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賦能能源電力行業?南方電網探索出800餘應用場景

2024-11-01   南方都市報

10月31日,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供需對接深度行(廣州站)在廣州舉行,伴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加快推進,能源電力行業人工智慧應用需求也快速增長。但長期以來,能源電力行業人工智慧技術門檻高、樣本獲取難等難題,一直制約著能源電力行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圍繞人工智慧如何賦能電力裝備、技術產品,南方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方電網與電力業務相互融合已在多個業務環節中廣泛應用AI技術,並探索出了800餘個落地應用場景,包括變電站無人機巡檢、新能源供應預測、新能源裝備提供等方面。

在800餘落地應用場景的背後,南方電網做了不少布局。據介紹,針對「樣本獲取難」難題,南方電網已建立了行業最大的樣本庫,並建立了從數據採集、數據清洗、數據標註和質檢等系列化標準流程。同時鼓勵電網公司的自有數據和生態數據進行數據接入和整合,通過大模型的部署實現數據的自動標記,為各行業提供數據要素。

另外,在產業發展方面,目前南方電網已推動了華為、百度等國產AI晶片與算法框架之間的交叉適配,實現了異構算力的統一納管,並進一步豐富了運算元庫。這些技術突破不僅促進人工智慧技術更廣泛的賦能電力行業場景,也帶動了國內整個人工智慧產業鏈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服務行業應用方面,南方電網基於「大瓦特」模型體系,已布局自主算力、專業數據集與行業大模型,自主研發了涵蓋「算力+平台+算法」的電力行業人工智慧創新平台,提供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並向其他央企輸出。

南都記者了解到,利用「大瓦特」模型,普通電力用戶可以諮詢電力相關知識,向大模型了解電費電量、故障報修、電費扣款信息,幫助家庭節能診斷;專業電力用戶可以諮詢電力專業知識,獲取電力安全、保護、節能建議,聽取電力設施維護和故障排除的指導;電網工作人員可進行故障檢測和快速調度,每分鐘可處理100張問題圖,同時識別20類缺陷,識別效率提升10倍,電力調度實現秒級響應,協助調度部門針對電網異常秒級自動化生成預案,達到人類調度員水平。

另外,目前南方電網成立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運營中心,作為產業鏈核心,已通過創新平台提供算力、算法、數據交易等服務,支持賽事、論壇、培訓等活動。

采寫:南都記者 林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