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75個地標見證共和國成長的腳步(1999-2008)

2024-09-30     中國日報網

75年不懈奮鬥,70年砥礪前行,從1949年建國至今,新中國已經走過整整75年的歷史。

從貧瘠到富強,從弱小變強大,75年間,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記得當年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嗎?還記得奧運火炬點燃星空的瞬間嗎?就讓我們用75個地標來記錄新中國成長的腳步吧!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1999)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於1999年8月落成並正式對外營業。作為上海標誌性新景觀,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中心,毗鄰東方明珠電視塔,與外灘萬國建築群隔江相望,以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商務論壇而蜚聲海內外。曾出色地完成財富全球論壇、APEC領導人峰會及系列會議、上海世博會開幕歡迎晚宴等國內外重要會議及政要接待任務,受到各方讚譽。

中華世紀壇(2000)

中華世紀壇坐落在北京西長安街延長線上,是為迎接21世紀新千年而建,於2000年12月全面竣工。它是一座日晷型的紀念性建築。

圖為瀋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五里河體育場。

五里河體育場(2001)

2001年10月7日,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在瀋陽五里河體育場第一次衝進世界盃決賽,五里河體育場一夜間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後因瀋陽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分賽場,五里河體育場的硬體條件不符合奧運會的要求等原因,於2007年爆破拆除。2008年5月,遷址瀋陽渾南地區的五里河體育場投入使用,並更名為瀋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五里河體育場。

上海磁浮線(2002)

2002年12月31日,中國首條磁浮運營線——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通車運營。上海磁浮西起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全長30公里,最高運營速度達431公里/小時。通過上海磁浮項目,我國初步掌握了磁浮列車的系統集成技術,為國內磁浮交通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杭州灣跨海大橋(2003)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6月奠基建設,2008年5月通車運營,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這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大橋,促進了長三角城市群區域一體化進程,也為港珠澳大橋等後起之作輸出了寶貴的經驗。

台北101大樓(2004)

台北101大樓於1998年1月動工建設,2004年12月,大樓寫字樓正式啟用。台北101大樓共有101層,是曾經的世界第一高樓,集金融、證券、商業活動、娛樂、生活、購物等功能於一體,是台北市標誌性建築,更是眾多遊客到台北必打卡的地標之一。

洋山深水港(2005)

2005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建成開港。洋山深水港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貨櫃深水港,也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依託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腹地,洋山深水港區的國際樞紐地位已經形成。洋山深水港區的建成為推進我國由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青藏鐵路(2006)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結束了西藏沒有火車通行的歷史。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對於青藏兩省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各族群眾生活,增進民族團結和鞏固祖國邊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國家大劇院(2007)

2007年12月22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正式拉開大幕。國家大劇院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與人民大會堂相鄰。多年來,國家大劇院為廣大人民群眾持續提供高水平的文化藝術精品,讓更多的人感受藝術魅力,為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是我國綜合國力在文化領域提升的體現。

鳥巢(2008)

國家體育場(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鳥巢隆重舉行。奧運會後,鳥巢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北京地標性建築及奧運遺產。

(編輯:刁雲嬌 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f08a5df3df348d18d0a0acccd2454a2.html