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時如何才能呼吸平穩?

2019-10-09     自學唱歌

著名的加西亞(M.Garcia)曾著書說:「呼氣作用就是胸廓和橫膈膜壓迫充滿空氣的肺臟,使氣息漸漸地流出體外。」這是與「鎖骨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方法截然不同的。它取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兩者之長,擴大胸廓的同時又下降橫膈膜,吸氣量最大。它運用胸腔、橫膈膜和腹肌共同控制氣息,可避免胸、頸肌的緊張,全面地調動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動作用,可保持良好的靈活性。這種方法到目前為止為大多數教師所採用

呼氣的正確狀態

生活中的呼吸,吸和呼是交替進行的,不需要人的意識控制。氣流出入肺部主要靠前胸廓的吸氣肌肉群和呼氣肌肉群一張一弛的運動,並沒有什麼對抗。而唱歌是在呼氣階段中進行的,呼氣和發聲是同時完成的,要想延長呼氣時間,必須持續的、均勻的、有節制的控制自己的呼氣能力,這也就是我們前面一再強調的氣息的控制能力鍛辣的必要性。

發聲時,氣息的動向是往上的。呼氣時,輸送氣息的步驟是:上腹部的力量把氣推到胸部,然後再從胸部呼出來。也就是,利用上腹部往上提的感覺把氣帶上來。要感到胸部、兩肋和上腹部都在共同用力地幫助推動氣息。

為了使得氣息能有力度、有節制地慢慢呼出,原則是,對吸進來的氣,要在一剎那間就控制起來,然後,再立即轉化為呼氣的狀態。胸廓、兩肋以及上腹部要輕輕地挺住,不要使剛吸進來的氣馬上都撒出去,做到自然而有彈性的氣息控制狀態,直到唱的內容允許我們一剎那間能補充一口新氣為止。

實際上,此時就是控制的開始,也就是說,要有意識地控制住已經處在收縮中的吸氣肌肉群。兩肋及橫膈不要馬上回縮,以便維持胸廓的擴大。如果把人體比作一隻船,那麼兩肋就是船槳,要有划槳的感覺,向外撐開。否則,兩肋一松,腹肌無力,氣馬上就呼用完了。但橫膈本身具有一定回升的彈力,兩肋也有一定的重量,此時兩肋及上腹部的呼氣肌作控制性的開始收縮,當這種收縮的力量,恰好超過支撐胸廓能擴大的吸氣肌的力量的時候,氣息便會有節制的呼出。但是,在呼氣動作結束時,胸廓才會恢復到原來狀態。此外,在呼氣時,後頸稍挺起,提起軟齶,打開後聲腔,放鬆喉部與下巴,這幾部分的狀態都是同時出現的。

簡言之,胸廓不要塌下,要自然的控制腹部的收縮,並與兩肋保持對抗,這就是控制性地呼氣。

呼氣控制的部位

從吸氣狀態中我們可以得知,腰部周圍是使我們感到明顯的吸氣部位。從生理的結構上來說,胸腔上小下大,十二對肋骨從上到下排列,每對連接胸骨部分的前端都有一段軟骨組織。第一對到第七對肋骨,前端連在胸骨上,後端則連在脊柱的胸椎段。第八到第十對肋骨的前端,卻附在第七對肋骨上,而第十一到第十二對肋骨是懸空。肋骨的這種由上到下的排列結構,使得胸廓的下部活動範圍大大地加大,因而為增大呼吸量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會使我們對這部分比較敏感。可以說,兩肋、腰部周圍、腹部肌肉要保持相對的收緊狀態,促使氣息得以受到控制。

體會練習呼氣的方法

下面我們列舉兩個練習呼氣的方法,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冥想,並循序做出動作。

(1)假設你的眼前有一張桌子,上面布滿了灰塵。請你用一口氣把它從左到右、從前到後依序吹乾凈,但不能塵土飛揚,必須讓氣息呼出的均勻、流暢,不能用腹部一鼓一癟地向外頂氣,否則呼出的氣息前強後弱,就不自然。這時,你應該可以體會到什麼叫做呼氣控制了。

(2)當你游泳時,吸好氣後在躍入池中的一瞬間,不吸也不呼,以便為在躍入池中,潛泳一段儲存足夠的氣息。這一瞬間就是控制力。當進入水裡後,你開始慢慢地呼氣,這時的呼氣也是得慢慢而有節制地呼出,以便延長供應你要潛泳的距離。

關注公眾號: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nsIwm0BMH2_cNUgOS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