上海,沒有哪一家咖啡館是容易的。那些努力生存的咖啡館,都做了哪些事?
恢復較好的咖啡館
大多在做4件事
「為了能活下去,我們一直在努力。」
採訪了10多家恢復情況較好的咖啡館,我發現他們的做法有幾個共性:
1、參與「全城半價」,喚醒消費者的咖啡熱情
最近,不少咖啡品牌都參與了美團的「全城半價」、「上海限定」的活動。
6月中旬,上海100+咖啡館參與了小紅書聯合線下門店開展的「免費送咖啡,每天限量150杯」活動,還送空白杯套,顧客可以自己用貼紙DIY,很多網友直呼「我們玩得很開心」。
「我們希望通過參與這種活動,對上海咖啡的復甦起到一些作用。」Punchline Coffee主理人說。
2、超2升裝冰美式,迎合人們相聚的需求
恢復堂食的上海,有太多相聚的需求,一些超大分量、分享裝的咖啡,剛好可以點綴其間。
「我們推出了1.5升和2.5升版的搖滾冰美式、冰拿鐵,並做了一個八點五折左右的優惠,比較適合聚會、辦公室、野營等場合。」abcPlayer Coffee主理人說。
搖滾冰美式
3、更新菜單、品牌聯名,「讓上海咖啡恢復活力」
雖然封控兩個多月,已經錯過了春夏上新的黃金期,很多咖啡館還是試圖通過上新品來為咖啡市場「注入一股活力」,並且通過不少品牌通過聯名來增加「相互引流」。
BATHE COFFEE推出夏日限定「西瓜團長」,底部現榨西瓜汁加入自製的薄荷糖漿,中間加入椰奶,上層是奶油和濃縮打發的泡沫,頂部利用瓜皮和薄荷葉裝飾,「有顏又清爽,一口來到夏天」。
並且買一送一,還送手提杯套,在社交媒體上被打卡種草不斷。
BATHE西瓜團長
Neighbors coffee計劃從堂食開始推出夏日dirty新品Blue Lagoon,靈感來自冰島藍色珊瑚礁,杯沿是一圈海鹽,入口香甜利口酒和鹹鹹海鹽交織,整杯藍色大海的顏色,「仿佛一口喝下了冰島的大海」。
一些咖啡品牌聯名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熱度。熊爪咖啡和Amazing Grass聯名推出了新品綠咖啡和紅石榴綠拿鐵,加入愛美草果蔬粉,富含膳食纖維和益生菌,前者入口淡淡抹茶味,後者咖啡液和粉粉石榴鮮明分層。
Double Win和百事可樂聯名推出夏季新品「可樂香菜氣泡美式」,椰子水平衡了咖啡與可樂香菜的風味,「口感清爽新穎而獨特」。
4、對線上生意的重視,前所未有
疫情復工後,Punchline Coffee淘寶門店就爆單了,每天線上銷售達150~200單。
Punchline Coffee待發包裹堆積
「我們除了線下門店,還有自己的烘焙品牌和線上淘寶店,疫情之中我們意識到,疫情後線上需求可能會暴增,所以把線上作為一個重點去發力。」Punchline Coffee主理人說。
街上的人流量正在回升
「再給上海一些時間」
一個現實是,很多咖啡從業者都發現,疫情後的上海,並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理性消費甚至都很少」。
大量復工的咖啡館,正在面臨「不可承受的經營之重」。
「我們一家店的房租是十幾萬元,3個月就是30多萬,員工工資和宿舍費用大概在4萬多元,此外還有不少原材料損耗等費用,估計每家店虧損大概50~60萬元。」一家咖啡館的從業者說。
「我們復工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以來每天只賣10杯左右,連房租都不夠,而且我們是一家科技主題的咖啡館,設備加上裝修已經投入幾百萬。」
「像我們這種小店,每個月都靠流動資金過日,已經撐了三個月了,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
「這次疫情對上海各行各業的波及是肉眼可見的,很多人收入不穩定,消費力下降。」
Punchline Coffee主理人說,「但是能感覺到街上的人流量正在慢慢回升。」
Punchline Coffee外灘店
問及恢復堂食以後的計劃。Punchline Coffee會繼續疫情前已經決定的和鍾薛高的聯名,更新菜單,上新創意產品,也已經開始準備秋季的新品研發了。
「不論怎樣,堅持就是勝利,再給上海一些時間。」
abcPlayer Coffee主理人說,「我們會更新菜單,多增加一些新品,還會做一些聯名,然後拭目以待街上人流量,再不斷去做調整,總之我們不會放棄努力。」
「疫情可能會過濾掉一部分網紅咖啡館,這對上海咖啡市場未必是壞事,『新舊更替』本來就是市場規律和法則,相信上海也會有新生的力量會不斷湧現。」
上海也開出了一些新店,M Stand在上海普陀區ESP商場新開一家店,本來不該有也新拓兩家店面。
6月1日,是月球咖啡的第一天復工,也是月球咖啡的八周年慶,主理人在公眾號發布了此消息,「當天很多顧客拿著蛋糕、酒就過來了。」
在上海,顧客和咖啡館的關係是「雙向奔赴」。
或許就像一位咖啡主理人說的那樣,「雖然疫情『偷走』了春天,但是我們還有夏天和秋天,還有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